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军
- 作品数:144 被引量:38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的类型及处理对策
- 2001年
- 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我院近3年共收治颅底骨折脑血管并发症患者5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36例,女21例,年龄4~79岁,平均39岁;多为交通事故所致,共31例(54.4%)
- 张小军徐国政胡军民黄继红王启弘
- 关键词:颅底骨折脑血管损伤并发症
- 鞍区肿瘤所致解剖结构改变的术中初步观察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观察鞍区肿瘤所致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相关的手术策略。方法:在连续进行的30例经颅鞍区肿瘤显微手术中观察解剖结构改变,包括13例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Rathke囊肿和1例胆质瘤,均进行术中照片并记录,并作相互比较,观察细微解剖在手术中的意义与价值。结果:垂体腺瘤多数经间隙1扩展,常经间隙1、2操作,多需要偏前方的翼点入路或额下入路手术。鞍区的颅咽管瘤多经视交叉后扩展,与垂体柄关系密切,一般需经偏侧方的翼点入路手术,充分利用鞍区的多个间隙仔细分离。而鞍结节脑膜瘤起源偏前,向外侧和后方推压视神经和视交叉,间隙1为主要操作间隙,垂体柄也不容易损伤。胆质瘤呈推挤性生长,而胶质瘤则浸润和破坏周围结构,结构辨认难度大。Rathke囊肿起源于垂体腺内,情况因大小而异。结论:不同类型的鞍区肿瘤由于起源部位及扩展方向不同,对邻近结构的推压移位即不同,手术间隙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使各间隙的利用价值不同,应根据肿瘤显露和切除需要规划出个体化的手术入路与操作间隙。无论采用哪种手术入路,都要按照显露好的原则,细心识别和保护鞍区的所有小动脉、努力保持垂体柄的完整性是所有鞍区手术的共同原则。
- 王守森魏梁锋王如密郑兆聪荆俊杰高进喜张小军
- 关键词:鞍区显微外科手术入路肿瘤解剖学
- 颅内蛛网膜囊肿开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被引量:24
- 2002年
- 刘峥蔡智基黄绳跃郑兆聪杨朋范李登锦张小军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方式颅内蛛网膜囊肿开颅术
-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受检者69例,用GE公司Discovery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按颅脑血管成像参数扫描,然后将所采集的参数送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行VR、MIP、MPR进行重建。结果:69例中,脑血管无异常18例,检出脑血管动脉瘤29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5例、脑动脉狭窄或中断6例和烟雾病1例;VR、MIP、MPR都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情况,VR色彩鲜艳,层次丰富;MIP、MPR色彩单调,但对诊断价值较大。结论: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定性、定位明确,确诊率高,可部分替代DSA。
- 钱根年陈自谦李天然赵春雷张小军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脑血管病
- 破裂部位难以判断的多发性动脉瘤
- 2007年
- 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作者遇见2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根据目前各种检查和判断破裂动脉瘤的标准,拟判断为破裂的动脉瘤,但经过手术证实判断错误观复习义献报告如下。
- 刘峥魏梁锋王如密王守森林航赵琳高进喜张小军李琦
- 关键词: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手术证实
-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探讨
- 2004年
-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大型(直径≥4cm)中、晚期听神经瘤75例。现将手术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刘峥郑兆聪杨朋范王如密陈宏颉荆俊杰赵琳张小军
- 关键词: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切除术
-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临床分析
- 2004年
-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 HBT)为良性血管性肿瘤,多发生于幕下,少数也发生于幕上。若能及时诊断并彻底切除预后良好。我院自1998年5月到2003年12月共收治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刘峥李登锦王如密杨朋范郑兆聪陈宏颉赵琳张小军
- 关键词: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疗
- 兔皮质引流静脉急性闭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双极电凝闭塞皮质引流静脉,建立兔脑皮质引流静脉急性闭塞模型。方法青紫蓝兔35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15只,电凝顶叶皮质引流静脉1支;B组15只,电凝顶叶、枕叶皮质引流静脉各1支;C组(假手术组)5只,仅行开颅加切开硬脑膜处理,3组在造模后8h、24h、48h分别进行DSA检查,脑含水量、脑梗死率和静脉血栓形成率统计,大体标本、光镜对照研究。结果电凝法闭塞兔皮质引流静脉的成功率为100%,造模后经DSA证实所有电凝闭塞的皮质引流静脉已完全闭塞。A、B两组脑组织含水量与C组比较,均有升高(均P<0.01),B组造模后8h、24h、48h较A组对应时段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增高(均P<0.01)。B组相邻2支皮质引流静脉电凝闭塞后的脑梗死率和静脉血栓形成率较A组均明显增加(均P<0.05),假手术组均未见上述异常表现。结论电凝法制作的皮质引流静脉闭塞模型成功率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是研究皮质静脉闭塞的理想模型。
- 周建张小军王守森王如密
- 关键词:静脉闭塞电凝脑水肿
- 脑静脉畸形的MR及DSA影像学诊断
- 2004年
- 脑静脉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又称脑发育性静脉异常、静脉瘤,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脑血管畸形。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我院经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的3例CVM报告如下,以便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张小军王如密
- 关键词:脑静脉畸形MR检查DSA检查影像学诊断脑发育性静脉异常
- 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瘘
- 2004年
- 我院2002年至2004年收治颅内动静脉瘘患者11例,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CCF)8例,硬脑膜动动静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1例,脑内动静瘘2例。所有病例均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张小军王如密王守森
-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