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功成

作品数:76 被引量:1,389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天文地球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1篇盆地
  • 35篇油气
  • 21篇勘探
  • 20篇深水
  • 17篇深水区
  • 13篇东南
  • 13篇源岩
  • 13篇烃源
  • 13篇烃源岩
  • 13篇琼东南盆地
  • 11篇地质
  • 11篇油气勘探
  • 11篇凹陷
  • 10篇珠江口盆地
  • 10篇南海北部
  • 9篇深水盆地
  • 9篇北部
  • 7篇水区
  • 7篇南海北部深水...
  • 7篇成藏

机构

  • 27篇中国海洋石油...
  • 26篇中国海洋石油...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西北大学
  • 1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中海石油(中...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海石油(中...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海油研究总...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76篇张功成
  • 11篇屈红军
  • 9篇吴时国
  • 7篇米立军
  • 7篇冯杨伟
  • 7篇董冬冬
  • 7篇梁建设
  • 5篇朱伟林
  • 5篇沈怀磊
  • 4篇杨树春
  • 4篇胡圣标
  • 4篇单竞男
  • 4篇范玉海
  • 4篇王琪
  • 4篇袁圣强
  • 4篇关利群
  • 3篇李友川
  • 3篇赵志刚
  • 3篇唐晓音
  • 3篇袁玉松

