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一璇

作品数:110 被引量:3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安部部级科研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4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7篇病理
  • 31篇法医
  • 29篇心脏
  • 27篇心传导系统
  • 25篇猝死
  • 21篇心脏传导
  • 21篇心脏传导系统
  • 21篇法医病理
  • 21篇法医病理学
  • 19篇免疫
  • 19篇脑干损伤
  • 16篇病理学
  • 14篇心肌
  • 14篇窦房
  • 14篇窦房结
  • 11篇组织化学
  • 11篇免疫组化
  • 11篇免疫组织
  • 10篇蛋白
  • 10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67篇中山医科大学
  • 66篇广州市刑事科...
  • 21篇汕头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
  • 11篇广州医学院第...
  • 8篇广州市公安局
  • 8篇广东省公安厅
  • 5篇广州医学院
  • 5篇公安部物证鉴...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图尔库大学
  • 1篇广州市公安局...

作者

  • 110篇宋一璇
  • 71篇姚青松
  • 67篇祝家镇
  • 35篇罗斌
  • 22篇梁赏猷
  • 20篇邓平
  • 13篇汪冠三
  • 13篇徐小虎
  • 11篇毕启明
  • 10篇罗质人
  • 6篇傅晨钟
  • 6篇王穗保
  • 5篇林俊莲
  • 5篇廖信彪
  • 4篇欧桂生
  • 4篇郎建英
  • 4篇许心舒
  • 4篇何忠
  • 4篇黄正光
  • 3篇赵绮华

