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远明

作品数:715 被引量:3,077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2篇专利
  • 317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8篇轻工技术与工...
  • 89篇农业科学
  • 75篇医药卫生
  • 51篇理学
  • 32篇生物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06篇抗体
  • 192篇抗原
  • 143篇半抗原
  • 127篇人工抗原
  • 123篇免疫
  • 89篇食品
  • 64篇酶联
  • 61篇酶联免疫
  • 58篇免疫分析
  • 54篇动物
  • 38篇特异
  • 36篇载体蛋白
  • 35篇酶标
  • 34篇特异性
  • 33篇免疫检测
  • 33篇胶体金
  • 32篇免疫动物
  • 30篇试剂盒
  • 26篇试纸条
  • 24篇单链

机构

  • 691篇华南农业大学
  • 2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5篇广州军区广州...
  • 13篇广东省教育厅
  • 1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0篇西南农业大学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广东工业大学
  • 7篇广东农工商职...
  • 4篇江南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广东检验检疫...
  • 4篇北京望尔生物...
  • 4篇广州万联生物...
  • 4篇广东利诚检测...
  • 4篇广州市食品检...
  • 4篇英都斯特(无...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710篇孙远明
  • 369篇雷红涛
  • 346篇王弘
  • 328篇沈玉栋
  • 305篇徐振林
  • 294篇杨金易
  • 171篇肖治理
  • 73篇吴青
  • 51篇罗林
  • 44篇谌国莲
  • 42篇潘科
  • 41篇沈兴
  • 40篇柳春红
  • 37篇黄晓钰
  • 29篇李美英
  • 24篇杨幼慧
  • 19篇庞杰
  • 19篇王宇
  • 18篇刘细霞
  • 18篇黄丽

