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卉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2篇毒性
  • 2篇心肌炎
  • 2篇肌炎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心肌炎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模型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面积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预适...
  • 1篇性疾病
  • 1篇预适应
  • 1篇治疗病毒性心...
  • 1篇三七总苷
  • 1篇三七总甙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心肌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张卉
  • 3篇葛均波
  • 3篇李玉辉
  • 3篇张松
  • 1篇翟昌林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七总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其治疗没有特异性方法,探讨中药三七总苷对VMC的治疗作用。方法:在给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成功建立VMC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三七总苷对VMC小鼠心肌炎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三七总苷干预组小鼠死亡率明显少于单纯VMC组,其心肌的炎细胞浸润和心肌坏死也较单纯VMC组明显减轻。结论:三七总苷能有效治疗VMC。
张松葛均波张卉李玉辉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三七总苷
Mn-SOD在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
2007年
目的通过建立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donditioning,IP)动物模型,检测血清中Mn-SOD含量的变化,对IP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指导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和IP动物实验模型,通过过氧化物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的Mn-SOD含量的变化,通过TTC染色的方法测定心肌梗死的面积。实验共分6组:A组(对照组); B组(心肌梗死组);C1组(缺血预适应1个循环组):C2组(缺血预适应2个循环组);C3组(缺血预适应3个循环组);C4组(缺血预适应4个循环组)。结果B组心肌梗死面积最大,平均达21.86%,而在心肌缺血预适应后,梗死面积明显下降,C3组心肌梗死面积最小,为16.6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和C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5组心肌梗死后血清Mn-SOD含量明显升高达(82.20±18.08)m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后血清Mn-SOD含量亦有明显的升高,从C1组到C3组,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血清Mn-SOD含量依次增加,C3组达到(169.69±23.35)m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4组血清Mn-SOD的含量稍有下降,与C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对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IP后血清Mn-SOD含量有明显升高,参与IP的形成过程。Mn-SOD含量并不是无限性增加,可能与其耗竭或产生不足有关。
张松李玉辉葛均波张卉翟昌林
关键词:心肌缺血预适应MN-SOD心肌梗死面积动物实验模型缺血心肌
三七总甙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NF-α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三七总甙对VMC的作用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CVB3建立VMC小鼠动物模型。分组给药,观察小鼠心肌炎细胞浸润、心肌坏死的情况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心肌TNF-α mRNA表达。结果:三七总甙干预组小鼠心肌的炎细胞浸润和心肌坏死较VMC组明显减轻,三七总甙干预组TNF-α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VMC组。结论:三七总甙对VMC有治疗作用,减低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VMC的机制之一。
张松葛均波张卉李玉辉
关键词:病毒性疾病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