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滢
-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道下裂患者SOX9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SOX9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OX9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在实验组尿道下裂患者和对照组的SOX9基因外显子片段中,我们未发现任何位点的突变。只是在外显子3的3'UTR发现了1个SNPA/C,经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X9基因在性别分化的初期起作用,其变异直接影响性别取向,结果导致两性畸形或性反转,而非单纯性尿道下裂。
- 徐家杰范巨峰李森恺李强滕利冯国平靳小雷季滢王艳萍沈岩
- 关键词:尿道下裂SOX9基因基因突变
- 联合运用脂肪抽吸术和腹壁整形术重塑腹壁体形
- 目的:介绍联合运用脂肪抽吸和传统腹壁整形技术进行腹壁体形重塑的方法,总结既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又可获得满意效果的经验。方法采用肿胀麻醉技术,利用负压吸引器或注射器进行深层腹壁脂肪抽吸;作耻骨联合上W形切口,向上剥离腹壁整形皮...
- 靳小雷滕利徐军刘元波冯国平季滢
- 关键词:脂肪抽吸术腹壁整形术腹壁松弛
- 弹性可调式乳头内陷矫治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可调式乳头内陷矫治器,包括:一矫治器本体,其进一步包括底座和中空管体部,该中空管体部贯穿该底座,并一体成形,在邻近中空管体部外圆的底座上均布有1~6个小通孔,在中空管体部远离底座的一端的管壁上均布有...
- 滕利孙晓梅卢建建吴国平季滢
- 文献传递
- 改良的联合技术纠正中国人典型的鼻尖肥大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国人典型的鼻尖形态是否符合东方美貌人群的面部标准,寻找有效的手术矫正方法。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对25例患者实施改良的联合技术,即去除鼻尖皮下多余的组织,修剪软骨组织,置入"L"型硅胶假体及自体软骨植入,最后缝线固定和塑形等。结果本组共25例患者,术后鼻尖精巧,结构清晰,并且基本符合美貌人群的面部标准,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东方人鼻尖肥大的解剖特点,尝试将艺术和鼻整形技术结合起来,先处理鼻尖各个解剖单元,然后再按照美学标准进行组合,使操作过程细致、规范,克服了以往矫正鼻尖肥大不充分,各个解剖单元结构不清晰等缺点,为临床提供了准确地分析和判断,达到了期望的手术效果。
- 季滢滕利冯国平靳小雷徐家杰
- 重睑切口额肌筋膜瓣拉下式悬吊矫治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睑切口额肌筋膜瓣拉下式悬吊术矫治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4月,采用重睑切口额肌筋膜瓣拉下式悬吊术式矫治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岁~33岁,平均19.5岁。结果本组45例患者,术后1周矫正良好37例,基本矫正8例,无矫正不足患者。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存在眼睑闭合不全,都于6个月内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4年,效果良好。结论重睑切口额肌筋膜瓣拉下式悬吊术矫治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效果确切可靠。
- 任敏滕利冯国平靳小雷季滢徐家杰
- 关键词:重睑切口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术后早期
- 一期手术矫治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同期内眦和外眦成形术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矫治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5月,采用内眦和外眦成形术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矫治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35岁,平均8.5岁。均为双侧重度上睑下垂,上睑肌力0~3mm,睑裂横径13~22mm,睑裂纵径2~4mm,内眦间距33~44mm,上睑动度1~3mm。26例均行内眦开大和内眦赘皮矫正术以及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其中12例联合行外眦开大成形术。结果术后内眦赘皮消失,睑裂横径24~32mm,睑裂纵径6~8mm,内眦间距为29~34mm,上睑动度4~6mm,重睑线自然美观。术后获随访3个月~4年,效果良好。结论同期进行内眦和外眦成形术及上睑下垂矫正术治疗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缩短了手术修复周期,效果确切可靠。
- 任敏滕利冯国平靳小雷季滢徐家杰庄洪兴
- 关键词: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一期手术矫治
- 红唇粘膜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求一种新的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红唇粘膜瓣技术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红唇畸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无粘膜瓣坏死,术后红唇形态满意。结论:红唇双叶瓣技术可以同时矫正口哨样畸形,加强唇珠形态,减薄裂隙外侧红唇粘膜厚度等多种红唇畸形,术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宋涛尹宁北成铤季滢李海东吴嫡包冰何媛璐
- 关键词:粘膜瓣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红唇
- 带导药系统的新型扩张器的研制被引量:1
- 1999年
- 自1976年美国医师 Radovan 发明可控性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已成为整形外科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至今,仍沿用传统的设计模式,用单纯注射盐水使扩张囊机械性膨胀而达到组织扩张的目的。采用此种扩张器需要的扩张周期长(6~8周),各式快速扩张法疼痛剧烈,患者难以接受,而且扩张出的皮瓣的回缩率高,实际利用价值低。为了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加快扩张速度,又能保证扩张出皮瓣的质量,我们在深入研究被扩张皮肤组织学转化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出带导药系统的新型扩张器,利用药物来改变扩张区皮肤的组织学特性。经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均证明其能加速组织扩张速度,降低皮瓣的回缩率。
- 刘文阁赵继志杨佩瑛栾杰马桂娥张旭辉侯典举王黔黄绿萍季滢
- 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与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索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分析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提出预防血管危象产生的方法。方法采用肩胛皮瓣、股前外侧筋膜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病变缺损面积4.5cm×8.0cm^10.0cm×21.0cm,皮瓣切取范围5.5cm×9.0cm^12.0cm×24.0cm。对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缺损的可行性、皮瓣选用原则以及并发症发生原因等进行了讨论。结果共治疗15例患者,15个游离皮瓣中,5个皮瓣出现静脉性血管危象。最终11个皮瓣全部成活,3个皮瓣远端有局部坏死,1个皮瓣完全失活。8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形态功能较满意。结论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易发生血管危象,需要慎重选择病例,在受区具有理想的血管条件并具备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较高的皮瓣成活率和良好的手术效果。
- 靳小雷滕利徐军赵恩杰季滢冯国平徐家杰
- 关键词:小腿缺损皮瓣显微外科
- 牵引成骨术治疗陈旧性下颌骨外伤后缺损
-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治疗陈旧性下颌骨外伤后缺损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因爆炸伤致陈旧性下颌骨体部缺损的患者2例,下颌骨缺损分别为20毫米和25毫米。利用内置的骨延长牵引器牵引成骨治
- 牛峰归来张智勇刘剑峰孙晓梅俞冰刘筱菁金骥季滢罗金超夏德林
- 关键词:下颌骨创伤缺损牵引成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