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利宁

作品数:239 被引量:442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3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2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5篇细胞
  • 43篇肿瘤
  • 38篇基因
  • 28篇肝癌
  • 26篇病毒
  • 23篇免疫
  • 23篇CD137
  • 22篇PDCD4
  • 20篇活性
  • 19篇小鼠
  • 17篇肝炎
  • 16篇凋亡
  • 16篇乙型
  • 16篇乙型肝炎
  • 14篇乙型肝炎病毒
  • 14篇肝炎病毒
  • 13篇噬菌体
  • 13篇菌体
  • 13篇抗体
  • 12篇肿瘤细胞

机构

  • 198篇山东大学
  • 30篇山东医科大学
  • 10篇徐州市疾病预...
  • 8篇中国药品生物...
  • 6篇山东省血液中...
  • 4篇山东省千佛山...
  • 4篇山东省立医院
  • 4篇山东大学第二...
  • 4篇济南市传染病...
  • 4篇山东省警官总...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济南市第一人...
  • 2篇济南卫生学校
  • 2篇生物技术有限...
  • 2篇北京明新高科...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泰山医学院

作者

  • 238篇张利宁
  • 94篇孙汶生
  • 82篇马春红
  • 73篇曹英林
  • 70篇王群
  • 65篇郭春
  • 53篇朱法良
  • 49篇王晓燕
  • 41篇刘素侠
  • 35篇宋静
  • 24篇高立芬
  • 23篇韩丽辉
  • 20篇石永玉
  • 17篇宋静
  • 16篇高飞
  • 14篇张蘋
  • 12篇丁培芳
  • 11篇李媛
  • 11篇李艳
  • 10篇高尚先

