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宝 作品数:23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厥阴俞和足三里穴位电针对电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的室性早搏影响的比较 <正>为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源性心律失常的原理,本研究观察与比较了电针厥阴俞和足三里穴对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HPV)及胸髓2-3节段(T2-T3)中间外侧柱(IML)诱发的交感性室性早搏(ES)的影响。9只雄性家兔,以氯醛糖... 施浣云 姜乾金 张荣宝文献传递 杏仁中央核在下丘脑室旁核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阐明下丘脑室旁核(the paraventricu 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 us,PVN)兴奋后的心血管反应及杏仁中央核(the central nucleus of am ygdala,CeA)在此心血管反应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或CeA,或用核团内微量注射0.5 m o l/L L-谷氨酸(L-Sod iumG lutam ate,L-G lu)方法。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 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电图及心率(heart rate,HR)。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大鼠PVN电刺激或微量注射L-G lu均诱发升压反应,心率变化不一。待作用消失后,同侧CeA微量注射L-G lu100n l,注射后平均动脉压上升(10.27±1.80)mmHg,心率变化为(-10.66±8.11)次/m in。待作用消失后,在CeA微量注射0.02 m o l/L的红藻氨酸(KA)100 n l,10 m in后刺激PVN,血压升高(13.78±3.18)mmHg,较注射KA前削弱了(6.57±1.56)mmHg(P<0.05)。结论:PVN兴奋后引起以升压效应为主的心血管反应。杏仁中央核部分介导了其升压反应。 虞燕琴 夏强 张荣宝关键词:杏仁中央核 下丘脑传入传出通路及其功能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1989年 下丘脑在整个边缘系统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却在许多行为和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边缘皮层、杏仁、隔区、海马等高级中枢通过下丘脑影响低位脑干及垂体,对摄食、饮水、性行为、攻击和防御等行为,以及各种内脏的交感、副交感性活动、内分泌腺的分泌等进行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本身还发出纤维影响高级中枢,并受来自低位中枢的投射纤维影响,实现其调节功能. 张劲 张荣宝关键词:下丘脑 传输通路 全文增补中 刺激兔下丘脑对心肌局部血流量和脊髓中间外侧柱P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91年 本工作在48只氯醛糖-尿酯混合液静脉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人工呼吸,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并静脉注射心得安(15mg/kg)阻断 β 受体的兔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1.电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DMH),可观察到平均动脉血压(MABP)增加,心率无明显变化。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测定心肌局部血流量(RMBF),看到刺激左侧或右侧 DMH 均使左室 RMBF 明显减少,前者减少20.9%,而后者减少13.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右室RMBF 改变不明显。2.左侧或右侧 DMH 刺激使左室前壁心外膜电图(EECG)ST 段明显抬高,EECG-ST 段变化与 RMBF 呈负相关(r=-0.825,p<0.01),但与血压变化呈非线性相关(r=0.347,p=0.159)3.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测定脊髓胸2-5(T_(2-5))节段中间外侧柱(IML)中 P 物质(SP)含量,观察到在刺激 DMH 诱发心肌缺血的动物中,两侧IML 内 SP 的含量均显著减少,以刺激的同侧 IML 时变化更明显。上述结果提示:下丘脑背内侧核兴奋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肌局部血流量减少,其中枢机理可能与脊髓 IML 部位 SP 释放,诱发交感缩冠脉作用有关。 