传媒

  • 7篇石油学报
  • 5篇第三届中国石...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沉积学报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2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7篇2011
  • 6篇2010
  • 16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1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渐新统崖城组沉积充填及烃源岩特征被引量:12
2012年
根据古生物化石资料,结合岩性资料以及古构造、古地貌等,对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崖城组沉积时期,中央坳陷古生物呈间歇—较连续性出现,丰度与分异度较高,为局限滨海—浅海环境,据此得到位于该一级构造单元的长昌凹陷崖城组时期为局限滨海—浅海环境。根据平面沉积充填特征、典型地震剖面,结合前人对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聚煤环境的研究结果,总结了长昌凹陷地堑式烃源岩发育模式,即烃源岩为凹陷边缘的扇三角洲、滨海沼泽、海岸平原煤系及凹陷中央的浅海相泥岩或泥炭层。其中,崖三段与崖一段成煤面积相对较大,更有利于煤系烃源岩的发育,崖一段近平衡浅海环境具较充足的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来源,也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炭质泥岩烃源岩的发育。
张义娜张功成梁建设杨海长
关键词:烃源岩沉积充填琼东南盆地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区储层类型及沉积演化被引量:55
2007年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区储层类型与构造、沉积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经历了裂陷期、裂坳过渡期、坳陷期3个沉积演化阶段,不同沉积演化阶段发育不同类型的储层。深水区的储层主要包括:始新统—下渐新统裂陷期的河流和扇三角洲相砂岩;上渐新统裂坳过渡期的(扇)三角洲—滨浅海相砂岩;裂后坳陷期中新统的滨海相砂岩、台地碳酸盐岩及深水浊积砂岩。其中,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广泛分布的斜坡扇、盆底扇、进积楔形体和峡谷水道等低位砂体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何仕斌张功成米立军吴时国
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区勘探潜力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定量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油气勘探揭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下渐新统崖城组属于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是主力气源岩之一。选择崖城组煤系烃源岩样品开展全岩热解实验,定量评价生气极限和生烃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崖城组煤系烃源岩的主生气期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0.96%~2.74%,生气极限RO值为4.38%,该值对应处ΔRO的最大值为0.83%,且累积和阶段产率变化不大,预示煤系烃源岩生气过程基本结束。通过实验结果与收集到的钻井实测RO值对比,认为在中央坳陷边缘及其邻区,崖城组煤系烃源岩仍具有生成天然气的巨大潜力。该项研究对于深水区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熊波苏龙张功成沈怀磊郑建京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
隆起区残余凹陷-珠江口盆地石油勘探的新领域
本文通过分析珠江口盆地钻井证实的文昌组地层井-震特征,总结文昌组烃源岩地震相-沉积相模式,从而类比分析少井或无井区文昌组烃源岩展布特点。通过对珠江口盆地各洼陷文昌组钻井特征和地震特征的总结与分析,认为珠江口盆地钻井揭示文...
郭刚张功成梁建设苗顺德于开平
关键词:石油勘探珠江口盆地地震属性发育规律
文献传递
海相断陷--中国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我国生油气沉积盆地形成时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晚元古代,最晚为第四纪。其中元占代到古生代末以海相盆地为主.盆地类型主要是克拉通盆地或前陆盆地;中新生代盆地主要是陆相盆地,以裂谷和前陆盆地为主二这两类盆地是过去我国油气勘探.开发...
张功成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充填特征油气勘探
文献传递
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浅析被引量:54
2010年
琼东南盆地为一新生代含油气盆地。通过对南海扩张、红河断裂及太平洋板块等琼东南盆地区域构造演化主控因素的分析,结合其内部层序及断裂特征将琼东南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分为晚白垩世—晚渐新世多幕裂陷、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区域热沉降和晚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3大构造演化阶段。在构造演化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与烃源岩、储盖层及其圈闭形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出琼东南盆地中部构造调节区域(崖北凹陷、松西凹陷、陵水低凸起、松涛凸起、陵水凹陷、松南凹陷、中央低凸起及北礁凹陷)为琼东南盆地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区域。
赵民张晓宝吉利明张功成
关键词:含油气盆地琼东南盆地油气藏
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油气地质成藏理论勘探技术及天然气重大突破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油气藏地质理论,揭示了油气藏的富集规律,指出了大中型油气藏勘探方向,创新了深水勘探技术序列,勘探策略实现三项转变,钻探实现重大突破。
朱伟林米立军张功成杨少坤何敏
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地质成藏条件勘探技术
文献传递
裂陷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被引量:5
1998年
平衡剖面正演模拟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正们盆地或局部构造的形成过程,合理地挪释盆地演化史和局部构造发展史.裂陷盆地构造沉降数值模拟可以估计上地壳与壳下岩石圈的伸展率及岩浆侵入体积.伸展率可用以计算裂陷盆地的古热流史,为预测烃源岩的演化程度提供依据.
张功成徐宏周章保蔡希源金利
关键词:裂陷盆地油气勘探
珠江口盆地荔湾3-1深水气田成藏模拟实验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厘清深水区天然气成藏过程及其成藏控制因素,在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3-1气田基本地质特征、天然气来源与成藏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深水天然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最终建立了白云凹陷的天然气成藏模式,明确了其成藏特征。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1荔湾3-1断背斜型气田的形成与大断层的长期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天然气组成以烃类为主,非烃类含量很低,高成熟阶段的湿气垂向运移效应显著;2天然气伴生液态烃来自晚始新统—早渐新统恩平组和晚渐新统珠海组烃源岩,而天然气则以恩平组烃源岩来源为主,但早始新统文昌组烃源岩也有贡献;3白云凹陷天然气在早期由于断裂活动性较强,虽有运移,但以散失为主,晚期断裂活动逐渐减弱,天然气开始聚集成藏;4油气的垂向运移作用明显大于侧向运移作用,断裂沟通有效烃源岩与储集层的部位最有利于气藏的形成;5源—断—储时空晚期有效耦合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6圈闭距大断裂和烃源灶越近,越有利于天然气的晚期聚集,反之则天然气成藏效率明显降低。
高岗刚文哲张功成何文军崔鑫沈怀磊苗顺德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气藏形成
南海北部珠江口与琼东南盆地构造-热模拟研究被引量:40
2011年
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北部的大陆边缘,本文在此地区选取了13条典型剖面,进行了构造沉降史和热史的模拟,初步探讨了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其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存在两次热流升高过程,分别为始新世(56.5~32 Ma)和渐新世(32~23.3 Ma).琼东南盆地存在三期加热和两期冷却过程,始新世盆地热流缓慢升高,渐新世西部地区热流持续升高,而东部地区热流升高持续至16 Ma,并在5.4 Ma以来存在一期快速沉降,由西向东加热事件逐渐变弱.南海北部陆缘存在多期次裂谷作用、热流升高的特征;"热沉降"阶段也非完全处于热衰减期,晚期也存在热流升高的加热事件,这些都有别于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热演化模式.
宋洋赵长煜张功成宋海斌单竞男陈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