传媒

  • 35篇山东大学学报...
  • 17篇山东医科大学...
  • 10篇中华微生物学...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山东免疫学会...
  • 5篇中国肿瘤生物...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5篇中国免疫学会...
  • 4篇山东医药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江苏预防医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第八届全国免...
  • 3篇第十届全国免...
  • 3篇中国免疫学会...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国外医学(肿...
  • 2篇中国校医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10篇2015
  • 17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13篇2006
  • 18篇2005
2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徐州市HIV/AIDS病例死亡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HIV/AIDS病人死亡原因,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徐州市1997-2013年报告的死亡个案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13年徐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 792例,死亡218例。死亡病例中男性占52.29%,女性占47.71%;农民占88.99%;初中以下文化占88.53%。因输血/血制品感染的占54.13%;82.11%的病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66.97%的病例未做过CD4检测;接受CD4检测病例中68.06%的CD4+T计数<200/μL。结论影响死亡的原因为病例被发现较晚、未能及时抗病毒治疗等,提示需要进一步扩大HIV/AIDS病例的治疗覆盖率。
张利宁周长月王华杰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
网络招募的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基于网络平台招募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血清学检测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招募近1年内有同性性行为的MSM,开展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有效调查对象400名,中位数年龄27岁,未婚占65.2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6.00%;总体知识知晓率为92.75%;最近一次与同性和异性发生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比例为78.96%和79.82%;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25%(29/400)。多回归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知晓情况、与同性肛交安全套的使用、与异性性交安全套的使用、梅毒感染和性病感染。结论基于网络招募的MSM危险性行为发生率和HIV感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应探索应用互联网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检测动员,完善性病和艾滋病综合防治机制,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加大对该人群干预力度。
韩威童晶张培栋张利宁周长月
2011—2020年徐州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徐州市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疫情特征,为艾滋病流行和控制提供根据。方法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监测模块中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新发现病例定时统计下载数据,对2011—2020年徐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徐州市HIV/AIDS病人总数2 246例,占累计报告病例数的82.57%(2 246/2 720),其中HIV感染者1 599例,AIDS病人647例,死亡317例。病例多集中在20~<30岁和≥5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且年龄构成在历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38,P<0.00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1.81%,男性病例数远高于女性病例数,2018年新病例男女性别比最高为9.59,经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在历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231,P<0.001)。患者多以住院检测就诊而被发现,样本来源在历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62,P<0.001)。结论 2011—2020年徐州市艾滋病疫情处低流行趋势,HIV/AIDS病例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因新冠疫情,检测量减少),人群以20~<30岁和≥5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男性为主,经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医院检测是当前发现患者的主要方式。下一步应加强农村及城市流动人群、特殊场所等艾滋病宣传、教育,对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加大干预力度,寻找高效综合管理办法,降低艾滋病传播速度。
穆程秀孙传武张利宁张培栋
关键词:HIV/AIDS流行病学
p16、CDK4、cyclinDl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
2003年
目的:探讨p16、CDK4、cyclin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术前均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p16、CDK4、cyclinD1的表达,和临床特征(年龄、病理分级、ER、PR、淋巴转移等)的关系,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8.1%,阳性产物主要位于脑核内,少数可见脑浆及脑膜染色;CDK4阳性表达率为36.0%,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9.5%,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2)p16在I级、Ⅱ级侵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5%和45.2%(P<0.05);在淋巴结阴性组与淋巴结阳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和31.6%(P<0.01);≤50岁组和≥50岁组阳性率分别是56.3%和60.5%(P>0.05):ER阴性和阳性组分别为47.4%和66.7%(P>0.05);PR阴性和阳性组分别是54.3%和62.5%(P>0.05)。CDK4在I级、Ⅱ级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和47.6%(P<0.05):在淋巴结阴性和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0.8%和55.3%(P<0.001):ER阴性和阳性组分别是44.7%和29.2%(P)10.仍);PR阴性和阳性组分别是39.1%和32.5%(P>0.05):≤50岁组和≥50岁组阳性率分别是37.5%和34.2%(P>0.05)。cyclinD1在I级、Ⅱ级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1%和45.2%(P>0.05);在淋巴结阴性和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5.0%和57.9%(P<0.02):ER阴性和阳性组分别为44.7%和35.4%(P>0.05);PR阴性和阳性组分别是37.0%和42.5%(P>O.05);≤50岁组和≥50岁组阳性率分别是43.8%和34.2%(P>0.05)。(3)p16与CDK呈负相关(P<0.01),与cyclinD1呈负相关(P<0.01);CDK4与cyclinD1呈正相关(P<0.05)。(4)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有:组织学分级、淋巴结�
吴泰璜宫东尧张利宁田兴松王万忠
关键词:P16CDK4CYCLINDL乳腺癌预后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AIL受体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受体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对TRAIL受体的表达分别进行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各受体经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DR4(50%、60%)、DR5(100%、100%)、DcR1(100%、100%)、DcR2(60%、70%),其中死亡受体DR5和诱骗受体DcR1的表达阳性率最高,均为100%。RT-PCR和流式细胞术均显示:能够诱导凋亡反应的死亡受体中,DR5表达显著高于死亡受体DR4P<0.05;能够竞争性阻断TRAIL诱导的凋亡反应的诱骗受体中,DcR1表达显著高于诱骗受体DcR2P<0.05。结论:DR5和DcR1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TRAIL受体系统的主要成员,在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
张秋孙汶生马春红张利宁韩丽辉史博红
关键词:受体TRAIL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
新型促炎因子PDCD4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及机制
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为肥胖引发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因其可直接导致肝硬化、肝癌,并参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病,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PDCD4作为一种调节转录和翻译的抑癌基因被广泛关注,近期研究证实其在一些...
尚倩雯董兆静张利宁王群
关键词:PDCD4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应激
应用抗CD137L单克隆抗体阻断CD137/CD137L信号通路抑制小鼠SGVHD的发生
2006年
目的:探讨抗CD137L单克隆抗体阻断CD137/CD137L信号通路在小鼠同基因型移植物抗宿主病(SGVHD)诱导中的作用,以阐明SGVHD的发生机制。方法:用致死剂量的X射线照射受体小鼠后,移植同基因骨髓细胞,从移植的当天开始连续21天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诱导SGVHD。于诱导的第10天起给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抗CD137L单克隆抗体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下降,腹泻)、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因子改变。结果:抗CD137L单克隆抗体治疗组小鼠SGVH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诱导组小鼠SGVHD的发生率(25%vs 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GVHD小鼠肝脏和结肠组织病理学呈严重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中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mRNA水平升高。而抗体治疗组小鼠织病理学呈轻度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中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mRNA水平较低或检测不到。结论:单独用抗CD137L单克隆抗体阻断CD137/CD137L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小鼠SGVHD的发生,提示CD137/CD137L信号通路在小鼠SGVHD免疫反应中是较为重要的通路之一。
刘兴田张利宁王玉坤王群高立芬李娜张刘军莉高飞
关键词:抗体骨髓移植
甲胎蛋白启动子介导反义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构建含甲胎蛋白(AFP)启动子和增强子的反义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特异性和有效性,为开发肝癌细胞特异性HBX反义RNA基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奠定基础。 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X(1370-1872nt)基因,克隆至EB病毒表达载体,双轮PCR筛选、鉴定基因插入方向。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和ECV304细胞,Northern blot检测HBX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HBV抗原,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 结果 成功构建正、反义RNA表达载体pEBAF-S-HBX、pEBAF-as-HBX。Northern blot证实反义RNA仅在AFP阳性的肝癌细胞中表达。pEBAF-as-HBX转染3d后,可显著抑制2.2.15细胞HBV复制和抗原表达,其HBsAg、HBeAg抗原表达较正义对照分别下降37.9%和36.8%;HBV DNA降低25%。 结论 反义RNA表达载体pEBAF-as-HBX仅在肝癌细胞中特异表达、并可有效抑制HBV,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马春红孙汶生刘素侠王晓燕张利宁曹英林韩丽辉
关键词:甲胎蛋白启动子介导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肝癌细胞核糖核酸
一种融合多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多肽,是由多肽Ⅰ和多肽Ⅱ构成的融合多肽,其中,多肽Ⅰ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作用为:跨膜传递;多肽Ⅱ为选自TIPE2N末端的长度为10~30个氨基酸的序列,其作用为:在细胞内可选择性结合...
张利宁郭春赵明升李泽群王瓅旸王群
文献传递
抗HBV最佳反义寡核苷酸片段的体外筛选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寻找抗HBV最佳反义寡核苷酸区段。方法 合成4种互补于HBV不同区段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asON),加入HBV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模型HepG22.2.15,以ELISA法测定HBsAg、HBeAg含量。结果 互补于preS2翻译起始区的asON(序列Ⅰ)抗HBV基因表达作用最强(P<0.02),对HBsAg、HBeAg的最高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6%和91%,针对增强子Ⅱ(ENⅡ)的序列Ⅲ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2%、56%)。asON抗HBV作用具有明显时相性,其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有反跳,且针对增强子Ⅱ的反义序列Ⅲ和针对S基因起始区的反义序列Ⅱ的抑制作用规律相似,并在时相上与序列Ⅰ互补。结论 4种asON中,序列Ⅰ抗HBV基因表达作用最强,而且序列Ⅰ与Ⅲ或Ⅱ配伍有望成为理想的抗HBV基因药物。
马春红孙汶生刘素侠丁培芳张利宁曹英林宋静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反义寡核苷酸基因表达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