朱伟建 张荣宝关键词:下丘脑 心肌血流量 下丘脑背内侧核在缰核兴奋诱发的心血管反应及腓深神经抑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阐明下丘脑背内侧核 (DMH)在缰核 (Hb)兴奋诱发的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及DMH在腓深神经 (DPN)传入冲动调节Hb兴奋诱发的心血管活动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脲酯和氯醛糖混合静脉麻醉的家兔 ,电刺激Hb、腓深神经 ,记录股动脉血压及心外膜电图 ,DMH内微量注射受体拮抗剂。结果 :同侧DMH微量注射谷氨酸受体阻断剂Kynurenicacid ,部分取消了电刺激Hb兴奋诱发的升压反应及缺血性心电变化反应。同侧DMH微量注射纳洛酮对腓深神经传入冲动抑制Hb兴奋诱发的上述反应有削弱作用。结论 :DMH及其中的谷氨酸受体参与电刺激缰核兴奋诱发的心血管反应 。 张玲菊 张荣宝关键词:下丘脑 心血管反应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不同核团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992年 电刺激麻醉家兔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的外侧网状核(R.1)、网状小细胞核(Rpc)与网状巨细胞核腹侧α部(Rgcα),均能诱发升压反应与室性期前收缩(VE),但各自所需的阈强度不同,其中以Rgcα所需阈强度最低,Rpc最高.在切断颈迷走神经的动物中,刺激腓深神经(DPN),能减弱刺激Rgcα诱发的升压反应;损毁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vPAG)或按Sawyer图谱,在P5平面横断脑干,可消除DPN的这种抑制效应.以上结果提示:rVLM中不同核团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以Rgcα最易诱发升压反应与VE;DPN传入冲动能够部分地抑制以弱电流刺激Rgcα诱发的升压反应,这种抑制效应可能有赖于中脑头端以上区域某些脑结构的完整,vPAG可能是实现这种抑制的中枢环节之一. 陈志雄 张荣宝关键词:延髓 病理生理学 电疗法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92年 电刺激麻醉家免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能诱发心外膜电图ST段明显抬高。刺激腓深神经能抑制这种反应。P5平面横断脑干、双侧电解损毁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vPAG)或在双侧rVLM微量注射脑啡肽抗体后,均能明显减弱腓深神经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腓深神经能够抑制由rVLM诱发的心肌缺血反应。腓深神经的这种抑制效应可能有赖于中脑头端以上某些区域脑结构的完整,vPAG可能是这种抑制效应的中枢环节之一,延髓水平的脑啡肽可能参与这种抑制过程。 陈志雄 张荣宝关键词:腓深神经 心肌缺血 延髓 腹外侧区 伏核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防御性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995年 损毁伏核可明显削弱电刺激腓深神经(DPN)对兴奋下丘脑背内侧核诱发的升压反应和心肌缺血的抑制作用(P<0.05,P<0.01)。电刺激伏核可引起明显的降压效应。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vPAG)微量注射纳洛酮可明显衰减伏核的减压效应;损毁vPAG甚至可翻转伏核的减压效应,引起轻度升压(P<0.01)。损毁弓状核后伏核的减压效应基本消失;弓状核内微量注射纳洛酮明显衰减伏核的减压效应。故DPN传入冲动可能通过伏核-弓状核-vPAG通路,继而下行抑制延髓、脊髓心血管中枢,内阿片肽参于伏核对弓状核与vPAG的调节过程。 樊一平 张荣宝关键词:伏核 弓状核 腓深神经 防御性 心血管反应 延髓腹外侧区对心血管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 1992年 1873年,Dittmar首次提出延髓腹外侧区(VLM)可能是中枢调节心皿管活动的关键部位,但这一看法在当时并来受到应有的重视. 陈志雄 张荣宝关键词:延髓腹外侧区 心血管功能 γ-氨基丁酸受体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进一步阐明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的中枢递质机制。方法:用氯醛糖-脲酯混合麻醉、切断迷走神经的健康雄性家兔,侧脑室注射印防己毒(Picrotoxin)或中脑中央灰质(PAG)微量注射印防己毒,观察腓深神经(DPN)抑制电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DMH)引起的中枢性升压反应的改变。结果:注药后DPN对DMH兴奋引起的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削弱。结论: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参与了DPN抑制DMH兴奋诱发的升压反应,PAG是GABA受体在刺激DPN抑制DMH兴奋诱发的升压反应作用中的一个重要位点所在区。 张玲菊 郑公寿 张荣宝 陈志雄 周苏娅关键词:受体 GABA 血压 中枢神经系统 升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