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国凡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伦理
  • 1篇代文
  • 1篇正义
  • 1篇人类观
  • 1篇社会正义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伦理
  • 1篇生态伦理观
  • 1篇生态正义
  • 1篇生态转向
  • 1篇生态自然观
  • 1篇视域
  • 1篇主义
  • 1篇文明
  • 1篇现代文
  • 1篇现代文明
  • 1篇理学
  • 1篇伦理观
  • 1篇伦理学
  • 1篇伦理学视域

机构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姜国凡
  • 1篇杨赫姣

传媒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马克思生态观研究
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显性问题。面对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认真思考马克思思想理论中蕴含的生态观,深度挖掘马克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生态思想基础,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下,再塑...
姜国凡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
作为自为责任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被引量:3
2012年
生态危机问题直接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问题。在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性问题,成为关联全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情况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生态伦理观强调:尊重传统,提倡合作化的、和谐式的、有机联系为前提的,能够成就每个个体幸福为目的的伦理观。这一伦理观的基本原则是重建人类的自为责任,在自为责任的带动下,共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人类福祉。
姜国凡杨赫姣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伦理观
从生态正义到社会正义——现代文明生态转向的伦理学视域被引量:6
2012年
承继现代文明对社会正义的理解方式,可以从社会形态发展的意义上重新诠释社会正义的现代性意义。现代社会正义不仅具有以往社会正义的利益平等原则,更加入了生态的原则,体现为一种以生态正义为核心内涵的现代社会正义伦理学观点。在这种观点的照应下理解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与实践意义。从生态正义到社会正义体现的不仅是社会形态形式的进步,更加是社会形态实质的丰富。生态正义将人类整体性的思考方式纳入社会正义的构建之中,表达了生态转向意义上的文明建设的伦理价值,富有时代精神。
姜国凡
关键词:生态正义社会正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