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预防狂犬病
  • 1篇球蛋白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监测
  • 1篇麻疹
  • 1篇麻疹监测
  • 1篇麻疹监测系统
  • 1篇门诊就诊
  • 1篇门诊就诊者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球蛋白
  • 1篇就诊
  • 1篇狂犬
  • 1篇狂犬病
  • 1篇CDC

机构

  • 2篇滁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姚红
  • 1篇韩茂昌
  • 1篇王计争
  • 1篇张勇
  • 1篇许卫年
  • 1篇宋延举
  • 1篇穆娟娟
  • 1篇程德惠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滁州市CDC 2004~2007年预防狂犬病门诊就诊者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滁州市CDC2004~2007年预防狂犬病门诊就诊者的登记资料及流行病学监测资料进行监测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暴露者的登记资料及当地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年间共有12种动物不同程度伤人11024例,其中被犬伤害者由2004年的84.03%降至2007年的65.03%,猫伤由2004年的12.28%上升至2007年的28.12%,其他动物如鼠、兔等肇事呈逐年增多趋势;被动物伤害后常规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Ⅲ级暴露者加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4年来无免疫失败现象;免疫人群中,年龄最小为出生19d,最大93岁,小于1岁39例,大于80岁78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中,7支组和6支组阳性率均显著优于5支组;接种狂犬病疫苗联合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与单用狂犬病疫苗者相比,无明显自动免疫力滞后现象。结论对狂犬病暴露者彻底清洗、消毒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Ⅲ级暴露者加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止狂犬病发生。
韩茂昌许卫年宋延举姚红
关键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流行病学监测
2002~2006年滁州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滁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促进麻疹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滁州市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资料,统计、分析麻疹流行特征,并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效果和防控措施。结果2002~2006年5年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2.65/10万。2006年麻疹发病率由2005年的7.59/10万降至1.77/10万,低于5年间平均发病率。麻疹的发病高峰正常年份在3~6月份。暴发流行年出现3~7月份、10~12月份两个高峰,分别占当年病例总数的56.00%、40.60%。574例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1.08%,免疫史不详的占60.10%。小于8月龄儿童麻疹病例占5.05%。32例8月龄~1周岁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占68.75%。结论及时有效接种MV,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现行的麻疹疫苗初始免疫程序有必要进行调整。
程德惠张勇王计争姚红穆娟娟
关键词:麻疹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