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作品数:19 被引量:8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潍坊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小鼠癌性恶病质干预和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小鼠癌性恶病质的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影响.方法 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组(健康对照组)、B组(荷瘤+生理盐水组)、C组(荷瘤+参芪扶正注射组),每组8只.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接种雄性BALB/C小鼠构建癌症恶病质实验模型.测定荷瘤前后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小鼠去瘤体重变化,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癌性恶病质进展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癌性小鼠恶病质模型;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后,荷瘤小鼠的去瘤体重、摄食量、生化指标水平较荷瘤+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小鼠显著提高,血清水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荷瘤+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有效延缓小鼠癌性恶病质状态. 张敏 李贵新 马长庚 孙秀梅 路中 黄琰 刘锦 杨东关键词:癌症恶病质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参芪扶正注射液 细胞因子与恶病质相关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2011年 癌症恶病质(cancer cachexia,CC)是以体质量下降、肌肉萎缩及脂肪组织消耗等进行性营养消耗为特点的多器官综合征,CC是多种原因导致代谢紊乱,包括厌食、贫血、糖代谢异常、脂肪组织分解、蛋白异常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等[1]。约有一半的晚期癌症患者和约80%终末期患者发生恶病质[2],其中实体肿瘤发病较高。在长期饥饿状态时,机体各组织器官处于低消耗状态和维持较低基础代谢率(BMR)。 张敏 李贵新关键词:肿瘤 恶病质 细胞因子 CA125、脉管癌栓、肌层浸润预测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A125、脉管癌栓、肌层浸润等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淋巴结清扫决策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CA125、MRI检查,术前5 min均宫颈注射纳米炭2 ml,后行腹腔镜手术,均行前哨淋巴结(SLN)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危因素行ROC曲线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SLN阳性22例(21.6%),SLN阴性80例(7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35 u/ml(P=0.016,OR=4.873,95%CI=1.352~17.570)、脉管癌栓(P=0.004,OR=7.891,95%CI=1.956~31.832)、肌层浸润≥1/2(P=0.003,OR=13.714,95%CI=2.410~78.034)是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三因素联合预测SLN转移的AUC最高,为0.892。结论用无创检查术前外周血CA125水平联合术中脉管癌栓、肌层浸润预测SLN转移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此种预测模型是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陈曦 王廷恒 王新波 王慧 张敏 刘学杰 王桂丽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 CA125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前哨淋巴结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p53组20例、联合组26例、化疗组23例,p53组静脉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联合组予静脉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及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组予FOLFOX4方案化疗。三组均治疗4周,判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p53组及化疗组(P<0.05);p53组与化疗组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化疗组无1例出现发热,联合组、p53组发热发生率均为100%。p53组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联合组、化疗组均出现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但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效果,且较为安全,但化疗药物应于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滴注后72 h应用,避免对载体增殖缺陷腺病毒干扰。 孙秀梅 高峰 李贵新 白冰玉 马长庚 张敏关键词: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药物疗法 圆环电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环电流传感器,其包括载流线圈和检测元件,载流线圈为圆环状,检测元件包括两片结构型号相同的线性霍尔元件,两片线性霍尔元件贴合为一体且同极性敏感面相对设置,两片线性霍尔元件的敏感中心均位于载流线圈圆环的中... 王懿 张敏 王昂 刘硕 孙雪 邱召运文献传递 动态增强MRI及DW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腺病的诊断 张敏 耿海 聂家秋 于艳妮 张亚平MR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DCE-TIC)呈平台型(Ⅱ型)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MRI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潍坊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9例和乳腺癌患者45例。比较2组患者病变形态学特征、患侧血供特征、早期强化率(EER)以及2组病灶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19例乳腺纤维腺瘤病变中,9例圆形或卵圆形、8例分叶状、2例不规则,15例边界清晰,14例患侧乳腺血管增粗、增多,2例缓慢流入、4例中度流入、13例快速流入,平均ADC值为(1.47±0.38)×10-3mm2/s,11例内部可见低信号分隔。45例乳腺癌病变中,17例圆形或卵圆形、7例分叶状、21例不规则,11例边界清晰,38例患侧乳腺血管增粗、增多,1例缓慢流入、5例中度流入、39例快速流入,平均ADC值为(0.98±0.40)×10-3mm2/s。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患者病变的形状(χ2=9.176)、边缘(χ2=16.452)、肿块强化方式(χ2=18.489)以及病灶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呈Ⅱ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患侧血管增多、增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值鉴别乳腺癌与纤维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敏感度94.7%、特异度71.1%。结论 TIC表现为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增强扫描早期强化多呈快速流入。纤维腺瘤患者与乳腺癌患者病变形态学特征及肿块强化方式均存在差异。结合形态学特征及纤维腺瘤内部低信号分隔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 张亚平 董光 聂家秋 耿海 张敏关键词: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IVIM及DWI对DCE-TIC呈平台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估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DCETIC)呈平台型(Ⅱ型)的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术前行MRI检查且DCE-TIC呈Ⅱ型的患者57例共60个病灶,经术后病理证实分为良性组(n=29)与恶性组(n=31)。通过DWI及IVIM序列扫描,得出表观扩散系数(ADC)、单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灌注相关的伪扩散系数(D*)参数值。比较DCE-TIC呈Ⅱ型良恶性组间参数值,评价各参数对DCE-TIC呈Ⅱ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组间ADC值、D值有明显差异(P=0.000),良恶性组间D*、f值无明显差异(P>0.05)。D值和ADC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1和0.958。结论 D值对DCE-TIC呈Ⅱ型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效能较ADC值更好。 张敏 郑浩 李昌帅 聂家秋 耿海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基于线阵电荷耦合器件的数字差分式肌张力传感器 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线阵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设计了一种数字差分式肌张力传感器,以悬臂梁为弹性元件,线阵CCD为检测元件,将张力变化转化为激光光斑在CCD感光窗口上的位置变化,实现了肌张力的数字差分式测量。采用两组线阵CCD对称式设计,使传感器具有差动式测量的优点;位移变化是以线阵CCD像元的数量来体现,使传感器具有数字化测量的特点。结果证明,测量方法具有数字差分的特征,显著降低了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和迟滞,适用于微张力的数字化测量。 张敏 孙雪 邱召运 马晨阳 白雪 王小东关键词:肌张力 力传感器 半导体激光器 磁共振成像与高频超声对钙化及非钙化乳腺DCIS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高频超声(HUS)对钙化及非钙化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高频超声(HUS)的影像表现,运用Mc Nemar检验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高频超声对乳腺DCIS诊断的敏感性。结果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高频超声检查(HUS)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1.2%,70.3%.对于51例伴钙化及40例不伴钙化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2%,92.5%,高频超声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6.5%,62.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高频超声。对于不伴钙化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其诊断较高频超声更有帮助。 张敏 于艳妮 张亚平 耿海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高频超声 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