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尚有

作品数:57 被引量:567H指数:13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小麦
  • 16篇旱地
  • 15篇玉米
  • 14篇冬小麦
  • 12篇农业
  • 11篇水分
  • 10篇水分利用
  • 10篇旱塬
  • 8篇水分利用效率
  • 8篇利用效率
  • 8篇陇东旱塬
  • 7篇栽培
  • 7篇干旱
  • 6篇地冬
  • 6篇穴播
  • 6篇土壤
  • 6篇旱地冬小麦
  • 6篇干旱区
  • 5篇温度
  • 4篇土壤水

机构

  • 56篇甘肃省农业科...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甘肃省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北京草业与环...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57篇宋尚有
  • 22篇樊廷录
  • 17篇王勇
  • 7篇吕和平
  • 7篇郭建国
  • 7篇刘永刚
  • 6篇张海英
  • 5篇徐银萍
  • 5篇张绪成
  • 4篇唐小明
  • 4篇罗俊杰
  • 4篇王红丽
  • 3篇于显枫
  • 3篇马一凡
  • 3篇龚成文
  • 3篇崔明九
  • 2篇李尚中
  • 2篇柳燕兰
  • 2篇柴长国
  • 2篇李兴茂

传媒

  • 14篇甘肃农业科技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甘肃农村科技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麦类作物
  • 1篇党课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2
  • 1篇1990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善黄土高原旱农区“微生境”大力发展旱作集水高效农业
析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性、总结西北黄土高原平地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针对西北黄土高原旱农区发展集水高效农业存在的“水”问题,依据阈限理论、箍桶效应和“微生境”等理论,提出了西北黄土高原旱农地区“集水高效农业=集水...
宋尚有
关键词: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微生境
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被引量:45
2007年
利用红外测温仪,于2005~2006年在甘肃陇东旱原研究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域的23个小麦品种(系)灌浆不同时期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在籽粒灌浆结实期存在着冠层温度高度分异的现象,其分异程度随灌浆过程的进行明显加大,到灌浆中后期达到最大。无论灌浆初期还是中期或中后期,旱地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冠层温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2=0.445-0.812),并且随着灌浆期推移,相关性增大,灌浆中后期冠层温度每升高1℃,旱地冬小麦产量减少近280 kg hm-2,水分利用效率下降约0.6 kg hm-2mm-1。灌浆中期以后不同基因型小麦冠层温度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冠层温度偏低的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灌浆中后期的冠层温度在评价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作为一个田间选择指标应用。
樊廷录宋尚有徐银萍李兴茂
关键词:冬小麦冠层温度水分利用效率
几种药剂拌种后对玉米种子萌发和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通过4种杀菌剂和4种杀虫剂拌种后对玉米种子萌发和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甲霜灵、多菌灵、戊唑醇、萎锈灵、氟虫腈、吡虫啉、毒死蜱、丙溴灵种子有效成分拌种量分别小于2、4、0.06、1.4、0.5、0.6,0.28、0.7 g/kg时均不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但戊唑醇种子有效成分拌种量在0.06 g/kg时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具有抑制作用,萎锈灵种子拌种量在1.4 g/kg时,种子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毒死蜱种子拌种量在0.28 g/kg时对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具有抑制作用。
郭建国刘永刚吕和平张海英宋尚有
关键词:玉米杀菌剂杀虫剂拌种
甘肃省辣椒疫霉菌的交配型分布及其致病力差异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单孢菌落直接配对法和游动孢子悬浮液土壤接种法对2003—2006年采自甘肃省辣椒主产区的辣椒疫霉菌菌株Phytophthora capsici进行交配型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辣椒疫霉菌存在A1、A2和A0三种交配型,以A1和A0占优势,在各产区均有分布,发生频率分别达57.9%和31.6%;A2交配型仅2株,分别出现在酒泉和庆阳。不同来源菌株对5个辣椒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平均病情指数为2.2~56.4,强、中、弱致病性菌株分别占10.6%、52.6%和36.8%,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有强弱之分,以中、弱致病性菌株为主,同一地区中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刘永刚张海英郭建国吕和平贺春贵宋尚有
