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4篇蛋白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血管
  • 3篇血压
  • 3篇盐敏感
  • 3篇盐敏感性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颈动脉
  • 3篇斑块
  • 3篇
  • 2篇单核
  • 2篇蛋白酶
  • 2篇动脉闭塞
  • 2篇动脉闭塞性
  • 2篇动脉闭塞性疾...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性疾病

机构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电力中心...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张敏
  • 9篇冯骏
  • 8篇刘亚民
  • 8篇张波
  • 8篇秦皓
  • 6篇牟建军
  • 6篇刘富强
  • 5篇吴冠吉
  • 5篇蒋伟
  • 4篇王宝莉
  • 4篇黄强
  • 3篇刘丽华
  • 2篇肖新莉
  • 2篇卫娜
  • 2篇刘哲
  • 1篇郑树慧
  • 1篇廉秋芳
  • 1篇王星烨
  • 1篇韩慧
  • 1篇杜亚娟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2014`中...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联素基因rs266729(-11377C/G)位点多态性与血压对钠、钾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2018年
目的通过慢性盐负荷及补钾干预试验,研究脂联素基因rs266729(-11377C/G)位点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陕西眉县农村汉族人群中126个家系342名受试者,参与为期3周的慢性盐负荷及补钾干预试验,包括基线资料调查3d,低盐(LS)饮食、高盐(HS)饮食、高盐补钾(HS+K)饮食各7d。根据其高盐饮食期较低盐饮食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幅度≥10%为标准分为盐敏感组(130例)和盐不敏感组(212例),分别于基线及各干预期末抽取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ReadyAmpTM基因组DNA纯化系统纯化外周血DNA,运用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LDR-PCR)对脂联素rs26672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盐敏感者检出占38%。先证者基线期收缩压、舒张压、MAP水平高于同胞、配偶及子女,父母基线期收缩压水平最高;饮食干预后血压在低盐期下降,高盐期升高,而高盐补钾期再次下降。与基线期比较,尿钠排泄量在低盐期明显下降,在高盐期明显升高;此外,补钾不仅能够增加钾的排泄量,而且能轻微促进钠的排泄。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rs266729(-11377C/G)位点多态性与盐敏感性(Z=2.320,P=0.020)及血压对钾的反应性(Z=2.325,P=0.020)均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rs266729(-11377C/G)位点多态性与血压盐敏感性以及血压对钾的反应性有关。
吴冠吉吴冠吉牟建军刘富强蒋伟
关键词:脂联素盐敏感性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与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关联情况。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1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患者组,同期社区健康自愿参与研究者231例为对照组,运用PC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分析2组成员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与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分型.比较2组间基因和基因型差异。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的rs51695112位点基因和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0、6.890,P=0.045、O.033),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高危因素(OR=1.320、1.410);患者组和对照组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rs32570233位点基因和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萨6.320、7.180,P=0.041、O.022),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高危因素(OR=1.470、1.530)。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
冯骏肖新莉刘哲秦皓刘丽华张敏张波刘亚民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多态性单核苷酸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41~88(60.8±12.9)岁,健康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2~79(59.3±12.1)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类型,颅脑CT检查计数颅内分布区的梗死病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26)、稳定型斑块组(n=38)、不稳定型斑块组(n=60)。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膜联蛋白A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膜联蛋白A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1蛋白质表达水平。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型斑块组的颈内动脉分布区病灶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显著(F=21.36、24.5,P<0.05);②健康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和不稳定型斑块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的含量比较差异显著(F=19.8,P<0.05);不稳定型斑块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组织膜联蛋白A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表达率明显少于稳定型斑块组(t=2.19、2.876,χ2=9.23,P<0.05)。结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并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冯骏肖新莉刘哲秦皓刘丽华张敏张波刘亚民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膜联蛋白A1急性脑梗死
介入治疗慢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单一闭塞性疾病的效果评价
