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毅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3篇血压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少年
  • 3篇青少年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 3篇麻疹
  • 3篇免疫
  • 3篇抗体
  • 3篇高血压
  • 2篇疫苗
  • 2篇知识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滴度
  • 1篇多糖疫苗
  • 1篇性别
  • 1篇学年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15篇北京市房山区...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15篇孟毅
  • 7篇周伟
  • 5篇高美丽
  • 4篇马淑玲
  • 4篇吴涛
  • 3篇于海柱
  • 2篇张玲
  • 2篇刘树义
  • 2篇黄少平
  • 2篇臧晓凤
  • 1篇张士清
  • 1篇陈萌
  • 1篇赵清水
  • 1篇李爱军
  • 1篇王云霞
  • 1篇刘晓芬
  • 1篇张琼
  • 1篇史文凤
  • 1篇刘海波
  • 1篇张丽娜

传媒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武警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年房山区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及其分布特点,为采取有效的乙脑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在房山区随机选取10个村居委会,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260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含乙脑疫苗免疫史、乙脑患病史。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法检测乙脑中和抗体。结果调查对象抗体阳性率为68.08%。不同性别、不同户籍研究对象间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中,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5,P<0.01)。<1岁组儿童乙脑抗体阳性率最低(17.39%)。丘陵地区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χ2=18.935,P<0.01)。无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有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的人群(χ2=36.875,P<0.01)。不同职业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76,P<0.01)。结论 2012年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感染乙脑病毒的概率和频次降低;及时接种乙脑疫苗对保护<1岁儿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需警惕乙脑发病向大年龄人群推移。
孟毅吴涛黄少平周伟高美丽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免疫
北京市房山区298例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研究房山区298例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探索影响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1-4月对房山区298例11~18岁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测量,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血压节律分成杓型组(n=155)和非杓型组(n=143),采用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 非杓型血压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指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指标明显低于杓型血压组,P<0.05。静坐时间长是影响青少年高血压节律、使其表现为非杓型血压的危险因素(OR=3.619,95%CI:1.286~10.184)。结论 青少年应减少静坐时间,增加课间操、体育课等户外有氧运动时间,同时应关注自身心脏与心血管方面的健康状况。
张雨孟毅张玲李嘉佳杨凡赵清水
关键词:青少年高血压血压节律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伤害状况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2016—2017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学生伤害流行状况和主要原因,探讨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房山区小学、初中及高中各2所学校1 1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顾过去1学年伤害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学生人次伤害发生率为11.87%。男女生人次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3.55%和1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小学伤害率比初中和高中高,3个学段伤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4,P<0.05)。各年龄组间的伤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15,P>0.05)。前3位的伤害类型分别为跌倒/跌落、刀/锐器伤、打击/与人或钝物撞击敲击伤,发生率分别为6.44%、1.42%和1.00%;7—8月暑假期间是学生受伤害的高峰期。校外发生率明显高于校内,分别为8.11%和3.76%(χ~2=20.24,P<0.01)。校外发生伤害地点主要在家中,发生率为3.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是小学六年级、长期和(外)祖父母居住(OR值分别为3.814和1.701,均P<0.05)。结论应强化学校、家庭对学生安全技能及伤害防范的教育和提醒,构建学生伤害三级预防工作体系,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社会、家庭和校园环境,有效减少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
孟毅付晓博马淑玲臧晓凤
关键词:发生率影响因素
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采取有效的麻疹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在房山区随机选取10个村居委会,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260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麻疹患病史。采集静脉血5ml,用ELASA方法检测麻疹Ig G抗体水平。结果调查对象抗体阳性率为86.54%,标化阳性率为89.73%,抗体水平中位数为1 135.22 IU/L。不同年龄组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7,P〈0.01;H=30.61,P〈0.01)。〈1岁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最低,为60.87%;15~19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00%。1~4岁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最高,为2 743.98 IU/L;20~24岁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最低,为579.37IU/L。平原、丘陵和山地三类地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1;H=8.92,P=0.01);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有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5,P〈0.01;H=12.15,P=0.02)。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常住人口中,5~19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风险较小,〈8月龄婴儿和20~29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孟毅吴涛张丽娜
