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辉
- 作品数:29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法律社会化:概念与实践
- 2011年
- 一、法律社会化社会化是学习态度、观念和行为的过程。
- 詹姆斯·O.费根诺张昌辉李雪
- 关键词:法律社会化法律推理法治教育犯罪形式立法听证法治传统
- 新兴权利确认:司法路径的正当性阐释被引量:15
- 2017年
- 新兴权利的法律确认既是法律的权利本位理念的应然要求,也是不断涌现的新兴权利事实和案件的现实需要。在确认路径上,立法机制所固有的滞后性、不周延性和不合目的性等缺陷决定了通过立法及时、有效地确立新兴权利的限度和困境,而司法作为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利益的个别调整机制和个案正义的再分配机制,则能有效化解或避免立法确认路径的短板,并在新兴权利确认上展现出较强的现实优势。从现代司法的理念及其运作看,权利主体在宪政意义上的司法救济权以及现代司法不得拒绝裁判的法治原则,均应然地赋予了司法确认新兴权利的价值使命。从新兴权利本身的生成特质及其规律看,新兴权利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求通过司法救济来确立新兴法益,并通过司法的救济式确立为新兴法定权利的立法确认奠定条件和基础。
- 张昌辉
- 关键词:司法路径
- 系统论视野中的法律意识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考察
- 2010年
- 结构与功能是法律意识形态研究的关键论题。结构诠释与功能分析分别侧重从静态与动态,内在与外在等角度全面呈现法律意识形态的整体面貌与品性。在系统论视野中,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决定其本质特性,而法律意识形态的功能则展现其运行规律。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由法律知识、法律价值与法律策略三要素构成,三要素之间呈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关系状态。法律意识形态的功能旨在探讨法律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子系统对于其自身和外在环境所具有的意义,包括内在与外在、积极与消极两个层次与方面。
- 张昌辉
- 关键词:法律意识形态系统论
- 越级上访之悖论被引量:1
- 2005年
- 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尤其复杂、棘手,当代中国信访制度改革及由此引发的不休争论便是明证;作为信访问题具体的疑难杂症之一,越级上访本身包含着诸多悖论。厘清悖论,方能在微观中透视问题症结,寻求上访乃至信访问题的解决之道。
- 张昌辉
- 关键词:信访上访越级上访悖论
- 司法听证:群众参与价值及其运作被引量:6
- 2017年
-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是新时期全面法治的价值要求和新一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司法听证将更多的主体引入司法活动中、将更多的意见导入司法裁决之中,有助于将司法与人民、法意与民意有机连接起来,从而成为推进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重要渠道。在价值取向上,司法听证制度能够推动群众参与、促成民意商谈、强化民意监督、保障群众参与权;在运作机制上,群众参与主要通过扩大了的司法听证组织和其中的人民听证员来扮演参与代表或代言人角色,通过规范化的听证评议活动及其结论来发挥民意载体作用。
- 张昌辉
- 关键词:司法听证群众参与
- 法律关系视野中的普法被引量:1
- 2006年
- 我国普法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在法律关系视野中,通过对普法教育主体、客体、内容的反思,我们能够深化对普法的理论认知,进而从理念上促进普法教育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 张昌辉袁海龙
- 关键词:普法法律关系法治
- 论法律对思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虽然法律不调整思想,但法律能够对人们的思想世界产生非调整性影响、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和结构性影响。法律通过对价值认识、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活动的深刻影响,规定了人们的思想内容、思想方式和思想决策,进而制约了人们的行为动机和行动意识。集中体现社会价值认知的法律概念体系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知识和思想认识,集中反映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法律原则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系统表达国家价值选择意志的法律规则体系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动机和思想决策,因此,法律系统能够影响法律思维模式的培育、社会价值观念的整合和主流法律意识形态支配地位的确立。我们应该通过法律知识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认识,通过法律价值观念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通过法律思维方式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维模式。
- 季金华张昌辉
- 关键词:法律理路
- 协商民主视角下网络民意参与司法的正当性阐释
- 2016年
- 网络民意有序参与司法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协商民主的角度来看,网络民意参与司法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精神,表现为民主协商的过程,并以协商型正义为结果。就网络民意的生发过程而言,网络民意应然地昭示和实践着协商民主的精神;就现代司法的正义诉求而言,不管是司法程序内部还是司法与社会之间都体现出民主协商的精神;协商民主由此成为网络民意与现代司法之间的价值纽带,网络民意对司法的参与也因此获得了民主协商的模式,通过协商而达致的协商型正义则成为了网络民意参与司法的理想境界。
- 张昌辉
- 关键词:司法参与协商民主
- 法律社会化概念:反思与重构被引量:2
- 2013年
- 法律社会化源于社会化理论,是一个事关法律、法学、法治的基础性概念。对法律社会化的解读存在着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法律心理学三种角度和整体、个体两种立场,而更为可取的应该是综合性、跨学科的角度与立场。就其基本意蕴而言,法律社会化是整体社会化进程中个体与社会之间围绕法律而展开的经由教化与自化机制、策略而实现的法律共性与个性的成长过程。出于维护概念的独立性、严整性,不能将法律社会化混同于法律的社会化、法治社会化、普法教育等一系列与其形似神离的术语或提法。
- 张昌辉
- 关键词:法律社会化普法
- 离婚案件中家庭暴力的认定研究——以江苏省各级法院157份判决书为样本
- 家庭暴力会影响家庭的和睦,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已经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夫妻之间出现家庭暴力,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受害者会选择起诉离婚,以求逃离这段充满暴力的婚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的一...
- 张昌辉
- 关键词:家庭暴力离婚案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