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伦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第三世界国家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帝国主义战争
  • 1篇以农为本
  • 1篇战争
  • 1篇社会帝国主义
  • 1篇苏美两霸
  • 1篇苏修
  • 1篇抢购
  • 1篇主义
  • 1篇专政
  • 1篇资本
  • 1篇资本输出
  • 1篇资产阶级
  • 1篇资产阶级专政
  • 1篇粮食储备
  • 1篇阶级
  • 1篇经济领域
  • 1篇克己

机构

  • 3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篇张伦
  • 1篇贺安民

传媒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76
  • 1篇1975
  • 1篇197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苏美两霸的“抢”和“压”是当前第三世界粮食短缺的原因
1976年
粮食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粮食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当前的世界粮食问题主要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第三世界同苏美两霸存在着尖锐的斗争。苏美两霸一手“抢购”、一手“压榨”,人为的制造了“粮食危机”的恐怖空气,它们的“抢”和“压”就是当前第三世界粮食短缺的原因。
张伦
关键词:第三世界国家基本生活资料抢购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仍然没有变——学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笔记
1974年
周恩来同志在十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我们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列宁逝世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时代没有变,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今天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对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
张伦贺安民
关键词:帝国主义战争社会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专政苏修资本输出
“粟者,…政之本务”——粮食问题上的儒法斗争
1975年
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是重商抑农,还是“以农为本”?是“去兵去食”还是主张“耕战”?是浪费粮食,还是增加粮食储备?这是儒法两家在经济领域内斗争的焦点之一。一般来说,法家人物都不同程度地提倡以农为本,强本抑末,奖励耕战,重视粮食储备。而“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李白《嘲鲁儒》)的儒家,与他们“克己复礼”的政治路线相适应,却执行了一条复古倒退的经济路线。他们“舍农游食”,奢侈淫逸,浪费粮食,是社会的蠢虫。
张伦
关键词:经济领域以农为本粮食储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