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宇
-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对惯用语理解机制的一些新设想被引量:6
- 2007年
- 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模型,从最初的提取模型到后来的Superlemma模型,经历了从单一模型到混合模型的变化,但是混合模型依旧不能解释惯用语成分性质(如词频,是否存在比喻意义)对惯用语整词加工的影响。文章依据几个具体研究对惯用语理解提出了一个修正模型,以期对惯用语理解机制提供更加合理的解释。
- 马利军张静宇张积家
- 关键词:惯用语
- 特殊儿童的惯用语理解研究述评
- 2017年
- 惯用语是比喻性语言的一种,具有特殊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对其理解需要认知能力、语言分析能力、语用能力等的相互协调和整合。语义分析能力和语境推断能力影响儿童对比喻性语言的理解,它们的认知基础是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水平。特殊儿童往往无法有效地提取惯用语的比喻意义,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对惯用语理解困难的原因不同。多数研究证实,无法对语言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无法对语境信息进行整合,不能抑制无关信息是特殊儿童惯用语理解失败的原因。
- 张静宇马利军张积家
- 关键词:惯用语特殊儿童语义分析心理理论
-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9年
-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度条件下,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加工较为快速;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语料加工时间较长,反应准确率较低,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 马利军马云霄何晓清刘海涛张静宇
-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合成理论
- 粤语喻意型歇后语前、后语节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
- 2023年
- 采用启动范式探讨四类不同母语被试在加工粤语喻意型歇后语前、后语节过程中的规律,并探究熟悉度在粤语语汇理解中的作用。实验1发现,后一语节对前一语节的启动量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均高于前一语节对后一语节的启动量。实验2结果表明,熟悉度的效应显著,后一语节启动前一语节比相反方向启动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同时,相较于非粤语母语人群,粤语母语人群对材料的判断更加快速和精确。粤语喻意型歇后语前一语节是“流”,后一语节是“源”,语义同一性是歇后语重要的内部特征。
- 张静宇黄琳黄琳
- 关键词:母语熟悉度
- 熟练客-普双言者的语义通达机制:来自听觉词加工的证据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跨语言语义启动范式,考察熟练客家话-普通话双言者的语义通达方式。结果发现,当启动词与目标词有翻译或语义联想关系时,启动词易化对目标词的语义加工,且两种方向的启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对熟练客-普双言者,客家话和普通话的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均建立了强的联系,支持修正后的等级模型。
- 张静宇汤春明马利军
- 关键词:词汇表征语义通达
- 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再思考被引量:16
- 2009年
- 作为医学院校的新办专业,临床心理学正接受来自社会需求的考验。依据社会需求,对临床心理学课程设置进行思考和调整,厘清心理学与医学课程设置的关系,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
- 马利军张静宇
- 关键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课程设置
- 整字和部件的语义关系对汉字认知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等级汉字是指由小汉字组成的大汉字。依据Navon的复合刺激范式,实验1选取"生物和非生物范畴"的汉字构建等级汉字,探索语义范畴是否一致对刺激认知的影响。实验2选取"意义相反或无关"的汉字组成等级汉字,采用真假字判断任务探索语义关系对刺激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等级汉字加工受大小汉字语义范畴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影响,同时,任务类型影响汉字认知。
- 张静宇马利军陈栩茜
- 关键词:语义关系汉字认知
- 熟悉度和前、后语节呈现时间间隔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采用启动范式,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熟悉度和前、后语节呈现的时间间隔对直接意指类和含蓄意指类歇后语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于直接意指类歇后语,在前、后语节呈现无时间间隔的条件下,错误率较高(显著高于ISI=500ms),反应时较长(显著长于ISI=1000ms),表明前、后语节"无歇后"不利于对此类歇后语的加工;(2)对于含蓄意指类歇后语,在三类ISI条件下的反应时无差异,但是,前、后语节间隔1000ms时的错误率显著高于间隔为500ms时的错误率;(3)熟悉度调节不同类型歇后语的加工,熟悉度高时,含蓄意指类歇后语的加工更加快速和准确。熟悉度低时,在前、后语节无间隔时,两类歇后语加工无差异;在ISI为500ms和1000ms时,直接意指类歇后语的加工速度更快。整个研究表明,对喻意型歇后语的加工需要时间上的展开,即前、后语节呈现时间上短暂的停顿,歇后语"名副其实"。
- 张静宇马利军张积家
- 关键词:歇后语ISI熟悉度
- 延时和即时条件下汉语惯用语句法性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延时和即时反应范式下,通过对由惯用语和匹配词在4种句法变换条件下构建的320个句子进行句法和语义判断,分析两类语料句法性质的差异,探讨惯用语句法加工的本质。结果表明,句法结构变换影响被试对"合理"句子的判断。被试对惯用语添加副词的句法变换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性,对其它句法变换认同度较低,同时,句法和语义判断出现分离。结果既支持了惯用语句法加工的特异化模型,又肯定了句法加工的普遍性原则。在不同的反应范式下,惯用语句法加工采取不同的路径,人类对特殊语汇的理解并不仅仅遵循单一通路。
- 张静宇马利军吴文利
- 关键词:惯用语延时
- 大学生作弊行为现状调查及其道德两难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但是,诚信考试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考试作弊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更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调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同时从道德发展角度对学生考试作弊进行两难分析。
- 马利军张静宇
- 关键词:大学生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