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成中

作品数:272 被引量:506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7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2篇化学工程
  • 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理学
  • 5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9篇橡胶
  • 52篇二烯
  • 43篇催化
  • 41篇硫化
  • 39篇催化剂
  • 38篇丁二烯
  • 37篇异戊二烯
  • 33篇热塑性
  • 29篇聚异戊二烯
  • 28篇共混
  • 27篇石墨
  • 27篇戊二烯
  • 27篇纳米
  • 26篇石墨烯
  • 25篇聚丁二烯
  • 23篇动态硫化
  • 23篇改性
  • 22篇力学性能
  • 19篇乙烯
  • 16篇丁苯

机构

  • 260篇青岛科技大学
  • 9篇青岛化工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青岛瑞林材料...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石化
  • 2篇青岛海洋新材...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东风汽车公司
  • 1篇独山子石化公...
  • 1篇中国石油独山...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庆尚大学
  • 1篇海洋化工研究...
  • 1篇中石油华东设...

作者

  • 270篇宗成中
  • 52篇王春芙
  • 48篇曹兰
  • 19篇郎秀瑞
  • 18篇刘玉梅
  • 16篇陶磊
  • 11篇李皓
  • 11篇刘冬
  • 10篇王小蕾
  • 10篇刘睿
  • 10篇董兰国
  • 9篇宋智彬
  • 9篇徐萌萌
  • 8篇刘尧
  • 7篇李伟华
  • 7篇王庆富
  • 7篇鲍中村
  • 7篇魏燕彦
  • 7篇陈伟
  • 6篇张志磊

