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国平

作品数:53 被引量:564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全球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6篇艾滋病
  • 20篇病毒
  • 12篇病毒治疗
  • 11篇抗病毒
  • 11篇抗病毒治疗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HIV/AI...
  • 6篇感染者
  • 5篇影响因素
  • 5篇艾滋病抗病毒...
  • 4篇自愿咨询
  • 4篇自愿咨询检测
  • 4篇肝炎
  • 4篇丙型
  • 4篇丙型肝炎
  • 3篇行为者
  • 3篇性行为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机构

  • 52篇湖北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宜昌市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蔡县疾病预...

作者

  • 52篇彭国平
  • 29篇汤恒
  • 15篇笪琴
  • 14篇蒋洪林
  • 11篇李玲
  • 11篇郑武
  • 10篇彭庭海
  • 10篇阳凯
  • 10篇张薇
  • 10篇张艺
  • 10篇陈慧萍
  • 8篇李旺华
  • 7篇姚璇
  • 7篇申幸福
  • 5篇詹发先
  • 5篇李丽娜
  • 5篇褚小刚
  • 4篇占发先
  • 4篇刘聪
  • 4篇杨芳

传媒

  • 12篇公共卫生与预...
  • 7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湖北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3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湖北省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库,选择终审日期在2016年12月31日前且现住址为湖北省的≥50岁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累计报告≥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5 054例,其中AIDS占56.7%,死亡病例占34.2%(其中AIDS占64.7%)。该年龄组病例数占当年新报告HIV/AIDS比例由2005年13.6%(66/485)上升到2016年的35.6%(1 166/3 273),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8.0岁,男女比为2.8∶1,以小学及文盲(48.6%)、农民(46.9%)、已婚者(55.5%)为主。全省各地区均有报告,不同地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性传播占73.1%,构成比从2005年的27.3%增长至2016年的79.8%,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湖北省≥50岁HIV/AIDS病例增长迅速,主要传播途径是异性传播。应根据中老年人特点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加强经性传播高危行为干预和早期检测。
张薇张艺申幸福李玲汤恒彭国平郑武
关键词:艾滋病网络直报年龄
湖北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耐药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耐药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用巢式PCR方法(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的核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135份样本中有115份扩增出pol区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在蛋白酶基因上检测到的基因突变有:L63ASP(99.13%),A71TV(32.18%),V77IM(93.04%),I93L(90.43%),L10I(1.74%),K20EMR(3.48%),L24V(0.87%),V32AE(1.74%),M36I(2.61%),I47M(0.87%);逆转录酶上针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突变有:E44K(0.87%),T215S(0.87%);针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突变有:K103INR(3.48%),V106I(1.74%),G190AR(1.74%)。显示115份样本中对NNRTIs的高度耐药突变出现2例,而针对PIs和NRTIs没有出现中度以上的耐药突变。结论湖北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多数对现有的免费抗病毒药物敏感,但也发现有少数耐药基因的存在。应加强用药的科学性和抗病毒治疗用药的监管。
汤恒占发先彭国平陈慧萍彭庭海褚小刚
关键词:HIV-1耐药变异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湖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终止原因分析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探讨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终止治疗的原因。方法利用国家统一使用的DataFax抗病毒治疗信息收集系统所收集的全省抗病毒治疗数据资料,采用断面调查方法,对湖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终止治疗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用1:2配比分析研究方法,对治疗中死亡病例与未死亡病例的数据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在终止与未终止治疗病例的比较中,性别比有显著性差异;(2)终止治疗的首要原因是药物副反应引起停药(56.74%),其次是死亡(36.17%);(3)治疗中发生副反应的首要表现是肝功能异常(52.50%);(4)治疗中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是:不按医嘱服药,漏服次数愈多危险性愈大(P=0.0086,OR95%CI是1.165~2.852);防止治疗中死亡的保护因素是:患者在治疗中未出现药物副反应(P=0.0027,OR95%CI是0.320~0.787),当出现严重副反应时,能及时更换药物(P〈0.01,OR95%CI是0.262~0.636)。结论应着重提高就诊者特别是男性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教育,建立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毒副反应监测体系,雌测中一旦发现出现严重副反应,要及时更换药物,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终止抗病毒治疗的发生。
姚璇詹发先彭国平
关键词:艾滋病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
湖北省2006—2015年接受艾滋病HAART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湖北省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并研究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开始接受HAART时间在2006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患者,年龄≥15岁,有完整的基线及随访信息。通过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死亡率、累积生存率;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间的生存时间差异并做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接受HAART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共计10 065例,其中男性7 449例(74.01%),女性2 616例(25.99%)。在观察期内有1 048例(10.41%)患者死亡,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的有646例(61.64%),治疗开始后6个月内死亡的有471例(72.91%),治疗第1年死亡的有497例(76.93%);累积生存率从第1年的95.03%下降到第10年的86.97%;家政及服务业(HR=1.33,95%CI=1.09~1.62)死亡风险大,高中/中专(HR=3.26,95%CI=1.72~6.18)的死亡风险较初中及以下大。基线机会性感染数越多(≥3个HR=0.73,95%CI=0.58~0.93)、WHO临床分期越高(HR=0.59,95%CI=0.49~0.70)、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1个/μL HR=5.83,95%CI=1.84~18.54)、开始治疗时年龄越大(≥50岁HR=0.70,95%CI=0.58~0.85)的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后死亡风险大。结论湖北省2006—2015年接受艾滋病HAART的患者治疗后累积生存率较高;基线机会性感染数越多、WHO临床分期越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开始治疗时年龄越大者接受HAART后生存时间短。
