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4篇血清
  • 4篇内酰胺
  • 4篇化学发光
  • 4篇杆菌
  • 4篇不动杆菌
  • 3篇内酰胺类
  • 3篇酰胺类
  • 3篇耐药基因
  • 3篇可移动遗传元...
  • 3篇获得性耐药基...
  • 3篇基因
  • 3篇Β-内酰胺类
  • 3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发光
  • 2篇电化学发光法
  • 2篇指标聚类分析
  • 2篇糖苷类
  • 2篇苷类

机构

  • 14篇淮安市第二人...
  • 3篇无锡市克隆遗...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作者

  • 14篇张建明
  • 12篇金跃
  • 10篇程建平
  • 8篇张凯
  • 4篇万长标
  • 4篇钱玮和
  • 3篇糜祖煌
  • 3篇刘鹭
  • 2篇马莉
  • 1篇何帮顺
  • 1篇潘玉琴
  • 1篇魏玲
  • 1篇薛雷
  • 1篇吕天河
  • 1篇赵海剑
  • 1篇王书奎
  • 1篇韩雪花
  • 1篇梁勇
  • 1篇王晓丽
  • 1篇陈建平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NP、CA125、IL-6和CRP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研究BNP、CA125、IL-6、CRP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9例CHF患者血标本,以化学发光法检测BNP、CA125、IL-6,以散射比浊法检测CRP,以这4项指标的浓度高低进行分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其它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BNP高浓度组的CA125、IL-6高于BNP低浓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高浓度组的BNP、IL-6、CRP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IL-6高浓度组的BNP、CA125和CRP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CRP高浓度组的BNP、CA125和IL-6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4个标志物之间(除BNP与CRP之间无明显相关外)均有显著相关。结论 BNP、CA125、IL-6、CRP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提示这些标志物对于CHF患者的诊断、危险评估和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刘鹭程建平张凯金跃张建明王晓丽
关键词:CHFBNPCA125IL-6CRP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和水平转移基因的检测及亲缘性分析
2014年
【摘要】目的调查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问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3种与耐药相关的看家基因(carO、gyrA、parC)和54种水平转移获得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12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分析。结果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3种与耐药相关的看家基因carO、gyrA、parC突变,6种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1、PER、ADC-30、ADC-58、ADC-59、OXA-23),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I、armA),2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adeB、qacE△1),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int Ⅰ 1、tnpU、tnp513、IS26、IS903、ISabal、ISabag)。样本聚类分析提示,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分为A与B二个簇,A簇为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B簇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结论A簇1,2,13,17,20号株与10,14,16号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近;B簇4-6-8-9-15-19号株为同一克隆,即为克隆传播。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韩雪花张建明梁勇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转移基因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72-4的方法学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糖链抗原72-4(CA72-4)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设计验证方案,对CA72-4项目的 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生物参考区间和温度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CA72-4批内总不精密度小于3%,批间不精密度小于4%,准确度在±4%以内,线性范围为0.37~291.30 U/mL,参考区间为0.0~8.2 U/mL,分析灵敏度小于0.2 U/mL,均与厂商提供的参数接近.血清标本CA72-4常温可稳定24 h,4 ℃保存可稳定1个月以上.结论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72-4各项参数与厂商声明基本一致,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马莉张凯程建平张建明金跃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CA72-4血清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与指标聚类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探讨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关系。我们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了54种水平转移获得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12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UPGMA法)。
张建明糜祖煌万长标钱玮和张凯程建平金跃
关键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ADC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新变异型被引量:7
2013年
据报道,鲍曼不动杆菌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房所分离出占首位的病原菌(构成比21.6%)[1],在非ICU病房所分离病原菌中也居第4位(构成比9.4%)[2]。全球报告出现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到出现泛耐药和极度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10年时间旧J,其耐药性已备受全球同行的关注[4-5]。
张建明金跃糜祖煌万长标钱玮和张凯程建平
关键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C基因变异型ICU病房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方法学性能验证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方法学性能验证的方案。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推荐的方法,通过罗氏Cobas E601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NSE值,对其准确度、精密度、分析测量范围、分析灵敏度和生物参考范围进行性能验证。结果:NSE准确度以相对偏倚表示,为2%~4%,批内变异系数<1.0%,批间变异系数<2.5%,分析灵敏度<0.05 ng/mL,分析测量范围为1.01~351.00 ng/mL,参考范围为0.0~16.7 ng/mL。结论:ECLIA法检测血清NSE性能参数和厂商声明一致,其性能可以满足临床要求,验证方案简便易行。
张凯刘鹭程建平金跃张建明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BNP和cTnI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4例CHF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的血标本,以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检测BNP和cTnI,并与心功能等级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F患者cTnI和BNP浓度呈正相关(r=0.893,P<0.01),且均随心功能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0.01);治疗1个月后,cTnI和BNP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BNP和cTnI与心功能等级等指标高度相关,MEIA法检测BNP和cTnI对CHF患者的诊断、危险评估和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程建平张建明金跃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B型利钠肽肌钙蛋白I微粒子酶免疫分析
哮喘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Th2的变化及其与哮喘病情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26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CD4+IFN-γ+Th1和CD4+IL-4+Th2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CD4+CD25+Foxp3+Treg水平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组Treg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哮喘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哮喘急性发作组中Th1/Th2比值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Treg和Th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金跃张建明陈建平潘玉琴何帮顺王书奎
关键词:哮喘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
不育症及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A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检测不育症及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抗弓形虫IgA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间接法分别检测不育症、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及健康孕妇血清抗弓形虫IgA、IgM抗体。结果 :不育症组抗弓形虫IgA、IgM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8.4 %和21.1 %,反复自然流产组抗弓形虫IgA、IgM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5.7 %和38.1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8 %和7.3 %(P<0.01)。两类抗体检出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不育症及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同时进行特异IgA、IgM抗体的检测 ,可显著提高急性弓形虫感染的检出率。对临床急性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张建明金跃吕天河
关键词:不育症反复自然流产弓形虫IGM抗体IGA抗体
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水平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测得结果的指标聚类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调查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水平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54种水平转移获得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12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检测以及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基因(ISaba1与ADC、ISaba1与OXA-23)连锁检测,再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4种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PER、ADC、OXA-23),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Ⅰ、armA),2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adeB、qacE△1),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intⅠ1、tnpU、tnp513、IS26、IS903、ISaba1、ISaba9);指标聚类分析提示,获得性耐药基因armA、ADC、ant(3″)-Ⅰ、qacE△1、adeB、TEM、aac(3)-Ⅰ与可移动遗传元件tnpU、IS26、intⅠ1、tnp513、ISaba1高度相关,阳性率均>90.0%;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基因(ISaba1与ADC、ISaba1与OXA-23)连锁检测均呈阳性。结论该组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有一定的关联度,菌株携带的获得性耐药基因可能由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
张建明糜祖煌万长标钱玮和张凯程建平金跃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耐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