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金陵

作品数:37 被引量:216H指数:9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循证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8篇循证医学
  • 5篇随机对照试验
  • 3篇疾病
  • 3篇传染
  • 2篇血压
  • 2篇循证医疗
  • 2篇卫生决策
  • 2篇疗效
  • 2篇临床医生
  • 2篇精准
  • 2篇高血压
  • 2篇META
  • 2篇产褥
  • 2篇产褥热
  • 2篇传染病
  • 2篇大数据
  • 1篇典范

机构

  • 33篇香港中文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渥太华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威尔斯亲王医...

作者

  • 35篇唐金陵
  • 3篇杨祖耀
  • 3篇冯琦
  • 2篇张宏伟
  • 1篇李立明
  • 1篇李川军
  • 1篇胡永华
  • 1篇秦颖
  • 1篇王吉耀
  • 1篇陈世耀
  • 1篇詹思延
  • 1篇陈可冀
  • 1篇胡令芳
  • 1篇熊玮仪
  • 1篇祁国明
  • 1篇王卫中
  • 1篇刘建平
  • 1篇扈学俸
  • 1篇苏虹
  • 1篇韩笑然

传媒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英国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2011循证...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人文
  • 1篇第六次全国流...
  • 1篇中华医学会临...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欧洲产褥热流行调查与控制:被忽略的流行病学先驱塞麦尔维斯被引量:3
2017年
19世纪,产褥热在欧洲突然流行,导致无数产妇死亡,人们束手无策。1846年,维也纳总医院年轻的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经过比较分析和偶然事件的启发,认为可能是医生进行病理解剖后直接去产房接生将所谓"死尸因子"带给了产妇,引起产褥热。他进而提出用漂白液洗手,很快将产妇死亡率从10.65%降至1.98%。塞麦尔维斯的工作强烈提示了病因细菌说的可能性。1854年约翰·斯诺对伦敦霍乱暴发原因的调查,也是后来巴斯德、李斯特和科赫研究的重要铺垫,开创了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和无菌术的先河,预示了微生物学的诞生。塞麦尔维斯是医学史上重要的革命性人物。但是,他的理论与当时的医学信条相悖,被医学主流嘲讽和排挤,最后精神失常,47岁去世。有时进步是先驱者的血泪之殇,其中的故事警钟长鸣。时间是公正的,轰轰烈烈的也许是场闹剧,而孤寂的可能是未来的主角。谨以此文缅怀这位伟大的流行病学先驱。
冯琦唐金陵
关键词:产褥热消毒流行病学
针灸临床试验中安慰针的设计与选用被引量:46
2003年
张宏伟唐金陵
关键词:针灸治疗针刺部位针刺深度
再论观察与实验:大数据现实世界研究不能取代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6
2018年
传统上,流行病学多以干预划分观察和实验,干预研究等于实验研究,还认为干预研究的科学性高于观察性研究。在一般科学实验里,干预指人为施加的改变自然状况的措施。干预并不一定是有益的,也并不一定是研究者当下施加的,研究者、受试者或第三者目前或过去施加的措施都可以形成"有效的"干预。例如,由研究者、受试者和第三者通过某种方法致使视神经损伤,都可以形成有效改变视神经正常功能的干预,研究者可以由此观察到视神经和视力的关系。以此推论,由受试者自己过去施加的不良干预(如吸烟)也属于干预,那么研究吸烟和肺癌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就等同于实验研究了。由此看来,干预本身并不足以有效地区分观察和实验。如果认为实验的科学性高于观察,那么在干预的基础上,只能从科学性上(即设计特征)区分观察和实验。在评估医学干预效果的临床试验中,随机分组是在传统认为的观察研究基础上引入的最重要的偏倚控制措施,应该是区分观察和实验的核心属性。如果一定要把人群研究分成观察和实验,随机对照试验才是真正的实验研究,非随机分组形成的干预研究属于试验,但不是实验。基于大数据的现实世界研究,如果没有随机分组,不能构成实验,也不能成为对干预效果的最终检验。大数据现实世界研究不能取代随机对照试验,这是本文希望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
唐金陵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研究
引证研究:系统性综述前提下的研究
2017年
Hans Lund和同事们认为,为了避免研究的浪费,在开展任何新研究之前,都应该系统地回顾现有的证据。
Hans LundKlara BrunnhuberCarsten JuhlKaren RobinsonMarlies LeenaarsBertil F DorchGro JamtvedtMonica W NortvedtRobin ChristensenIain Chalmers傅晓红黄莺子唐金陵
关键词:研究方法
医学的进步与反思被引量:5
2017年
科学最共通的地方不是理论和方法,而是可以自由表达各种意见的氛围。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说,科学就是有组织的怀疑。现代医学以科学为基石,也应在怀疑和反思中前行。
唐金陵
关键词:社会学家怀疑
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精准流行病学研究的典范与陷阱被引量:8
2017年
现代流行病学是医学应用型研究的方法论,是在人群中定量地研究有关健康、疾病和医疗服务实践问题一般规律的科学和艺术。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研究的设计类型,精确度主要取决于样本量大小。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是最精、最准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但是由于伦理的限制,只能用于评估医学干预效果。一项研究需要的设计严谨性和样本量与预期效果的大小成反比:效果越小,所需的研究设计就越严谨,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大。因此,只有当疗效比较小时,才需要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当疗效十分明显时,中小型随机对照试验甚至观察性研究就足以证明其有效性。从研究阶段上看,它是确认性、终结性研究,而不是提出假设的原创性研究。然而,研究的价值最终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意义和原创性,而不是研究方法和尸值的大小。过度推崇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会引发:①对中、小疗效干预的过度强调;②对确认性研究的过度重视,以及对项目大小和经费多少而不是科学问题的追逐,进而弱化原创性研究工作;③增加研究资源、医学活动和患者利益被制药公司绑架的风险。
唐金陵杨祖耀毛琛
关键词:偏倚样本量
循证医学:医学实践的新模式被引量:40
2005年
唐金陵
关键词:循证医学行医学问
剖析高血压药物治疗综合危险策略背后的证据和逻辑被引量:2
2010年
王卫中唐金陵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心血管事件抗高血压药物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效果反应链
2005年
胡令芳唐金陵
关键词:循证医学老年慢性病
试论现阶段传统医学研究的重心
对传统医学历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视之为江湖骗术,另一种则视之为灵丹妙药,因此两个阵营对传统医学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也明显不同。前者注重于传统疗法机理的研究、有效成分的寻找和施治方法(如剂型)的改进。然而,医学的根本...
唐金陵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