郑武笪琴彭国平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湖北省HIV/AIDS病例异性性接触传播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湖北省2016—2017年报告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资料,对不同性别HIV/AIDS病例的异性性接触传播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湖北省2016—2017年共报告3 641例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已排除异性性接触史分类不明12例),其中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1 766例,占48.50%。男性HIV/AIDS病例2 508例,以商业性和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分别为1 344和1 092例,占53.59%和43.54%;女性HIV/AIDS病例1 133例,以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和配偶/固定性伴传播为主,分别为674和333例,占59.49%和29.39%。随年龄增加,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降低,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升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升高;随文化程度降低,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降低,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升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升高(均P<0.05)。结论湖北省2016—2017年报告的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HIV/AIDS病例以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为主;高年龄、低文化程度的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风险较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风险较高。
阳凯李丽娜彭国平蒋洪林汤恒
关键词:艾滋病
湖北省2003—20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湖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筛选1 416例年龄≥15岁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信息,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的1 416例艾滋病患者中,男性占68.67%,女性占31.33%,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87岁,平均死亡年龄(47.68±12.67)岁,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62.01%,婚姻状况以已婚或同居为主,占60.3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水平为主,占88.7%;死亡病例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个月内病死率最高,为37.22%。所有死亡病例中,64.76%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开始的第1年患者生存率下降最快,Log-Rank检验(P<0.000 1)发现基线CD4计数≤50个/μL的生存率低于基线CD4计数为51~200个/μL组和≥201个/μL组。结论湖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病死率较高,应加强患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郑武笪琴汤恒彭国平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流行病学分析
湖北省各类民间组织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角色定位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了解湖北省疫情重点地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民间组织状况,分析各类组织发展现状、能力建设、干预对象、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政府背景的民间组织具有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特殊优势,在防艾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感染者互助小组在宣传教育、医疗护理和减少歧视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5种小组在艾滋病防治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既有相同点,也有自身的侧重点。由于民间组织法律知识比较欠缺,且经济实力一般较弱,很难大范围为服务对象提供经济支持以改善其家庭经济状况。
杨芳占发先方鹏骞彭国平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民间组织
湖北省2014-2016年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晚发现情况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晚发现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晚发现病例定义测算湖北省2014-2016年HIV/AIDS晚发现比例,比较不同特征和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湖北省2014-2016年报告HIV/AIDS 8 275例,晚发现病例3 121例,晚发现比例为37. 72%。晚发现比例女性(42. 95%)高于男性(36. 63%);55~65岁(51. 97%)的比例最高,其次是65岁以上(50. 24%);本省户籍(39. 37%)高于外省户籍(25. 21%);职业为离退人员(51. 68%)的最高,其次是农民(47. 57%)。婚姻状况为未婚(24. 38%)的比例最低;文化程度为小学(49. 22%)的最高,其次是文盲(47. 55%)。感染途径异性传播(46. 46%)高于同性传播(26. 10%);样本来源为其他就诊者(50. 77%)的最高,其次是术前检测(43. 71%)。晚发现比例最高的地区是黄冈市(53. 66%)、黄石市(46. 81%)和鄂州市(45. 37%)。不同人群特征和地区晚发现比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湖北省2014-2016年晚发现比例较高,应针对晚发现风险大的人群和地区加强监测,尽早地发现感染者。
笪琴彭国平汤恒郑武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湖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老年患者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分析湖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50岁的艾滋病患者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和生存情况,并以年龄<50岁艾滋病患者为对照,进行相关分析,寿命表法计算累积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年龄≥50岁和<50岁两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50岁的艾滋病患者有2 643例,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为(58.49±7.1)岁,年龄<50岁的艾滋病患者有7 725例,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为(34.43±8.68)岁。两组艾滋病患者主要以男性、已婚或同居、异性性传播、初中及以下文化、基线CD4值在0~200个/μl之间、WHO临床分期为Ⅰ期、初始治疗方案为齐多夫定/司他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奈韦拉平为主;寿命表法显示年龄≥50岁组老年艾滋病患者累积生存率从第1年的82.06%下降到第10年的53.63%,年龄<50岁组艾滋病患者累积生存率从第1年的97.48%下降到第10年的94.2%。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50岁组的死亡风险高于<50岁组(χ~2=209.74,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文化程度、WHO临床分期、基线CD4数、初始治疗方案是年龄≥50岁组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感染途径、WHO临床分期、基线CD4数、初始治疗方案是年龄<50岁组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湖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老年艾滋病患者生存率低,应结合本省特点,根据老年人群的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措施,降低老年艾滋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
郑武笪琴汤恒彭国平
关键词:艾滋病老年患者
湖北省医疗机构梅毒病例报告准确性和增长原因调查被引量:8
2012年
近几年来,我省梅毒报告病例数呈现较大幅度上升,根据网络直报数据统计,梅毒报告病例数由2004年的1307例增加到2007年的3510例。
李旺华彭国平杨芳周翔李仕樑邓飞伟姚璇李玲
关键词:病例报告梅毒数据统计网络直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