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渊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脑
  • 2篇血脑屏障
  • 2篇脑屏障
  • 2篇出血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血脑屏障通透...
  • 1篇水肿
  • 1篇通透性
  • 1篇屏障通透性
  • 1篇脑出血
  • 1篇脑积水
  • 1篇脑室
  • 1篇脑室出血
  • 1篇脑水肿
  • 1篇脑损伤
  • 1篇空间记忆
  • 1篇后脑
  • 1篇后脑积水
  • 1篇积水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张渊
  • 3篇陈志
  • 3篇朱刚
  • 3篇张建波
  • 2篇杨云峰
  • 2篇唐俊
  • 1篇冯华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脑室出血后急性期脑损伤病理特点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大鼠脑室出血后急性期脑损伤的病理特点。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脑室出血组.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右侧脑室内注入生理盐水200μL或自体股动脉血200μL手术建模。术后24h观察大鼠体质量减轻情况,采用小动物Micro—CT扫描及大体标本脑室切面观察脑室铸型:采用干湿重法测定术后24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伊文思蓝染色法(24h时)和IgG免疫荧光染色法(48h时)观察大鼠血脑屏障损伤情况。结果术后24h时脑室出血组体质量减轻(5.29%±0.59%)明显高于对照组(3.3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5)。脑室出血组Micro.CT扫描及脑室切面可见脑室积血铸型并明显扩张。脑室出血组双侧大脑半球脑组织含水量(左侧:78.25%±0.29%;右侧:78.46%±0.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侧:77.64%±0.25%;右侧:77.9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时脑室出血组伊文思蓝脑组织渗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8h时脑室出血组侧脑室脉络丛免疫球蛋白IgG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室出血后脑损伤除脑积水外还存在急性脑水肿、血脑屏障损伤等病理损害,其可能是脑室出血后除继发脑积水外急性脑损伤的重要环节。
张建波陈志张渊唐俊杨云峰冯华朱刚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水肿血脑屏障
脑出血后脑积水形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脑积水是由于颅脑疾患使得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量增加,脑室系统扩大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大的一种病症。目前多项临床多因素回归分析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已证实脑积水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脑积水以脑萎缩及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本人就ICH后脑积水形成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建波陈志张渊朱刚
关键词:脑积水脑出血
900MHz电磁辐照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900 MHz电磁辐照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辐照14 d组(EMF 14 d组)、辐照28 d组(EMF 28 d组)、假辐照14 d组(Sham 14 d组)和假辐照28 d组(Sham 28 d组)4组,每组12只。辐照组分别连续暴露于900 MHz电磁波(功率密度为1 mW/cm2)14 d和28 d,3 h/d。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血清白蛋白免疫组化观察海马神经元受损情况和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EMF 28 d组通过目标象限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其他组(P<0.05)。900 MHz电磁辐照后,与假辐照组(0 mW/cm2)相比,辐照组(1 mW/cm2)血清白蛋白在脑内高表达(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辐照组较多神经元损伤,血脑屏障结构破坏。结论 900 MHz电磁辐照可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造成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其与微波辐照的时间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张渊张建波唐俊杨云峰陈志朱刚
关键词:空间记忆血脑屏障通透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