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一种适用于精神科患者用定位手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精神科患者用定位手表,包括表盘,表带,所述表盘所在的上表面设置有扩音器、显示器,同时在表盘所在的一侧边设置有吸附式磁性接口,在另一侧设置有储纳槽,并在储纳槽上适配安装有盛放盒,盛放盒所在的前端部两...
- 钱华颖隽晨霞柯晓燕张久平储康康高颖刘青香张敏方慧左友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快速约束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约束器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快速约束床。该种快速约束床包括床架、设置于床架上的床板和多个设置于床板上的约束装置,约束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座,两个卡座相对面与床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约束槽,卡座底部可拆卸连接...
- 钱华颖张久平储康康刘青香张敏高颖柯晓燕
- 文献传递
- CT和MRI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脑转移瘤诊断CT及MRI的应用。方法 选取50例脑转移瘤患者(2022.1~2023.12)分别以CT、MRI诊断,分析应用价值。结果 临床通过不同方式(CT、MRI)诊断脑转移瘤患者,其中不规则环形强化,厚薄不一、结节形强化,形态不规则、囊实形强化,囊壁明显增强、均匀强化等,P>0.05。入组患者中病变形状、病变部位诊断,P>0.05。瘤周水肿程度、病变大小诊断,P<0.05。肺癌原发性肿瘤CT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原发性肿瘤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而结肠癌原发性肿瘤,CT、MRI诊断,P>0.05。结论 CT、MRI诊断脑转移瘤均具有一定效果,受限于不同诊断方式运作原理,以及病症特征等情况,导致诊断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类型脑转移瘤患者,建议联合进行检查,全面分析疾病影像学特征,提高疾病掌握程度,以及表现特征,值得临床推广。
- 张敏
- 关键词:脑转移瘤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 南京城区学龄儿童攻击性行为相关因素的调查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南京城区学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江苏省南京市抽取4678名小学生,使用一般情况问卷及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对学龄儿童的一般情况及攻击性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攻击性行为的检出率为3.6%(167/46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主型养育方式[(其他型OR=1.94,95%CI=1.10~3.42),混合型(OR=1.96,95%CI=1.35-2.85)]和进行过遗传学筛查(OR=0.71,95%CI=0.52~0.99)是学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保护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攻击性行为因子分与其他问题行为的因子分存在正相关(r=0.52~0.80,均P<0.01)。结论:南京地区学龄儿童中约有3.6%存在攻击性行为,非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未进行新生儿遗传学筛查的学龄儿童更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 王瑶王瑶储康康张久平张久平王晨阳方慧邹冰焦公凯刘青香张敏柯晓燕
-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学龄儿童儿童行为量表
- 一种适用于精神科使用的约束帽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精神科使用的约束帽,包括帽本体、弧形头颈带、约束带、绑带,帽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弧形支护架,弧形支护架成交叉式的网状结构,并与帽本体的内壁形成空腔体;帽本体所在的两端部设置有护耳垫,同时帽本体的下方设...
- 钱华颖隽晨霞柯晓燕张久平储康康高颖刘青香张敏方慧左友文
- 文献传递
- 孤独性障碍儿童胃肠道症状及饮食行为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调查孤独性障碍儿童胃肠道症状和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方法随机调查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孤独性障碍诊断标准且家长自愿参加调查研究的69例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时在南京市普通幼儿园中抽取9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儿童胃肠道及饮食行为调查表调查儿童的一般情况、胃肠道症状及饮食行为情况。结果病例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87.0%,其中便秘(59.4%vs.34.4%,χ2=12.04,P=0.002)、腹泻(63.80%vs.44.80%,χ2=8.85,P=0.012)、偏食(65.2%vs.39.6%,χ2=10.55,P=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孤独性障碍儿童存在较高比例的胃肠道症状及饮食行为异常,其中以便秘、腹泻及偏食最为突出。
- 张敏杭跃跃张久平方慧焦公凯邹冰储康康
-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胃肠道症状饮食行为
- 25例抽动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和发生抽动,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障碍.按临床特征和病程不同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1].发病相关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2].……
- 张敏
- 关键词:抽动障碍心理护理儿童
- 南京城区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调查南京城区6~16岁在校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FSS)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南京市6个区7017名在校儿童进行评估。结果:(1)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总检出率为7.6%;(2)6~11岁与12~16岁年龄组、男生与女生组的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29,48.883;均P〈0.001);(3)家庭结构(χ^2=36.460,P=0.000)、教养方式(χ^2=13.628,P=0.009)、与家人关系(χ^2=14.984,P=0.001)、与周围人关系(χ^2=37.679,P=0.000)显著影响着儿童FSS的发生率;(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矛盾型的教养方式(OR=0.911,95%CI:0841~0.987)、不和睦的家庭关系(Or=0.780,95%CI:0.614~0.992)、不和睦的老师/同学关系(ORF=0.684,95%CI:0.549~0.852)是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1)南京城区儿童青少年的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检出率为7.6%,小年龄组的儿童比大年龄组的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症状,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症状;(2)教养方式、与家人和周围人关系是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主要预测指标。
- 杜颖莹储康康徐斌张久平王晨阳方慧邹冰焦公凯刘青香张敏谷力柯晓燕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环境因素儿童行为量表
-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分析
- 2023年
- 利用多层螺旋CT诊断大面积脑梗塞,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在南京脑科医院影像科选取入院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之间的6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6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经病理检查后,明确疾病类型主要有大脑前动脉闭塞、大脑前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闭塞、内动脉末端闭塞以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患病人数分别为11例(18.33%)、12例(20.00%)、15例(25.00%)、12例(20.00%)、10例(16.67%),而多层螺旋CT检查的患病人数分别为10例(16.67%)、11例(18.33%)、14例(23.33%)、11例(18.33%)、9例(15.00%),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可发现差异较小(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诊断,可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该方式对疾病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显著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便于临床展开相应的治疗。
- 张敏黄甜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多层螺旋CT
-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张敏
- 关键词:儿童精神分裂症心理学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