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瑜珂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汉族
  • 4篇年龄变化
  • 3篇年龄
  • 3篇汉族成人
  • 2篇体质人类学
  • 2篇皮褶厚度
  • 2篇活体测量
  • 2篇HEATH-...
  • 1篇叠舌
  • 1篇遗传学
  • 1篇优势眼
  • 1篇上眼睑皱褶
  • 1篇舌运动类型
  • 1篇体型
  • 1篇体型研究
  • 1篇体质
  • 1篇体质特征
  • 1篇内眦褶
  • 1篇群体遗传学
  • 1篇围度

机构

  • 1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0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张瑜珂
  • 10篇李咏兰
  • 9篇郑连斌
  • 8篇陆舜华
  • 6篇李传刚
  • 4篇千慧如
  • 3篇栾天抒
  • 3篇赵曼
  • 2篇旺庆
  • 1篇吕桂芬
  • 1篇弓剑

传媒

  • 4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解剖学报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2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浙江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方法对浙江省诸暨市439例(男195,女244)汉族人群的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优势眼等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浙江地区汉族人群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结果浙江地区汉族除扣手和起步类型的出现率L型高于R型外,其余5项出现率均R型高于L型;浙江地区汉族叠腿出现率存在性别间差异,其他6项均无性别间差异;与其他8个地区汉族人群比较,浙江地区汉族不对称行为特征出现率与贵州汉族差异极显著,与其他7个地区汉族差异相对较小;与其他13个少数民族比较,浙江地区汉族与布依族、彝族、苗族、侗族、黎族等南亚族群差异较大,与其他8个北亚族群差异较小;浙江汉族扣手和叠腿、扣手和利足、利手和叠腿、利手和利足、利手和起步类型、叠腿和利足、叠腿和起步类型、利足和起步类型、利足和优势眼存在相关性。结论浙江地区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与回族和朝鲜族最为相近,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特点。
张瑜珂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李传刚千慧如
关键词:扣手优势眼体质人类学汉族
浙江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对浙江省诸暨市439例(男195,女244)汉族人群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1)浙江汉族卷舌率为69.20%,叠舌率为19.80%,翻舌率为36.00%,尖舌率为76.50%,三叶舌率为9.60%,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我国各族群中,浙江汉族叠舌率、翻舌率偏高,卷舌率、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偏低.(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山东汉族、湘语汉族和江西汉族最为接近,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基本特征.(4)卷舌与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叠舌与翻舌、尖舌,尖舌与三叶舌彼此间存在相关.翻舌与尖舌、三叶舌与叠舌、翻舌之间不存在相关.
张瑜珂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李传刚千慧如
关键词:汉族卷舌叠舌
浙江汉族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为探讨浙江汉族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对浙江省诸暨市439名汉族学生(男195名,女244名)的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头发类型共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经典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9项头面部指标中上眼睑皱褶、鼻梁类型、额头发际的出现率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6项指标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2)在我国各族群中,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铲型门齿、凸型鼻梁、有尖形发际出现率低,窄型鼻孔的出现率中等水平,凸型下颏、卷发的出现率较高.(3)9项头面部指标中各指标间均无两两相关.
旺庆李咏兰张瑜珂陆舜华郑连斌
关键词:内眦褶上眼睑皱褶汉族
浙江汉族的体质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国浙江汉族人的体质特征并分析其在蒙古人种中的分型地位。方法采用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浙江绍兴地区调查了330例男性(城市男性为144例,乡村男性为186例)和357例女性(城市女性为153例,乡村女性为20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浙江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浙江汉族人上眼睑有皱褶率较低,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狭窄型,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侧面观多为直型,颧部突出度男性多为微弱型,女性多为中等型;鼻基部多呈水平;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较宽;耳垂多为圆形;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低,红唇男性中等型较高,女性中等型率最高、薄型率次之。发黑,肤黄、眼褐。总体说来,浙江汉族头面部测量指标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浙江汉族头面部指数值介于南亚、北亚类型族群之间。浙江汉族的体部指标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体部指数值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亦有南亚类型族群特点。从指数均值来看,浙江汉族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按体部指数均值,浙江汉族男女性均为长躯干型、窄肩型、中骨盆型;男性为中胸型,女性为窄胸型;城乡男性和城市女性为中腿型,乡村女性为亚短腿型。结论浙江汉族体质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汉族族群未能聚在一起。汉族族源的多元性,导致不同地区汉族体质的较大差异。将整个汉族笼统地归入一个体质类型,可能并不恰当。
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张瑜珂李传刚赵曼栾天抒
关键词:体质活体观察活体测量汉族
浙江地区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为分析浙江地区成人的皮褶厚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浙江省诸暨市687例(城市男性144例,城市女性153例;乡村男性186例,乡村女性204例)成人面颊、二头肌、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腓肠肌等6项皮褶厚度值及体脂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浙江地区成人的皮褶厚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结果:女性各项皮褶厚度值及体脂百分含量(%)均比同年龄组的男性高,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男性6项皮褶厚度值均高于乡村男性,城市女性除面颊皮褶外,其余5项皮褶厚度值均高于乡村女性,同性别间各项皮褶厚度值在城乡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男性差异比女性差异更明显。浙江地区城市男性、城市女性、乡村男性、乡村女性的面颊、髂前上棘皮褶厚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腓肠肌皮褶厚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此外,乡村男性的肩胛下皮褶厚度还与年龄呈正相关,而城市女性的三头肌皮褶厚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与我国其他族群成人相比,浙江地区汉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值与山西、山东地区汉族的最为接近,均具有北亚族群的类型特点。