传媒

  • 5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8篇橡胶工业
  • 18篇世界橡胶工业
  • 16篇弹性体
  • 13篇特种橡胶制品
  • 9篇橡塑技术与装...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6篇橡胶科技
  • 5篇合成技术及应...
  • 5篇胶体与聚合物
  • 4篇合成树脂及塑...
  • 3篇涂料工业
  • 3篇青岛化工学院...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3篇中国材料科技...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化学推进剂与...
  • 2篇聚氨酯工业
  • 2篇轮胎工业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13篇2022
  • 18篇2021
  • 20篇2020
  • 20篇2019
  • 19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24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18篇2005
2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镍系催化剂合成高分子量顺式1,4聚丁二烯及性能分析
王春芙宗成中王伟王淑兰
关键词:顺丁橡胶性能分析
文献传递
一维多壁碳纳米管增强丁基橡胶/聚丙烯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相态结构及热电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制备一维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增强丁基橡胶(IIR)/聚丙烯(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复合材料,研究IIR/PP用量比(简称橡塑比)对复合材料相态结构、介电性能、导热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呈现“海-岛”相结构,IIR相以微米级交联颗粒分散在PP相中;MWCNTs主要分散在PP中,随着橡塑比的增大,MWCNTs有少量团聚现象;随着橡塑比的增大,复合材料的交流电导率、介电常数和热导率增大,且橡塑比大于6/4时增速减小;随着橡塑比的减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橡塑比为5.5/4.5时,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较好。
汤琦李珊珊曹兰宗成中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丁基橡胶相态结构热电性能
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硬脂酸丁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0年
以蓖麻油改性二元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N-甲基二乙醇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分子链中含有两亲性基团的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CiPU);采用悬浮聚合法以自制CiPU为壁材、硬脂酸丁酯(Bs)为芯材制备了CiPU/Bs相变微胶囊。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仪对CiPU的分子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研究了CiPU/Bs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稳定性。采用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对CiPU/Bs相变微胶囊粒径、形态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iPU/Bs相变微胶囊呈球状均匀分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囊壁约为50nm,具有较好的弹性,粒径在1μm左右,且随芯材用量增加,粒径增加,其相变温度为27.7℃,相变焓为24.8J/g,包裹率达80%,耐热温度达230℃。
汤琦宗成中
关键词: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硬脂酸丁酯相变微胶囊相变温度
SBR/共沉型聚丁二烯并用胶性能研究
2006年
研究了SBR/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胶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用量的增大,SBR/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胶焦烧时间缩短,正硫化时间延长;与SBR,SBR/BR9000并用胶及SBR/BR9100并用胶相比,SBR/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胶的生热低,耐磨性稍差,其它性能相差不大。
孙凌云宗成中
关键词:并用胶耐磨性
石墨烯/氢化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水合肼/过氧化氢催化体系对丁腈橡胶(NBR)胶乳进行原位加氢,制得氢化NBR(HNBR)胶乳,并以乳液共混的方式将石墨烯(GR)浆料与HNBR胶乳共混制备GR/HNBR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GR用量和添加顺序对GR/HNBR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R用量的增加,GR/HNBR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导热性能也随之提高,且在160℃时仍具有较好的导热性。GR在NBR胶乳原位加氢之前加入,GR分散均匀,可赋予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
王小蕾张振山王春芙宗成中
关键词:氢化丁腈橡胶石墨烯乳液共混导热性能
芳烃油和环烷油对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不同份数芳烃油及环烷油对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油的份数增大,正硫化时间延长,加入40份炭黑、10份油时胶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填充相同份数芳烃油比填充相同份数环烷油胶料的物理性能稍好。
刘冬宗成中宋智彬王庆富
关键词:炭黑芳烃油环烷油
中乙烯基丁二烯橡胶胎面胶配方设计
2009年
在传统胎面胶配方的基础上,采用中乙烯基丁二烯橡胶代替传统的顺丁橡胶,通过添加改质剂、白炭黑及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丁腈橡胶(NBR)部分替代配方中的天然橡胶,研究不同配方的物理性能及动态黏弹性。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改质剂可同时实现减小滚动阻力和提高抗湿滑性。添加少量白炭黑可明显提高胶料的抗撕裂性能。NBR起到了改善胎面胶配方抗湿滑性的作用,并可降低滚动阻力和生热,还可提高胶料的耐老化性能。
刘冬宋智彬宗成中
关键词:改质剂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丁腈橡胶
CM/TPI共混胶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制备了氯化聚乙烯橡胶(CM)和反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TPI)的共混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共混胶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硫化温度为165℃,随着TPI用量增大,共混胶的最小转矩减小,加工流动性改善;当TPI用量为20份时,共混胶的拉伸强度最大,压缩永久变形改善最为显著;共混胶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且SEM图中存在明显的海-岛相结构,表明两相相容性差;当TPI用量为50份时,共混胶由海-岛相结构转变为双连续相结构。
倪晓伟刘芸曹海娟宗成中
关键词: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胶相容性力学性能
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与丁钠橡胶并用性能的研究
2009年
研究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MVBR)与丁钠橡胶(SKB-40R)并用胶的基本性能,橡胶RPA和DMA动态性能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丁钠橡胶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硫化时间缩短,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下降,硬度、回弹性和阿克隆磨耗性能呈下降的趋势。RPA动态性能分析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应变条件下,随着体系中SKB-40R含量的增加,G′降低,tanδ增大。DMA动态性能分析表明,随着体系中SKB-40R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抗湿滑性和滚动阻力增大。
王庆富刘冬宗成中
关键词: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丁钠橡胶RPADMA
水乳液对镍系催化了二烯聚合的影响
1996年
采用向聚合体系中添加水/加氢汽油乳液的方法研究了水对镍系催化丁二烯聚合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和体系相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环烷基铝与三氟化硼比值(简记为Al/B比)时添加适量水、加氢汽油乳液均可使聚合诱导期缩短,反应速率加快。但在低Al/B值时,H2O/Al值范围宽,加水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而在高Al/B值时,H2O/Al值范围窄,加水反而使聚合物分子量升高。H2O/Al值增大,体系均相性变差。
王春芙李平凡宗成中
关键词:丁二烯镍系催化剂水乳液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