关键词:麻疹抗体疫苗免疫
2012年北京市房山区常住人口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常住人口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水平。方法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在房山区随机选取10个村居委会,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260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免疫史等信息,并采集静脉血5 ml,使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对不同组别间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进行比较。结果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62%(259/260)、97.31%(253/260)、97.69%(254/260),抗体GMT分别为1∶50.58、1∶53.21、1∶37.26。<15岁人群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均高于≥15岁人群。<15岁人群Ⅰ、Ⅱ、Ⅲ型抗体GMT远高于≥15岁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型抗体GMT在平原地区人群中最高,在山区最低,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免疫史人群三型抗体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2年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15岁以下免疫覆盖人群,建立了稳固的免疫屏障,可有效阻断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及疫苗衍生病毒的传播。
孟毅吴涛黄少平周伟高美丽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免疫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
2005~2007年北京市房山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05~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全区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0.67/10万,以2006年发病率最高,2007年发病率又有所下降。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组和>30岁组,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9%和21.85%,发病年龄呈双向移位现象。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全部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总病例数的84.11%。以3~5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65.15%。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聚集的乡镇。结论:麻疹免疫空白仍然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仍是当前工作重点。
周伟刘树义马淑玲孟毅张琼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传染病知信行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学生传染病知信行现状和健康教育需求,为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房山区5所小学、3所初中和1所高中共792名学生,通过学生答题形式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健康知识题总体正确率57.90%;健康态度题总体正确率49.94%;健康行为题总体正确率56.28%。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均回答的18道相同的传染病知识题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5),小学生最低(49.37%)、高中生最高(52.15%);健康态度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7,P<0.01),小学生正确率最高(62.86%)、高中生最低(24.75%);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均回答的8道健康行为题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9,P<0.01),小学生最高(56.73%)、高中生最低(43.81%)。结论中学生比小学生健康知识更丰富,但在健康态度与行为方式上小学生优于中学生。学校传染病防控要加强晨午检,更要对家长和师生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强调端正态度和信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重视传染病防治教育过程中知、信、行的统一。
孟毅付晓博马淑玲臧晓凤刘晓芬
关键词: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
北京市房山区2008-2010年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2008-01至2010-12水痘暴发疫情情况,为制订托幼园所、学校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房山区2008-01至2010-12水痘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共发生水痘暴发疫情21起,总病例数为193例,罹患率为1.72%。2008年发生15起,2009年发生2起,2010年发生4起。其中5起发生在托幼园所,16起发生在小学。结论水痘传染性强,病毒一旦引入托幼园所、学校,传播迅速;加强监测,落实传染源隔离、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消毒等措施是预防水痘暴发的重要措施。
孟毅于海柱张士清周伟高美丽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死亡1例报告被引量:2
2009年
1接种疫苗前后过程 患儿,男,2006年1月7日出生于北京市房山区,原籍四川省巴中市。患儿出生后一直在某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并于2006年7月16日10:00,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了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61703,有效期至2007—06)0.5ml,接种后观察30min未发现异常。
孟毅刘树义马淑玲周伟高士国
关键词:预防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北京市房山区2006—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2006-2012年北京市房山区麻疹流行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北京市房山区麻疹病例,运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6-2012年麻疹共报告457例,分年度发病率分别为14.078/10万、8.486/10万、5.477/10万、6.119/10万、9.801/10万、0.439/10万、0.351/10万。8月龄以下儿童和15岁以上成人发病率较高。平原地区发病率高于丘陵地区和山区。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份。结论房山区2006-2012年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6月为麻疹流行季。人口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及外来流动人口较大的地区为麻疹防控的重点地区。小于8月龄和大于45岁年龄段居民及民工群体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
史文凤孟毅王云霞刘海波陈萌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控制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