张瑜珂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李传刚千慧如赵曼栾天抒
关键词:皮褶厚度年龄汉族
绍兴地区汉族成人围度值年龄变化及城乡的比较
2013年
目的:研究绍兴地区汉族成人围度值的年龄变化特点及城乡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浙江297例(男性为144例,女性为153例)汉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2项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对城乡间围度值进行了u检验;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国内21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绍兴地区汉族颈部、躯干部围度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线性增大.城市男性、城市女性与乡村女性上肢围度值亦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线性增大,小腿围值则无明显变化.乡村男性上肢围度值与年龄无直线相关,小腿围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男性年龄组间围度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城市女性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岁组、30~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乡村女性围度值的差异表现在多数年龄组间.男性、女性身体围度值城乡间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尤其是女性12项围度值更为接近.各项围度值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城乡汉族距离最为接近.结论:绍兴地区汉族多数围度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城乡间多无差异,围度值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旺庆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弓剑张瑜珂
关键词:活体测量围度年龄
浙江地区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浙江诸暨市685例(城市男性142例,城市女性153例;乡村男性186例,乡村女性204例)成人6项皮褶(面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腓肠肌)厚度值及体脂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
张瑜珂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李传刚千慧如赵曼栾天抒
浙江城市汉族体型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研究浙江城市汉族体型特点.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浙江城市汉族297例(城男144例,城女153例)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1)浙江城市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4.3-5.0-2.1,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在13种体型中,出现率最高的3种体型分别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43.1%)、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18.1%)、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11.1%),这3种体型出现率之和为72.3%.(2)浙江城市汉族女性体型均数为5.4-4.9-1.8,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在13种体型中,出现率最高的体型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37.9%)、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25.5%)、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16.3%),这3种体型出现率之和为79.7%.(3)浙江城市汉族随年龄增长内、中因子值线性增大;外因子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增长外因子值线性减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内、中、外因子的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长,浙江城市汉族身体充实度增大,而线性度下降;女性比男性线性度更小.与其他城市汉族资料比较,浙江城市汉族体型与湖南娄底汉族、江西汉族接近,与广西汉族距离最远.
李咏兰郑连斌张瑜珂
关键词:HEATH-CARTER体型法汉族
浙江乡村汉族体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浙江乡村汉族体型特点。方法: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浙江乡村汉族390例(男186例,女204例)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浙江乡村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4.05.2-2.1,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在13种体型中,出现率最高的3种体型分别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46.2%)、内胚层一中胚层均衡体型(17.2%)、偏中胚层的外胚层体型(7.5%),3种体型出现率之和为70.9%。浙江乡村汉族女性体型均数为5.3-4.9-1.6,属于偏中胚层一内胚层体型。在13种体型中,出现率最高的体型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37.3%)、内胚层一中胚层均衡体型(30.4%)、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14.7%),这3种体型出现率之和为82.4%。浙江乡村汉族随年龄增长,内、中因子值线性增大.夕b因子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增长,外因子值线性减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内、中、外因子的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浙江乡村汉族男女性身高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体质量与年龄无相关。与其他乡村汉族以及少数民族资料比较,浙江乡村汉族体型与湖南娄底汉族、山东汉族接近,与南方少数民族距离最远。结论:随年龄增长,浙江乡村汉族身体充实度增大,而线性度下降;女性比男性线性度更小。浙江乡村汉族体型具有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族群的特点。
李咏兰陆舜华张瑜珂郑连斌吕桂芬李传刚
关键词:HEATH-CARTER体型法汉族乡村
绍兴地区汉族成人头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浙江绍兴地区汉族人类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方法:遵循知情同意原则,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赴浙江省绍兴地区调查了汉族687例(城市男性144例,城市女性153例,乡村男性186例,乡村女性204例)38项头面部指标。结果:男、女性随年龄增长均出现有蒙古褶率下降、眼裂变窄,眼裂倾斜度渐趋水平、鼻翼变宽、上唇皮肤部高度增加、红唇厚度减小。头长、下颌角间宽、鼻宽、口裂宽、形态面高、鼻高、鼻长、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以及男性的容貌面高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组间这些指标值(除女性形态面高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头宽、面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鼻深、唇高、红唇厚度、耳上头高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额顶宽度、形态面、容貌面、头面高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长宽、头长高、容貌耳指数及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浙江汉族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李咏兰陆舜华郑连斌张瑜珂李传刚千慧如赵曼栾天抒
关键词:面部年龄汉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