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雯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婴儿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婴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住院后均使用牛奶蛋白实施OFC。分析50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OFC试验结果。结果50例患儿的OFC结果显示,阴性4例(8.00%),阳性46例(92.00%)。其中迟发型过敏反应41例(89.13%),速发型过敏反应5例(10.87%)。50例患儿中,血便27例(54.00%),腹泻25例(50.00%),呕吐5例(10.00%),皮疹3例(6.00%),拒奶2例(4.00%)。阴性组和阳性组患儿的月龄、性别、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和阳性组患儿激发试验前后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激发试验后的中性粒细胞水平为(3.48±1.64)×109/L,高于激发试验前的(2.52±1.0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FC试验阴性可排除激发食物所致的消化道食物过敏,指导临床尽早进行干预,避免不必要的饮食回避,有利于患儿身体尽早康复。
- 乐庆胜樊小燕张小雯邵军
- 关键词:婴儿
- 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行小儿健康体检发现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3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每组均分别给予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琥珀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6.7%、100.0%、98.3%和98.3%,5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0.0%、65.0%、93.3%、88.3%和65.0%,Ⅲ组和Ⅳ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其中Ⅰ组、Ⅱ组、Ⅴ组之间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和Ⅳ组之间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其它几种铁剂相比,疗效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价格偏高,而琥珀酸亚铁临床疗效也比较显著,价格实惠。
- 张小雯
- 关键词:铁剂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比较
- 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60例被引量:1
- 2009年
- 胡翔张小雯陈爱春
- 关键词:急性腹泻葡萄糖酸锌片小儿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7例临床分析
- 熊耀珍张小雯
- 不同疗程肺炎支原体清除治疗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的肺炎支原体(MP)清除治疗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血清MP-IgM抗体阳性的IT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患儿在常规ITP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个疗程的MP清除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ITP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3个疗程的MP清除治疗。比较两组ITP患儿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转为难治性或慢性ITP的概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6.21%)与参照组(82.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在治疗后6个月、1年内的复发率分别为为3.45%、13.79%,低于参照组的20.69%、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转为难治性或慢性ITP的概率为3.45%,低于参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疗程MP清除治疗对ITP患儿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但2~3个疗程的治疗能降低ITP的复发率和转为难治性或慢性ITP的概率,有效地改善患儿预后。
- 张小雯周帆樊小燕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疗程
-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观察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的相关性,探讨对于有HCMV感染的ITP患者的治疗方案。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于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312例ITP...
- 张小雯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
- 文献传递
- VDP+HD-MTX联合鞘注方案早期强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VDP+HD-MTX联合鞘注方案早期强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VDP+HD-MTX联合鞘注方案强化疗,对照组采用VDL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化疗后的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7.17%,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小雯
- 关键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
-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2例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都有脐周或上腹部痛疼痛;伴随上腹部饱胀感91例(64.1%)占首位,Hp感染率为23.2%,胃镜见胃黏膜以充血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胆汁斑附着。结论胃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早期诊断。
- 乐庆胜张小雯刘小蓉
-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儿童胃镜
- 母乳性黄疸65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母乳是新生儿营养的"金标准",随着母乳喂养的推广,母乳性黄疸(BMJ)的发生率也逐年提高,成为黄疸住院患儿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对我院收治的65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张小雯樊小燕
-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住院患儿新生儿营养母乳喂养金标准
-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儿应用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则应用DA方案采取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儿的缓解率进行统计,同时比较2组患儿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儿,应用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传统方案相比也明显下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小雯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三氧化二砷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