关键词:辣椒疫霉菌株交配型分布致病力差异
陇东高原旱地集约耕作制与持续农业的特征及对策被引量:1
1996年
陇东高原旱地集约耕作制与持续农业的特征及对策樊庭录王勇宋尚有(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陇东高原系指六盘山以东、子午岭以西的甘肃省庆阳、平凉两地区,为黄土高原沟壑地带,是我省农耕历史最悠久的粮食基地之一。该区土地面积40.30万km2,耕地...
樊庭录王勇宋尚有
关键词:旱地持续农业
西北黄土高原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量的调节机制被引量:87
2013年
【目的】从玉米季节性耗水调节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揭示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机制。【方法】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含水量、玉米地上干物质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计算土壤温度梯度等,探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量的调节机制。【结果】全膜双垄沟播(PMF)和全沙覆盖平作(SM)对玉米生长期的水分环境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裸地平作(CK)相比,PMF和SM能提高地温最低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温度梯度和地温最高点玉米拔节前土壤温度梯度,在显著高于CK和地温最高、最低点反方向温度梯度驱动下实现了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使玉米在需水较少阶段保蓄更多的水分以供需水盛期利用;各处理玉米耗水高峰出现的时期与当年降雨分布密切相关,PMF和SM可以促进玉米拔节后耗水,其中灌浆期增加最为显著,该时期PMF和SM的耗水量分别较CK增加237.7%和83.1%,差异显著(P<0.05);其次是拔节-抽雄期,分别较CK增加31.8%和27.4%,差异显著(P<0.05);玉米收获指数分别提高132.5%和116.1%。【结论】PMF能够增大土壤温度梯度,减少前期地表蒸发为主的水分耗散,保蓄更多水分供后期使用;在后期雨季能够充分利用降水,促进籽粒形成和灌浆,表现较高的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王红丽张绪成宋尚有马一凡于显枫
关键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水分利用效率
陇东旱原集雨节灌农业技术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通过对陇东旱原区实施集水农业气候学基础的分析,总结了以集水区表面处理、储水容器建造和田间供水设施为主的雨水集蓄工程技术,研究了集雨储水在地膜冬小麦、地膜春玉米、果树、塑料大棚蔬菜上的效果和农艺学节水技术,以及夏闲期塬面农田地膜覆盖集水保水效果。并对集雨节灌农业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集水农业今后拟解决的几个理论和技术问题。
樊廷录宋尚有罗俊杰王勇
关键词:集雨节灌
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8
2013年
以春小麦"陇春27"为试材,研究半干旱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效应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平作(CK)相比,全膜覆土穴播(PM)和全沙覆盖平作(SM)增温效果呈"挂钩型",增温效果在小麦拔节期前最为明显,PM 0—25 cm土壤平均温度较CK提高1.8℃,全沙覆盖平作提高1.4℃,拔节后PM和SM的增温效果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在成熟期又呈现较弱的增温效果。PM和SM能提高小麦出苗后耗水速度并加大耗水量,其中,小麦拔节到扬花期耗水量增加最多,分别较CK平均增加54.93%和31.54%,且此阶段越是干旱,促进耗水作用越明显,PM促进作用大于SM。PM和SM能显著提高小麦阶段性水分利用效率(WUE b),其中PM以苗期提高最多,2a平均较CK提高365.17%,SM拔节期提高最多,2年平均较CK提高119.00%。PM和SM在增温、促进耗水作用下使小麦各生育期提前并增加单株干重,产量较CK分别平均增加432.28%和375.82%,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平均增加351.51%和338.29%,而且越干旱年份增产效应愈加明显。可见,PM和SM在越为干旱的年份促进耗水、增产和提高WUE的作用越显著,PM效果强于SM。
王红丽宋尚有张绪成高世铭于显枫马一凡
关键词:春小麦旱地
资源集约型耕作制──北方旱农持续发展的耕作制被引量:7
1995年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状况、非持续性因素的特殊性、农业生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可集约性,初步提出了一个以生物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技术资源等各种资源集约、协调、互补、高效的精细耕作制度新思路,并且在旱农地区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宋尚有王吉庆樊庭禄
关键词:资源集约持续农业耕作制旱地
甘肃农业结构调整、防灾型农作制建设与粮食安全
调整农业结构、建设防灾型农作制、确保粮食安全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议题。文章在分析甘肃省干旱及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基础上,肯定了农业结构调整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增效的重大贡献,针对粮食供需平衡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樊廷录宋尚有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