传媒

  • 50篇中国法医学杂...
  • 8篇中华病理学杂...
  • 8篇法医学杂志
  • 5篇广东公安科技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解剖学研究
  • 3篇第五次全国法...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解剖学报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0篇2004
  • 4篇2003
  • 8篇2002
  • 9篇2001
  • 15篇2000
  • 3篇1999
  • 9篇1998
  • 9篇1997
  • 11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 4篇1993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性脑梗死17例观察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观察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态学特点 ,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在 81例重型脑外伤标本中 ,选出 17例伴脑梗死脑行肉眼、光镜观察。结果  (1)全部外伤性脑梗死病变均为出血性 ,切面呈楔形、类楔状或不规则形 ,分别位于枕回 (8例 )、枕部楔叶回 (3例 )、基底核及其周围 (3例 )、扣带回 (2例 )及枕颞外侧回 (1例 )等部位。镜下表现为淤血、水肿及围管性出血 ,病变从皮、髓质交界区开始 ,逐渐累及全皮层及蛛网膜下腔 ,出血灶融合成片 ,尚见血栓形成、神经组织和血管坏死。 (2 )脑肿胀 ,全部均有脑疝形成 ,其中 8例见大脑后动脉被压在钩回与大脑脚之间 ,动脉受挤压变扁。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系外伤后引起脑水肿、脑疝形成并压迫血管 ,引起局部 (静脉 )淤血、出血及 (动脉 )流入血量减少 。
宋一璇姚青松祝家镇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出血脑疝形成动脉淤血目的观
血浆蛋白的LSAB检测在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观察9例青壮年摔死综合征(SMDS)心传导系统组织及心肌细胞内血浆蛋白Al、Fn的改变,并以冠心病和非心脏病死亡者之心脏标本作对照。结果:SMDS组,8例Al阳性染色,7例Fn阳性染色;冠心病组,7例Al、Fn均呈阳性染色;非心脏病组心肌细胞内Al、Fn均呈阴性,而部分血管壁、结缔组织则呈阳性。提示部分SMDS病例有早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其死亡原因应属心性猝死范畴。
罗斌邓平宋一璇施华戈关灿富汪冠三毕启明
关键词:白蛋白免疫组化LSAB法青壮年
132例滑动性脑挫伤类型与受力机制、受力部位的探讨
2008年
目的研究脑受力后在颅腔内滑动挫伤的类型与受力机制、受力部位的关系。方法按颅骨解剖部位划定受力部位,根据案情确定受力方式后,对132例滑动性脑挫伤的脑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作冠状、矢状或连续切面,肉眼、镜下观察。结果滑动性脑挫伤按发生部位不同分3型:脑顶型,65例(49.24%);脑底型,38例(28.78%);混合型,29例(21.96%)。脑顶型多见于额顶部的加速性受力,脑底型多见于枕部的减速性受力,混合型多见于顶枕部的减速性受力。结论3种类型与头部的受力机制、受力部位有相应关系。
姚青松郑立华刘杰宋一璇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颅脑损伤
脑干损伤后神经元及轴突改变的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5
2001年
采用针刺法造成大鼠脑干损伤,用尼氏体染色、嗜银染色和改良三色法观察脑干神经元及轴突在伤后不同时间的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嗜银染色显示伤后 1~ 3h部分神经纤维不规则增粗、少数断裂, 6h断端膨大呈球形, 15h收缩球较为明显,至 24h收缩球明显且数量增多;改良三色法显示伤后 3~ 6h部分髓鞘与轴突之间的间隙增宽, 15h髓鞘明显弯曲、不完全地附着在轴突表面,甚至剥脱,持续到伤后 24h;尼氏体染色显示神经元核周尼氏体在伤后 24h减少。该结果提示,组织化学染色能观察到脑干损伤后的病理改变,并且有可能用于推断脑干损伤时间。
邓平祝家镇宋一璇
关键词:脑干损伤病理学组织化学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死因及死亡机制探讨
1997年
罗斌宋一璇施华戈汪冠三余彦耿欧桂生
关键词: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死因心传导系统早期心肌缺血肌动蛋白肌营养不良
心脏传导系统简易检查法及常见致猝死病变(附51例观察)被引量:3
1993年
报告一种适用于常规检查心脏传导系统的简易取材法,采用该法检查了70例正常人和51例无心外原因猝死者(按WHO规定起病后24h内死亡为猝死)的心脏传导系统(CCS)。CCS的病变有炎症、出血、脂肪浸润、纤维化、神经病变、窦房结和房室结动脉壁增厚、结构变异和淋巴细胞聚集等。51例中有15例(29%)应认为猝死系由CCS病变所致,包括炎症(8例)、出血(4例)、重度脂肪浸润(2例)和纤维化(1例)。
宋一璇罗斌傅晨钟祝家镇毕启明姚青松梁赏猷
关键词:心脏传导系统出血纤维化猝死死者
171例脑干颅神经损伤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头部受力致脑干颅神经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探讨脑干颅神经损伤形成机制及其与头受力部位和方式的关系。方法  171例脑干标本 ,于双侧第 3~ 12对颅神经的根部水平横切取组织块 ,常规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 ,光镜检查。结果 所有标本均见颅神经损伤。有动眼神经损伤 ( 12 0例 ,70 2 % ) ,面听神经损伤( 92例 ,5 3 8% ) ,三叉神经损伤 ( 85例 ,49 7% ) ,外展神经损伤 ( 4 5例 ,2 6 3 % ) ,舌下神经损伤 ( 3 1例 ,18 1% ) ,迷走神经损伤 ( 2 7例 15 8% ) ,舌咽神经损伤 ( 2 4例 ,14 0 % )及滑车神经和副神经损伤 (各 10例 ,5 8% )。损伤可为单侧或双侧 ,累及单条或多条。病理形态学改变有出血 ( 4 2例 ,2 4 6% ) ,水肿 ( 2 6例 ,15 2 % ) ,神经根部组织结构变形 ( 71例 ,41 5 % ) ,根部撕裂 ( 3 2例 ,18 7% )等。结论 脑干颅神经损伤是脑干损伤的并存病变 ;位脑干高位的颅神经损伤比位低位的多 ,粗的神经损伤比细的多而严重 ;动眼、面、听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姚青松宋一璇何忠祝家镇
关键词:神经损伤形态学改变脑干损伤法医病理学
23例头面部拳掌伤致脑干损伤致死病理学分析
目的观察头面部拳掌伤,及钝器打击伤致脑干损伤死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成伤机理。方法对23例拳击(A组)与30例钝器打击(B组)采用作者建立的脑干损伤取材方法,于脑干各颅神经根部作水平面切6块,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2...
宋一璇姚青松石河汪冠三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干损伤钝器伤
文献传递
心“横纹肌瘤”累及房室系统猝死一例被引量:1
1996年
姚青松梁赏猷广州市刑事技术研究所肖辉南广州市刑事技术研究所宋一璇祝家镇
关键词:心脏横纹肌瘤房室系统猝死
P物质在人心传导系统中的分布被引量:2
2001年
为观察 P物质在人心传导系统中的分布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 10例非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心传导系统中的 P物质。结果发现 ,在心传导系统中有数量较少的 P物质免疫阳性纤维和细胞 ,分布于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等部位。本研究提示 ,在人心传导系统中 ,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可能有部分来自心内神经节 。
邓平姚青松宋一璇梁赏猷
关键词:P物质心传导系统免疫组织化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