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嶷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病理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动脉
  • 1篇医院治疗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胰腺肿瘤
  • 1篇造影
  • 1篇上腹
  • 1篇上腹部
  • 1篇上腹部不适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肿...
  • 1篇手术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内疝
  • 1篇能谱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4篇孔嶷
  • 2篇征锦
  • 2篇吉帆
  • 1篇王守安
  • 1篇陈文新
  • 1篇胡晓华
  • 1篇董颖
  • 1篇叶靖
  • 1篇张萍
  • 1篇孙继全
  • 1篇王军
  • 1篇吴晶涛
  • 1篇傅剑雄
  • 1篇吴祥生
  • 1篇陈娟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能谱CT误诊胃底异位脾种植为胃间质瘤一例被引量:7
2014年
患者男,61岁,出现无明显诱因上腹部不适并伴有间断性隐痛3个月,于2013年2月26日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治疗。20余年前曾行脾切除术及阑尾切除术。
吉帆孔嶷征锦
关键词:胃间质瘤CT误诊胃底能谱上腹部不适医院治疗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NTP)的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NFNTP的螺旋CT资料,并将其与临床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例NFNTP平均大小为3.5cm×3.3cm×3.1cm,其中病灶发生在胰头部3例,胰颈-体交界处1例,胰体尾部5例,胰尾1例。平扫呈囊实性6例,均匀低密度2例,等密度2例,2例肿瘤内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中度-明显强化9例,其中不均匀强化6例。6例肿瘤包膜明显强化,呈高密度环形薄壁。10例肿瘤中,仅有1例胆管扩张,2例胰管扩张,2例胰体尾轻度萎缩。结论:NFNTP 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多样化,其主要特点是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伴瘤周环形薄壁,较少出现胆胰管扩张、血管侵犯及组织器官转移。
吉帆孔嶷征锦
关键词: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腹内疝的螺旋CT诊断与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螺旋CT诊断及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探讨腹内疝的螺旋诊断及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选择我院-2017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腹内疝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比较螺旋CT诊断与手术证实结果。结果:手术证实结果与影像诊断结果一致,而螺旋CT诊断结果征象显示肠梗阻、小肠积液为100%,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为90.00%,占位效应为70.00%,肠壁异常表现为70.00%,疝口为60.00%,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证实有腹部术后粘连束带疝7例、十二指肠旁疝5例、网膜疝3例、肠系膜裂孔疝4例、吻合口瘘疝1例,而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17例,符合率为85.00%。结论:腹内疝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能取得不错的诊断结果,可很好地显示肠梗阻、小肠积液,以及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占位效应等征象,从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借鉴。
胡晓华孔嶷罗先富傅剑雄王军陈娟
关键词:腹内疝螺旋CT手术病理
自动毫安秒低剂量扫描对主动脉夹层CT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辐射剂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MSCT),采用固定噪声指数的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主动脉夹层CT造影中应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降低辐射剂量的研究。方法随机将我院疑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20例分为2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管...
孙继全吴晶涛陈文新王守安叶靖吴祥生孔嶷董颖张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