传媒

  • 41篇食品科学
  • 39篇食品工业科技
  • 2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9篇分析化学
  • 13篇中国食品学报
  • 1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0篇分析测试学报
  • 10篇广东农业科学
  • 9篇中国粮油学报
  • 8篇农产品加工(...
  • 7篇第四届中国农...
  • 6篇高等学校化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食品工业
  • 4篇免疫学杂志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24
  • 24篇2023
  • 42篇2022
  • 56篇2021
  • 37篇2020
  • 26篇2019
  • 38篇2018
  • 30篇2017
  • 23篇2016
  • 32篇2015
  • 17篇2014
  • 40篇2013
  • 52篇2012
  • 34篇2011
  • 25篇2010
  • 37篇2009
  • 26篇2008
  • 25篇2007
  • 25篇2006
  • 27篇2005
7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应用。所述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具有式(I)所示结构,将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即可得到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用上述人...
徐振林罗林孙远明杨金易雷红涛王弘沈玉栋刘功良
不同分子结合比克喘素免疫原制备Balb/c小鼠抗血清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04年
用克喘素(C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合制备的3种克喘素免疫原CL6.l-BSA、CL13.2-BSA、CL18.9-BSA(分子结合比分别为6.1:1、13.2:1、18.9:1)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并进行多抗血清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克喘素免疫原CL13.2。-BSA制备的多抗血清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种克喘素免疫原,用其制备的多抗血清效价高、特异性好,线性检测范围为1~10μg/ml。
潘科孙远明黄丽雷江涛余红英
关键词:抗血清BALB/C小鼠ELISA法
用于禽流感同步检测的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的研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制作用于禽流感检测的四通道压电蛋白芯片。方法采用聚乙烯亚胺(PEI)粘附、戊二醛(Glu)交联法,将禽流感H5、H7、H9、HI抗原分别固定于石英晶体的银电极表面。结果得到了抗原的最佳固定条件和压电蛋白芯片对阳性、阴性标准血清的响应情况。结论该传感器对阳性标准血清的响应值与阴性标准血清的噪声值之比大于2,可用于定性定量检测。
刘毅新刘仲明王弘孙远明
关键词:禽流感同步检测压电免疫传感器
利巴韦林原位聚合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原位聚合分子印迹技术,以3-氨基苯硼酸(3-ABBA)为功能单体,利巴韦林(RIB)为目标分子,以硼酸和顺式二醇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可逆形成环内酯键为原理,在玻碳电极表面原位聚合形成利巴韦林分子印迹膜,研制了测定利巴韦林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法(DPV)对印迹膜性能进行研究。DPV测试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利巴韦林的浓度在5.0×10^(-8)~1.0×10^(-5)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5 3,检出限(S/N=3)为1.5×10^(-8)mol/L。特异性实验表明制备的传感器对利巴韦林的选择性良好。该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食品中利巴韦林的检测。
华彦涛徐振林王弘杨金易孙远明沈玉栋
关键词:原位聚合电化学传感器
盐酸克伦特罗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分析方法的建立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建立快速的高灵敏度的盐酸克伦特罗(CLB)全自动检测方法。以CLB-OVA包被96微孔板作为固相抗原,与游离CLB竞争限量的以Eu3+标记的抗CLB单克隆抗体, 建立解离增强模式...
高秀洁雷红涛潘科黄丽吴英松孙远明
基于QuEChERS前处理技术的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3
2015年
建立了水产品中3种喹诺酮类(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兽药多残留的新型Qu ECh ERS前处理技术结合酶联免疫快速检测的分析方法。基本流程为样品经90%乙腈(1%乙酸)均质提取离心后,上清液依次用C18净化、静置沉淀蛋白后用于测定,该前处理方法灵敏、快速、经济、实用性强。测试曲线线性范围为0.107~177.896ng/m L,检出限为0.0087μg/kg,IC50值为4.34ng/m L。样品批内和批间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10%、93.70%,批内变异系数为4.09%~8.41%,批间变异系数2.78%~7.99%。检测结果与HPLC的相关系数R2=0.9897,表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适合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
杨金易张燕曾道平王弘徐振林沈玉栋雷红涛孙远明
关键词:QUECH多残留水产品
一种特异性纳米抗体Nb2F7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纳米抗体Nb2F7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纳米抗体Nb2F7,所述纳米抗体Nb2F7的VH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纳米抗体Nb2F7能够特异性识别19‑NT,且具有优异...
沈玉栋王弘杨媛媛张咏仪陈浩宇徐振林肖治理孙远明
文献传递
一种青鳞鱼糖蛋白的提取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青鳞鱼糖蛋白的提取方法和应用,所述提取方法包括预处理、超声处理+热水浸提、浓缩醇沉、洗涤纯化、透析冻干等步骤,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法对青鳞鱼糖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对比优化,得到...
黄日明韩玉郝慧丽杨丽红孙远明李向梅李美英
文献传递
6-苄基腺嘌呤对黄豆芽生长的影响及其残留量测定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对黄豆芽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测定黄豆芽中6-BA残留水平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喷洒法和浸泡法培育黄豆芽,豆芽收获后测定其鲜重、轴长、轴径、发芽率和产率,并参照DB S22/003-201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豆芽及豆芽机内营养液的6-BA残留进行测定。【结果】喷洒法中1.0mg/L 6-BA处理组黄豆芽产率最高,为6.96,而浸泡法中5.0 mg/L 6-BA处理组黄豆芽产率最高,为7.15。各处理组成熟黄豆芽样品中均未检出6-BA,而喷洒法中3.0 mg/L组豆芽机内营养液的6-BA残留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第3 d开始未检出6-BA。【结论】适宜浓度的6-BA对豆芽生长有促进作用,且6-BA在豆芽培育过程中可逐渐降解以致消除,安全性较高。
黄少文杨婕孙远明汤彦蔚杨怀杰柳春红
关键词:6-苄基腺嘌呤黄豆芽产率
呋喃西林代谢物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利用新制备的抗体首次建立了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方法。通过设计合成新的SEM半抗原CEPSEM(2-(4-((2-carbamoylhydrazono)methyl)phenoxy)aceticacid),偶联载体蛋白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多克隆抗体。结合新设计合成的荧光示踪物CEPSEM-HDF建立了SEM的FPIA方法。结果表明:在示踪物浓度为0.5nmol/L,抗体稀释度为1/100的优化条件下,IC50为47.9μg/L,检出限为8.3μg/L,线性范围为15.8~145.7μg/L。该方法特异性强(和其它相关兽药交叉反应小于0.1%),稳定性好(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3%)。
沈玉栋张世伟蔡肇婷雷红涛肖治理王弘孙远明
关键词:呋喃西林
共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