2011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慢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单一闭塞性疾病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慢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单一闭塞性疾病患者56例,按闭塞段分为腹主-髂动脉型17例、髂-股动脉型18例和股腘膝下动脉型21例。应用导管、导丝相配合钝性分离微夹层介入技术行闭塞管腔开通后球囊扩张,出现夹层行支架植入术。结果:经介入治疗后闭塞段开通46例(82.1%),闭塞段未开通症状无改善6例(10.7%),症状较术前加重4例(7.1%)。其中腹主-髂动脉型开通率(16例,94.1%)与髂-股动脉型开通率(16例,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髂动脉型开通率高于股腘膝下动脉型开通率(14例,66.6%)(P<0.05)。闭塞动脉长度在5~10cm的患者,腹主-髂动脉型开通率(9例,52.9%)和髂-股动脉型开通率(10例,55.5%)均高于股腘膝下动脉型开通率(7例,33.3%)(P<0.05),而前两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腘膝下动脉型未开通患者(7例,33.3%)闭塞两端血管侧支代偿血管(≥3支)总数(35支,平均5.00支)多于开通患者(14例,71.4%)侧支代偿血管总数(19支,平均1.36支)(P<0.05)。结论:介入治疗慢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闭塞性疾病安全有效,下肢动脉闭塞位置、闭塞动脉长度和侧支循环建立丰富程度对开通闭塞段有一定影响。
刘亚民韩慧秦皓余莉张敏冯骏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闭塞性疾病介入治疗
CD40/CD40配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王毓婧张敏张波秦皓冯骏
关键词:CD40CD40L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
血小板源性CD40L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王毓婧张敏张波秦皓冯骏
关键词:CD40LCD40动脉粥样硬化炎症
自膨支架在颈动脉分叉狭窄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自膨支架在颈动脉分叉狭窄支架置入术(CAS)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远端过滤脑保护212例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植入闭环支架(闭环支架组),170例患者植入开环支架(开环支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24小时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远端过滤脑保护装置回收困难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和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12个月内狭窄处血管超声收缩期最大峰值速度和舒张末期流速评估狭窄程度以及治疗后死亡、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终点事件。结果两组在住院天数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各层次、12个月颈动脉狭窄程度、治疗后30天内及31天至12月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过滤脑保护装置回收困难和术后24小时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充分术前准备且合理选择支架,植入自膨式开环支架除术后24小时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和远端过滤脑保护装置回收困难外,两种类型自膨支架在CAS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
张波张敏秦皓冯骏刘亚民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
组织蛋白酶S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2
2013年
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S,CatS)是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细胞溶酶体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可降解细胞内外多种酶和蛋白质。CatS失衡会促进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诱发糖尿病和肥胖等。近年来研究显示,CatS与血管危险因素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张敏刘亚民张波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组织蛋白酶S动脉粥样硬化
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变化与钠钾反应性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变化与钠钾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2004-04-10对陕西眉县正常血压成人(年龄>16岁)339位进行低盐饮食7d,高盐饮食7d的慢性盐负荷实验,之后进行高盐+补钾干预7d,以平均动脉压(MAP)升高≥10%为盐敏感组(n=80),<10%为盐不敏感组(n=259);以补钾后MAP下降10%为标准分为补钾MAP下降≥10%组(n=61),补钾MAP下降<10%组(n=278)。于2009年对该队列人群进行随访调查。结果①完成随访共275人,总随访率为81.2%,其中盐敏感组随访率为83.8%,盐不敏感组为80.3%,补钾MAP下降≥10%组为83.6%,补钾血压下降<10%组为80.6%。②5年后,与盐不敏感组比较,盐敏感组血压变化幅度大,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明显升高,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升高。③与补钾MAP下降<10%组比较,补钾MAP下降≥10%组的血压变化幅度较小。结论盐敏感性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对钾敏感是高血压的一个保护因素。
刘富强牟建军蒋伟吴冠吉王宝莉黄强张敏周玎
关键词:血压盐敏感性
高盐摄入及补钾对健康成人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盐负荷及补钾对健康成人QT间期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28-60岁血压正常者参与为期3周的慢性盐负荷及补钾试验,包括基线调查3d(基线期),低盐饮食(低盐期)、高盐饮食(盐负荷期)和高盐补钾饮食(高盐补钾期)各7d。各期均测量体质量、血压,记录心电图,测量QT间期、QTd、校正QTd(QTdc)及Tp-Te。结果低盐期QTd、QTde、TO-Te均〈基线期(QTd,45.6±15.6对52.1+23.4,P〈0.05;QTdc,55.6-+19.4对61.6_+23.6,P〈0.05;To-Te,79.8±8.5对85.0±10.6,P〈O.01);盐负荷后QTdc、Tp-Te〉低盐期(QTdc,60.3+19.4对55.6±19.4,P〈0.05;To.Te,83.0±10.1对79.8+8.5,P〈0.01);在高盐摄入的基础上大剂量口服补钾QTd、QT-dc、Tp-Te均较高盐期缩小(QTd,42.6±15.1对47.4±19.0,P〈0.05;QTde,52.2±18.0对60.3±19.4,P〈0.05;To-Te,79.1±8.5对83.0±10.1,P〈0.01)。结论盐负荷可升高血压并使QTd、QTde及rrp·R增加,补钾可以减低高盐对QTd、QTde、T0-Te的影响,提示补钾可通过缩短心肌复极时间,降低心脏复极不均一性,对心律失常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
蒋伟牟建军廉秋芳刘富强王宝莉张敏吴冠吉黄强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