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铁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延误原因探析被引量:7
- 2003年
-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初创时的艰难历程,印证了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的现代化。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防御型特征制约了铁路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是要不要建铁路,二是中国早期铁路功能偏重国防。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因素阻碍铁路建设,长期争论使中国错过发展铁路的时机。
- 尹铁
- 关键词:铁路建设
- 论南京政府转向抗日的原因被引量:2
- 1998年
- 华北事变以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有一个从妥协退让到决心抵抗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开始于1935年11月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于1936年7月的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促使南京政府转向抗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取决于三个方的因素:日本的侵华政策和行动、中国国内的政治局势、英美苏等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上述三方面因素在1935年下半年和1936年上半年的变化发展。
- 尹铁
- 关键词:华北事变中国国民党日本侵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帝国主义领土主权
- 论近代浙商崛起的社会历史条件被引量:3
- 2007年
- 浙商崛起于近代,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近代浙商占据区位优势。经世致用的浙江文化,是近代浙商崛起的文化背景。西方的冲击,为近代浙商的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 尹铁
- 关键词:地理环境经世致用
- 略论张之洞的铁路外债观被引量:2
- 2005年
- 作为晚清铁路建设的主要主持人之一,张之洞的铁路外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进程。文章从铁路外债思想的演变过程、以夷制夷的制衡策略、让利争权的维权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张之洞的铁路外债观。让利争权的维权思想,体现了张之洞的国家主权意识。以夷制夷的制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晚清铁路外债受制于人、利权外溢的局面。
- 尹铁
- 关键词:张之洞以夷制夷
- 晚清商办铁路公司的集资问题被引量:3
- 2007年
- 传统观点认为,近代中国资本贫乏,成为阻碍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晚清商办铁路公司的集资表明,近代中国不缺乏投资资金,而是缺乏一种将剩余集中起来转化为投资的机制。晚清商办铁路公司的集资,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曲折,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在现实层面,也不乏借鉴意义。
- 尹铁
- 关键词:商办铁路社会动员
- 近代浙商与浙江文化事业
- 2007年
- 传统观点认为:徽商是儒商,浙商是草根商帮。其实并非如此,宁波帮商人大多出身贫寒,而杭州商人、湖州商人大多是绅商。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积极参与文化事业,推动了近代浙江文化事业的发展。
- 尹铁
- 关键词:藏书出版书画
- 略论李鸿章的借债筑路思想被引量:1
- 2004年
- 李鸿章是铁路外债的首倡者之一并付诸实施。综观李鸿章主持举借的几笔铁路外债 ,都是商业借款 ,不附带政治条件 ,且轻息无折扣。甲午战后 ,列强对中国铁路筑路权、投资权的掠夺 ,与李鸿章的借款筑路思想 ,没有内在的逻辑的联系。
- 尹铁
- 关键词:铁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