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海洋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2篇肝癌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早死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死亡率
  • 1篇死因
  • 1篇死因分析

机构

  • 8篇大连市甘井子...
  • 6篇大连市疾病预...
  • 1篇大连市西岗区...
  • 1篇大连市旅顺口...

作者

  • 8篇姜海洋
  • 5篇历有为
  • 4篇张莉梅
  • 3篇林红
  • 2篇崔晓曼
  • 1篇马芳
  • 1篇刘香华
  • 1篇陈丽娜
  • 1篇朱秀芬
  • 1篇杨淳淳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991-2005年大连市甘井子区肺癌发病趋势分析
2008年
目的对大连市甘井子区1991-2005年肺癌发病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肺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1991-2005年肺癌新发病例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以及病例数加权基础上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描述其时间、性别、年龄分布以及病理学类型。结果1991-2005年间,大连市甘井子区肺癌标化发病率的APC为2.12%(p〈0.05),男性为1.41%(p〉0.05),女性为3.36%(p〈0.01)。结论肺癌已经成为我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口老龄化是发病率变化的主导因素,做好肺癌的防制应是我区肿瘤防制工作的重点。
姜海洋马芳陈丽娜张莉梅
关键词:肺肿瘤发病率
2002-2013年大连市甘井子区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居民死亡原因和死亡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为了解甘井子区居民主要死因和疾病负担,我们对2002-2013年甘井子区居民全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姜海洋历有为崔晓曼
关键词:死因分析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
2009~2018年大连市甘井子区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类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科学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8年甘井子区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应用WHO推荐方法计算慢性病早死概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09~2018年甘井子区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42290例,粗死亡率从2009年的525.39/10万上升到2018年的669.35/10万,年均上升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标化死亡率从2009年的298.37/10万下降到2018年的290.62/10万,年均下降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份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1)。4类主要慢性病合计早死概率为12.92%~15.01%,年均上升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P<0.01)。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死概率每年分别以3.33%、1.59%呈上升趋势(P<0.05);恶性肿瘤的早死概率每年以0.06%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每年以1.31%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连市甘井子区4类主要慢性病总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早死概率也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甘井子区早死概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历有为姜海洋林红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2009~2019年大连市甘井子区宫颈癌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2009~2019年宫颈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情况,以便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方法利用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2019年监测的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宫颈癌的粗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死亡)率、截缩率、累积发病(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描述其时间和年龄分布。结果甘井子区2009~2019年宫颈癌发病1 325例,粗发病率为33.08/10万,中标率为26.88/10万,世标率为20.28/10万,0~74岁累积率为2.09%,35~64岁截缩率为53.49/10万;粗发病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粗发病率APC为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标率和世标率APC分别为1.89%和2.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死亡227例,粗死亡率为5.67/10万,中标率为4.25/10万,世标率为3.16/10万,0~74岁累积率为0.32%,35~64岁截缩率为7.79/10万;宫颈癌的粗死亡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4.45%、2.81%和3.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井子区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岁前无新发病例,自20~24岁组开始随年龄的增长迅速上升,50~54岁组达到最高峰,之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甘井子区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0~60岁;而甘井子区女性30岁前宫颈癌的死亡率很低,之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55~59岁组达到第一高峰,60~64岁组开始逐渐下降,70~74岁组开始又逐渐上升,75~79岁组达到第二高峰。结论大连市甘井子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全国水平。
历有为姜海洋
关键词:宫颈癌
大连市区1991~2005年乳腺癌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大连市区1991~2005年女性乳腺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世界人口调整发病率、截缩率、累积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作年龄-时期-队列发病分析。结果(1)流行趋势概况:粗发病率为36.6/10万。其APC为7.36%(P〈0.001):调整发病率为27.7/10万,其APC为5.13%(P〉0.001)。(2)流行趋势分析:与30-34岁相比,35-39岁的RR已升至2.311倍(P〈O.001),至45-49岁上升到6.752倍:1931~1960年出生队列的RR均为1911年的2.4倍以上(P〈0.001)。结论大连市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存在人口老龄化和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朱秀芬张莉梅姜海洋刘香华
关键词:乳腺肿瘤
大连市甘井子区1991—2010年肝癌流行趋势分析
2014年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病死率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全球第7位和第4位。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监测资料,在中国城市地区,男、女性肝癌发病率均居第5位,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为了解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肝癌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及时有效的肝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甘井子区1991--2010年肝癌的发病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历有为张莉梅姜海洋崔晓曼
关键词:肝癌发病率
应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甘井子区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
目的:探讨GM(1,1)灰色模型在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对甘井子区2002-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用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并建立恶性肿瘤GM(1,1)灰色预测模型,评价模型预测效能,预测本区2014-2018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结果:甘井子区2002-2013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分别为0.3447、1,模型判为优秀,可以用于外推预测。2014-2015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预测值分别为230.14/10万、237.13/10万、244.33/10万、251.74/10万、259.38/10万。结论:GM(1,1)灰色模型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的预测。
历有为姜海洋林红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
大连市1991-2005年原发性肝癌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张莉梅林红姜海洋杨淳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