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丽萍

作品数:30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通气
  • 9篇正压通气
  • 9篇衰竭
  • 9篇无创正压通气
  • 9篇呼吸衰竭
  • 7篇并发
  • 6篇阻塞性
  • 6篇慢性
  • 6篇并发症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急性呼吸
  • 4篇正压通气治疗
  • 4篇术后
  • 4篇通气治疗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切除术后
  • 4篇急性呼吸衰竭
  • 4篇肺切除
  • 4篇肺切除术

机构

  • 18篇江苏大学附属...
  • 12篇镇江医学院
  • 6篇江苏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扬中市人民医...

作者

  • 30篇孙丽萍
  • 16篇李坚
  • 14篇张德厚
  • 14篇李君荣
  • 10篇丁明
  • 7篇黄贤凤
  • 6篇蔡映云
  • 4篇束国荣
  • 3篇孙人杰
  • 3篇董鹤嘉
  • 3篇舒宝刚
  • 3篇徐正浪
  • 1篇王增珍
  • 1篇陈萍
  • 1篇李荣君
  • 1篇汤永祥
  • 1篇张蓝石
  • 1篇程治政
  • 1篇王建中
  • 1篇钮善福

传媒

  • 5篇临床肺科杂志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医院统计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江苏医药
  • 2篇镇江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6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失败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 (ARF)失败的相关因素 ,探讨NPPV治疗失败需转换为有创通气的时机。方法 对 74例由各种病因所致ARF接受NPPV治疗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分为NPPV失败组和NPPV成功组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 ,分析与NPPV治疗失败相关的因素。结果 NPPV治疗失败 2 2例 (2 9 7% )。入院初NPPV失败组的呼吸频率 (RR)和心率 (HR)增快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升高和pH下降 ,与NPPV成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RR >30次 /min ,HR >130次 /min ,PaCO2 >6 0mmHg ,pH <7 30是影响NPPV失败的相关因素。NPPV成功组治疗后 1~ 6h动脉血氧分压 (PaO2 )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NPPV失败组治疗后 1~ 6h动脉血气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结论 ARF患者显著异常的RR、HR、PaCO2 和pH是与NPPV治疗失败相关的因素。NPPV治疗初期 (1~ 6h)动脉血气有无显著改善亦可作为预测NPPV治疗成功与否的指标。NPPV治疗失败时及时改用有创通气可降低病死率 ,改善预后。
李坚丁明黄贤凤孙丽萍张德厚束国荣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数学预测模型
1998年
437例肺叶切除病人中105例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有六个因素是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使用该模型预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65%,优于根据经验预估的手术风险。
李君荣蔡映云孙丽萍徐正浪董鹤嘉钮善福舒宝刚
关键词:心肺并发症肺切除术后肺叶切除术人中手术风险
经皮肺穿刺直接介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评价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和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6例晚期NSCLC患者 ,在电视透视导引下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 14例 (注射乙醇组 ) ,注射化疗药物 12例(局部化疗组 )。结果 :注射乙醇组和局部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5 7%和 5 0 %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6.3± 9.1)个月和 (14 .8± 7.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 (CEA)和多糖抗原 5 0 (CA5 0 )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李坚赵夕武陈萍孙丽萍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术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瘤体内注射
逐步判别分析在诊断肝硬化程度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李君荣孙丽萍孙人杰
关键词:肝硬化
Logistic回归预测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对473例肺叶切除病人进行研究,其中105例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有6个因素是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们是年龄、慢支史、FEV1/FEV1预计值、FVC/FVC预计值、肺切除的段数、麻醉时间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回归模型。使用该模型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65%,超过临床经验预测。
李君荣孙丽萍蔡映云董鹤嘉徐正浪舒宝刚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LOGISTIC回归肺叶切除术肺切除术后VVC
无创正压通气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次(1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结果1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因14例次发生呼吸衰竭住院并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7例次为肺部感染,其中4例次(2例,4/14,28.6%)治疗成功;余7例次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恶化或进展。10例次(10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患者中7例次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3例次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0例均死亡,病死率83.3%(10/12)。结论无创正压通气仅对少数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有效,多数预后不佳,且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效果不明显,改用有创通气亦不能改善预后。
李坚张德厚丁明孙丽萍束国荣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合并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计算机指导氨茶碱的个体化给药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当氨茶碱同时合并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容易导致氨茶碱中毒 ,为防止该类问题的发生 ,利用氨茶碱安全给药软件对患者进行验证。方法 两组病例均为使用喹诺酮药物的患者 ,实验组 30例 ,按照软件计算的剂量给药 ,对照组 31例 ,按经验给药 ,4天后测定其血氨茶碱药物浓度。结果 发现实验组仅 16 .7%的病例氨茶碱血药浓度异常 ,而对照组 71.0 %的病例氨茶碱血药浓度异常 ,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氨茶碱合并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 ,用计算机来指导氨茶碱的给药剂量 。
孙丽萍李君荣张德厚李坚
关键词:阻塞性茶碱喹诺酮类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哮喘的临床评价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 (NPPV)在救治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中的价值。方法  14例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实施 NPPV。结果 实施 NPPV后 1~ 6小时 ,该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p H以及呼吸频率 (RR)和心率 (HR)较 NPPV治疗前明显改善 (P<0 .0 5 ) ,随着 PSV的增高和潮气量 (VT)的增大 ,气道吸气峰压 (PIP)反而降低。 2例患者因病情加重而改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最终 12例患者应用 NPPV救治成功。结论  NPPV用于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但对
李坚孙丽萍张德厚黄贤凤丁明
关键词:呼吸衰竭动脉血气
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预后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李君荣孙丽萍
关键词: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预后因素老年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 (NPPV)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4 2例随机分两组 :①常规治疗组 ;②NPPV组 :在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加用NPPV。采用面罩 ,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 (PSV)加呼气末正压 (PEEP)。治疗前与治疗后 1h、6h及第 2天后每日测定动脉血气 ,并监测呼吸频率 (RR)、心率、血压。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NPPV组治疗后 1h和 6hPaO2 和RR明显改善 (P <0 .0 5 ) ,治疗后第 6小时PaCO2 和pH明显改善 (P <0 .0 5 ) ;常规治疗组治疗后 1~ 6h动脉血气与RR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治疗后 2 4h和 72hNPPV组的PaO2 、PaCO2 、及 pH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 (P <0 .0 5 )。NPPV组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 (P均 <0 .0 5 )。结论 :NPPV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有效的通气方式 ,能迅速改善动脉血气和临床症状 ,提高抢救成功率 ,缩短住院时间 。
李坚张德厚丁明孙丽萍黄贤凤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