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虎林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土壤侵蚀
  • 3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 3篇流域
  • 3篇黄河流域
  • 3篇河流域
  • 2篇遥感
  • 2篇遥感普查
  • 2篇沙棘
  • 2篇TM影像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银杏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水土流失
  • 1篇特征及防治
  • 1篇培养基
  • 1篇种质
  • 1篇外殖体

机构

  • 7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张虎林
  • 5篇杨丽萍
  • 3篇吴亚宁
  • 2篇包文林
  • 2篇秦百顺
  • 1篇张丽
  • 1篇李新江
  • 1篇雷启祥
  • 1篇任杨俊
  • 1篇徐建军

传媒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国际沙棘研究...
  • 1篇2004年中...
  • 1篇“全国水土流...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利用TM影像进行土壤侵蚀普查技术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水土保持数字化是黄河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卫星遥感普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状况,是水土保持数字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黄河流域甘肃片水土保持遥感普查项目实践出发,就利用TM影像普查土壤侵蚀的方法,影响土壤侵蚀因子的选择以及TM影像的获取、合成、解译判读及成图过程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虎林杨丽萍
关键词:水土保持TM影像遥感普查土壤侵蚀
基于遥感技术的黄河流域甘肃片土壤侵蚀动态变化
以TM图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其它辅助资料,依据部颁侵蚀分级标准,通过野外验证,在arc/info系统支持下,实现黄河流域甘肃片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与动态分析。
吴亚宁张虎林秦百顺包文林杨丽萍周鸿文
关键词:土壤侵蚀TM图像黄河流域
文献传递
黄河流域甘肃片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以 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 ,借助 GIS(地理信息系统 )软件 ARC/INFO作技术支撑 ,对黄河流域甘肃片土壤侵蚀现状进行普查。通过提取影响土壤侵蚀主导因子并综合分析确定甘肃片土壤侵蚀类型、分布及强度。
吴亚宁张虎林杨丽萍
关键词: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遥感水土保持TM影像
银杏采叶圃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在黄土高原地区选择土壤盐碱较轻 ,有排灌条件的地方 ,近距离选用 1年生梅核类银杏实生壮苗 ,高标准整地 ,高密度栽培 ,实施综合管理技术措施 ,营建 0 5 3hm2 银杏采叶圃 ,平均每年苗木增高 43cm。 3年间 ,每亩 (约 667m2 ,下同 )圃地累计获得平均株高 14 4 3cm的银杏大苗 60 0 0株 ,鲜叶产量 172 8 5kg ,纯收入 9185 5元。从第 3年起每亩产鲜叶量稳定在 13 3 8kg以上 ,仅采叶年纯收入可达 3 0 0
李新江徐建军张虎林雷启祥张丽
关键词:银杏高效栽培技术黄土高原
沙棘离体快速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本项研究基于组培手段 ,试图解决利用沙棘茎段快速培养其完全苗的问题。通过对沙棘外殖体消毒、褐变的防止、芽的增殖、生根诱导等过程的系列试验表明 :在沙棘外殖体的供试消毒液中 ,消毒效果以 0 .1 %升汞与 2 0 %酒精混合液为佳 ;用 2 0 0 ppm Vc浸泡材料 5 h是抑制沙棘外殖体褐化的有效方法 ;芽增殖过程效果较好的是 1 /2 B5+IAA0 .3- 0 .5培养基。该结果为沙棘离体快繁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支撑。
杨丽萍张虎林赵秀梅
关键词:沙棘离体培养快繁技术外殖体培养基
黄河流域甘肃片土壤侵蚀特征及防治对策
本文以TM图像为主要信息源,在Anc/info系统支持下,结合样区调查和其他辅助资料,依据部颁侵蚀分级标准,对黄河流域甘肃片实施土壤侵蚀现状普查,研究了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其分布规律,针对区域水土流失特点,探讨了治理策略。
张虎林吴亚宁秦百顺包文林杨丽萍
关键词: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文献传递
运用模糊动态聚类法划分肃北中亚沙棘的种质类型
1996年
以肃北县党河河谷34个中亚沙棘样本的调查材料为素材,运用模糊动态聚类法,以果实颜色、形状、大小、百果重、果柄长度及其种子大小、形状。千粒重为划分指标,通过统计聚类,将该地中亚沙棘分为10个类型,并按果实颜色、形状;大小特征逐一进行了命名。目的是在沙棘类型划分上探索新途径,为沙棘育种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任杨俊张虎林赵俊霞
关键词:沙棘种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