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水土
  • 7篇水土保持
  • 3篇社会
  • 3篇社会性
  • 3篇生态
  • 2篇接壤地区
  • 1篇预防监督工作
  • 1篇植被
  • 1篇三川河流域
  • 1篇生态功能区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建设
  • 1篇生态自然修复
  • 1篇水保
  • 1篇水土保持法
  • 1篇水土保持规划
  • 1篇水土资源
  • 1篇土资源
  • 1篇能源
  • 1篇能源开发

机构

  • 8篇黄委会晋陕蒙...

作者

  • 8篇张永江
  • 6篇王志意
  • 1篇武烽东
  • 1篇白风林
  • 1篇李向阳
  • 1篇张瑞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山西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科技...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国家林业局管...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全国水土流...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被引量:2
2002年
水土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充分理解并应用水土保持的社会性,把水土保持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制定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保障性法规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唤醒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张永江王志意
关键词:水土保持社会性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保预防监督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2004年
晋陕蒙接壤地区涉及3省(区)5地(市)13县(旗、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灾区。由于该区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8类48种矿产资源。近十多年来,随着该区能源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该区面积5.44万km2,共有水土流失面积4.65万km2,占全区面积的85.48%,全区多年平均输沙量在4.27亿t,是黄河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之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速度慢;“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彻底。应加强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水保方案审批工作,落实水保“三同时”制度;水保工程实施“三项制度”;明确水保治理成果管护制度、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加强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化管理。
王志意武烽东张永江白风林李向阳
关键词:水土保持能源开发监测网络
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
水土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充分理解并应用水土保持的社会性,把水土保持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制定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保障性法规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唤醒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张永江王志意
关键词:水土保持社会性
文献传递
水土保持规划中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方法——以三川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06年
在某一区域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时,主要依据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和发展趋势、植物群落的层度和演替趋势来确定该区生态平衡的强度或生态脆弱的程度,依据各生态因子的优劣势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人类引导优势因子与改造恶劣因子的途径,从而确定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通过改善恶劣环境因子、保护和开发优势因子、保护和促进植物群落演替,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之目的。本文以三川河流域为例,根据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将其划分为:土石山天然水源涵养林预防保护区、土石山坡积黄土缓坡丘陵农林经济区、河谷川滩阶地农业经济区、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及生态农业经济重点建设区和黄土丘陵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监督区。
张永江张瑞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功能区三川河流域
水土资源利用补偿机制浅议被引量:2
2006年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资源利用除了宏观政策的控制外,没有有效的经济调控机制。目前的水土资源破坏的形势迫切需要水土保持资源补偿机制,现行的各种水土保持资源补偿形式和其他行业的资源补偿机制经验说明,水土保持资源补偿机制在我国实行的时机已经到来。
张永江
关键词:水土资源水土保持法
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
水土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充分理解并应用水土保持的社会性,把水土保持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制定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保障性法规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唤醒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张永江王志意
关键词:水土保持社会性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论人在生态自然修复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林草植被建设是人工参与下的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和生态自然修复过程。在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中,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人们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的规律。当然,人们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改善植物生长的小生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张永江王志意
关键词:林草植被生态建设自然规律
晋陕蒙接壤地区开发建设中水土保持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晋陕蒙接壤地区是国家跨世纪的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相对集中,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国家将该区作为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加强开发建设水土保持管理。本文通过对该区开发建设水土保持现状的分析,探讨形成开发建设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
王志意张永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