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价值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应用复方甲亢片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合并出现甲亢症状的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单独采用甘精胰岛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复方甲亢片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用药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糖尿病合并甲亢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在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糖尿病合并甲亢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糖尿病合并甲亢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合并甲亢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复方甲亢片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合并出现甲亢症状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张俊林
- 关键词:复方甲亢片甘精胰岛素甲亢糖尿病
- 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将7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予依帕司他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予高压氧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高压氧可有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从而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黄锦欢孙鹏飞覃灿彬赖海春张俊林
- 关键词:依帕司他高压氧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尿病肾病
- 高压氧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影响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有的慢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肾脏等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高压氧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干预和延缓作用,现报告如下。
- 黄锦欢孙鹏飞覃灿彬赖海春张俊林
-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高压氧慢性并发症视网膜
- 中药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汤剂(法半夏9 g、熟地黄8 g、川牛膝6 g、川芎6 g、大枣3个、生姜10 g、白芍15 g、甘草10 g、桂枝10 g、当归6 g、女贞子6 g)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睾酮(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满意。
- 张俊林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中西医结合疗法
- 高压氧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观察对象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按相对统一的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同时加予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每隔半年做2个疗程,治疗并观察3年,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年检查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底检查未见异常,UAER<20μg/min,两组血糖、HbA1c、UAER、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年后,两组血糖、HbA1c、Homa-IR及血脂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3年末治疗组有1例进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Ⅰ期),占2.63%,对照组有8例进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5例,Ⅱ期3例),占21.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年末治疗组UAER为(16.69±2.17)μg/min,对照组UAER为(20.63±2.77)μg/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年未治疗组有3例进展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占5.26%,对照组有16例进展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占28.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抵抗,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干预作用。
- 黄锦欢李德干王冰孙鹏飞张俊林李平张原琪张健
- 关键词:高压氧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