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靠
- 作品数:85 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从篇章“语体”到专书“语体”——早期语类文献演进及文体分类述论被引量:1
- 2019年
- “语”是早期社会十分重要的一种文类,它最初源于史官的记言职能,本质上为史传文献。从文体的角度来看,“语”原本指人物有教益的言论,可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不同因素的介入,“语”的形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就早期语类文献形态而言,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从篇章的角度出发,早期语类文体可划分为格言体、对话体、事语体、专论体四种形态,而每一形态又衍生若干次生态类型;二是从专书的角度出发,可划分为国别体、语录体、纪传体、世说体四种。篇章“语体”与专书“语体”之间既有融合,但也有差异,篇章“语体”与专书“语体”各自分化及二者之离合呈现早期语类文献及文体之复杂演进态势。
- 夏德靠
- 关键词:对话体语录体纪传体
- 《论语》文本的生成及其早期流布形态
- 2014年
- 孔子去世后,七十子之徒开始大规模讲习孔子语录,这一活动有利于孔子言论的汇集。先秦时期《论语》文本是写本与诵本同时并存的。定州简本是据诵本《论语》而形成的抄本,它不仅作为汉代《论语》最早的传本,同时也开启今文系统。也就是说,汉代《论语》传本的今文系统是沿承先秦时期的诵本传统,其发展轨迹是由简本而齐《论》与鲁《论》。古《论》则属于先秦时期的写本。因此,汉代《论语》传本虽不止三《论》,但其它传本难以超越古《论》及由简本衍生的齐《论》、鲁《论》。"张侯论"基于鲁《论》而对齐《论》"择善而从",可看作是向简本的回归。郑玄以《古》校《鲁》,是想融汇写本与诵本,但只选择鲁《论》而遗弃齐《论》,所以难以臻于完满。真正能够融汇写本与诵本而向先秦《论语》祖本回归的是何晏本,它能够集三《论》之长,所以成为今本的直接来源。
- 夏德靠
- 关键词:《论语》写本
- 先秦教化行为及其文献的生成
- 2016年
- 早期文献与行为方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教化行为是考察先秦文献生成、流传的重要环节。教化活动促进先秦文献生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乐语模式使大量的诗说文献得以出现,而这些文献最终影响《诗经》相关阐释文本的形成;二是箴诫风尚极大影响先秦文献特别是史传文献文本的生成与编纂;三是先秦时期的官学、私学影响教材与学习笔记的出现,而这些教材与笔记最终促使五经文献以及诸子文献的生成。整体来看,伴随先秦教化行为,除了相关文献的生成之外,同时还存在文献的编撰、流布乃至经典化诸方面的事项。因此,教化行为对于早期文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早期文献的很多问题只有置于教化行为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理解。
- 夏德靠
- 关键词:乐语官学私学五经
-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被引量:2
- 2011年
- 《汉志》小说包含先秦小说与汉代小说两种类型,先秦小说是先秦语体文献在战国时期的新发展和新样式,本质上属于语体。这两类小说反映先秦两汉时期小说演进的两种类型,同时也预示了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嬗变。《汉志》所著录小说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语体意义上的小说观念,一是近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观念。这两种不同的小说观念被《汉志》杂糅在一起,这不但遮蔽了先秦"小说"观念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模糊了现代意义上小说观念的真正起源。另一方面,《汉志》有关小说的看法尽管源于对先秦小说的认知,但它所阐明的小说观念主要是围绕先秦社会采集民间议论这一现实而展开的,这意味着《汉志》的小说观念与先秦小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 夏德靠
-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小说语体志怪小说志人小说
- 论箴体的生成及其文体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箴体产生于规谏活动之中,这一文体具有很强的规诫意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箴体虽然远离了规谏活动,但大都依然保持着规诫性质。箴体最初是大臣用来规谏君主的一种方式,魏晋以降箴体的撰作主体与规谏对象均发生变化,箴体也分化为官箴、私箴与咏物箴。这一演变表明箴体参预现实的功能得到加强。随着创作主体及规谏对象的渐次变化,箴体由最初的韵语文体向散文转化。同时与箴体性质相近的还有戒体、规体。规体始于元结《五规》,最初是以散文形式流布的,"规"体也有以韵文形态存在的,如《弟子规》。早期的戒文分为自警类的韵语戒文和家戒类的散文式戒文,自警类的戒文是撰者对于自身所提出的警戒,家戒主要是家族长辈对晚辈提出的戒告。后世戒文除这些形式之外,还出现了下级对上级及平辈之间进行戒劝的形式,此外还出现物事戒文。
- 夏德靠
- 话语建构与文献阐释——读过常宝先生《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
- 2010年
- 夏德靠
- 关键词:先秦散文散文研究话语方式话语建构文体
- 论先秦语类文献形态的演变及其文体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先秦时期的语类文献是在重言、记言传统的背景之下形成的。"语"在性质上主要表现为它载录的是"善言";从文体形态方面来说,上古语类文献主要包含格言体、对话体、事语体这些类型。由于这些文体形式是历时性生成的,这就意味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大体而言,先秦语类文献形态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向演进的:一是格言体内部的散见之"言"向结集之"言"的转变,一是对话体向事语体的演变。
- 夏德靠
- 关键词:对话体
- 《苏子》考辨被引量:1
- 2014年
- 从《汉书·艺文志》的著录来看,《苏子》被列为纵横学派的第一家,这种安排表明不仅仅是因为苏秦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还因为《苏子》一书是作为纵横学派的经典这一层身份。《苏子》这种经典身份的建构缘于它收录的绝非只是苏秦一人的作品,还包括鬼谷子、苏代、苏厉等人的作品。随着魏晋六朝的隐逸、仙道思潮的兴起,鬼谷子受到重视,于是《鬼谷子》从《苏子》中分离出来而单独流行。因此,在秦汉时期,《鬼谷子》的内容依附于《苏子》,当时没有《鬼谷子》这样的称谓;魏晋以后才脱离《苏子》而流传,《鬼谷子》才以其本真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伴随这种状况,《苏子》一书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夏德靠
-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鬼谷子》
- 中学语文课堂的反思及其对策——评吴俊教授《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
- 2013年
- 《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具体分析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中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被大大突出,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知识性的传授,相对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同时,即使在语文知识领域的传授上,也普遍出现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一方面人文性教育没有被重视,另一方面,颇受重视的知识性传授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一书注重在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即通过美学理论的知识性建构,将知识性构建与人文性建构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不但有效地解决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问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医治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缺乏症"。
- 夏德靠
- 关键词:语文美育知识性人文性中学语文课堂
- 论《尚书》文体的类型及其生成
- 2021年
- 有关《尚书》文体类型的认识及分类,历来存在不小的争议。其实,在此问题上,应该从三个层面加以认识:首先,就专书文体而言,《尚书》呈现记言的特征,但作为记言文献,《尚书》也存在记事的篇章。早期记言文献记言与记事并存乃是常态;其次,从《尚书》的篇章文体来看,大致有对话体、事语体,以及单纯记事篇章,这也是早期记言文献的常态;再次,《尚书》文体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篇名上,典、谟、训、诰、誓、命反复出现,这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均属于仪式文献,各自与特定的仪式有着紧密关联。作为礼制的外在表现,仪式具有可重复性,这种特性是造成典、谟、训、诰、誓、命这些文体反复出现在《尚书》中的根本原因。因此,只要紧紧抓住这三个层面,特别是“六体”的内涵,才能比较好地阐释《尚书》文体的生成及其类型。
- 夏德靠
- 关键词:《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