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棉铃虫多核型多角体病毒A1和蓓带夜蛾多角体病毒B基因组结构的初步比较与分析
- 2008年
- 通过半补齐法建立棉铃虫多核衣壳型多角体病毒A1 HearMNPV—A1(Helicoverpa armigera multip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A1)的质粒基因组文库,拼接了一个24553bp的片断,推测含有26个ORFs,与蓓带夜蛾B多角体病毒MaeoNPV—B(Mamestra configurata Nucleopolyhedrovirus—B)进行基因对等图分析,表明HearMNPV基因片断缺失了一段5466bp的序列,与八字地老虎颗粒体病毒XecnGV(Xestia c—nigrum granulovirus)的orf 60~65基因簇氨基酸序列有高度一致性,基因信息分析表明HearMNPV和XecnGV可发生重组,为杆状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基因流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 唐平易咏竹郭锡杰李轶女单晓红张寰
- 关键词:棉铃虫基因排列
- 棉铃虫多核型多角体病毒v-cath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为获得棉铃虫多核衣壳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multip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基因组序列,采用随机克隆方法,建立HearMNPV的质粒基因文库,并通过对插入片段进行克隆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得编码组织蛋白酶基因v-cath。该基因阅读框为1026bp,共编码341个氨基酸。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HearMNPV的v-cath基因与蓓带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Mamestra configurata NPV-B)的同源性最高,而与苹果皮小卷蛾颗粒体病毒(Cydiapomonella GV CpGV)同源性最低,由此认为,杆状病毒科的v-cath基因在进化上存在2种进化方式:一类以点突变为主,基因长度变化不明显;另一类突变以小片段的碱基增减为特征。
- 唐平李轶女唐玉斌张寰易咏竹韩宾秦启联
- 棉铃虫多核衣壳型多角体病毒fp25 K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2008年
- [目的]克隆棉铃虫多核衣壳型多角体病毒(HearMNPV) fp25 K基因,为深入研究杆状病毒的进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半补齐法建立HearMNPV的质粒基因组文库,对插入片段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取HearMNPV fp25 K基因。[结果]HearMNPV fp25 K基因的读码框由588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95个氨基酸;该基因上游具有晚期调控保守序列ATAAG,是一个晚期表达基因;HearMNPV fp25 K存在5个α-螺旋,8个β-折叠;HearMNPV与蓓带夜蛾核型多角体一致性最高,达97.0%,与舞毒蛾多核衣壳型多角体的FP’同源性最低,仅为19.3%。HearMNPV与GroupⅠNPVs、GroupⅡNPVs及GVs的fp25K同源基因间氨基酸平均相似性分别为55.6%、69.4%和29.3%,推测其与Ⅱ类NPVs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该研究为杆状病毒分子进化、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 唐平王永杰李轶女张寰易咏竹秦启联
-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甜菜夜蛾卵巢细胞离体培养成系进程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蛹卵巢细胞建立细胞系的整个过程,探究细胞由体内到体外培养过程中其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的变化,为昆虫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甜菜夜蛾蛹卵巢细胞离体培养过程中各阶段的细胞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获得注释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进行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对部分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d和cdk4)、调控基因(cdc20,apc1,skp2和mad1)、增殖相关分子标志物(mcm4和pcna)在甜菜夜蛾卵巢细胞离体培养过程中的转录进行验证。【结果】甜菜夜蛾蛹卵巢细胞离体培养过程包括5个阶段:解剖获得离体的卵巢组织,卵巢组织贴壁培养后游离出原代细胞,细胞转化重新具备增殖能力,成功首次传代,以及能够连续传代15代以上建立细胞系。上述5个阶段的细胞经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后共获得46 796条unigenes序列,组装得到序列长度完整性好;转录本unigenes序列拼接长度分布合理,样本碱基Q30均在94%以上。通过KEGG数据库获得注释的unigenes有1 473条,参与细胞过程紧密相关的20条信号通路,其中有92条unigenes在细胞周期信号通路中获得注释。聚类分析表明,在体内处于快速发育状态的卵巢细胞与同样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系基因表达模式非常接近。原代细胞由短暂停滞生长至成簇细胞的转化关键期,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619个,cdk4在离体培养期表达量显著降低,cycd在细胞转化关键期之后表达量显著升高,cdc20,apc1,skp2和mad1在卵巢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原代细胞、转化关键期细胞和首次传代细胞的。从原代细胞至传代后,cycd的表达显著升高8.7倍,显著高于mcm4和pcna的变化水平。【结论】甜菜夜蛾卵巢细胞离体培养过程中5个阶段的细胞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序列质量符合数据分析的基
- 唐凯于旭鹏孟茜孟茜秦启联秦启联唐平
- 关键词:甜菜夜蛾原代细胞离体培养转录组测序
- 棉铃虫多核型多角体病毒38k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蛋白高级结构的预测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半补齐方法建立棉铃虫多核衣壳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文库,通过对插入片段进行克隆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得了38k基因。该基因上游具有晚期调控保守序列TTAAG,是一个晚期表达基因,基因阅读框为903bp,共编码30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与α类杆状病毒的同源性较高,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氨基酸高级结构的分析表明其与与磷酸酶结构相似性达到95%,与病毒核衣壳的组装有关。
- 唐平李轶女秦启联王春艳沈桂芳
- 利用杆状病毒系统在昆虫细胞TN5中表达家蚕30K蛋白被引量:4
- 2006年
- 为研究30K蛋白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利用RT-PCR从家蚕总RNA中扩增到30KC19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HTb中,构建成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HTb-30KC19。利用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筛选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TN5中进行了表达和蛋白检测。结果表明30K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 唐平王文兵李兵陈劲频沈卫德
- 关键词:家蚕杆状病毒
- 30K蛋白对家蚕细胞及幼虫存活的作用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BombyxmoriL.细胞BmN中表达家蚕30K蛋白,以亲本病毒BmPAK6为对照,将重组病毒Bm/r-30K分别感染BmN细胞及家蚕幼虫,观察其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凋亡及存活率。与对照相比,重组病毒感染后的BmN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感染的家蚕幼虫存活时间也较长,表明体内过量表达家蚕30K蛋白有助于延长其细胞及幼虫的存活。
- 唐平李兵沈卫德陈劲频王文兵
- 关键词:家蚕杆状病毒
- 基于全基因组数据的杆状病毒进化研究进展
- 2009年
- 杆状病毒的进化研究对于丰富杆状病毒生物学,理解病毒多样性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杆状病毒全基因组信息,对杆状病毒基因顺序系统进化、基因含量系统进化、组分矢量法的进化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
- 单晓红唐平张雨徐攀
- 关键词:杆状病毒进化基因组
-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城乡互动旅游系统的构建被引量:8
- 2009年
- 基于2001~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与城乡居民出游数据,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于国内旅游影响因子进行排序,指出了城乡居民出游率是影响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我国城乡互动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构建城乡互动旅游系统的模型。
- 梅亮李炳义唐平过晓丹
- 关键词:灰关联分析旅游系统
- 一种棉铃虫多角体病毒的纯化与鉴定
- 2009年
- 对一株纯化的棉铃虫多角体病毒进行电镜观察,形态呈不规则型,直径约2μm,命名为棉铃虫多角体-B(Heli-coverpa armigera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B,HaNPV-B),它对东方粘虫有较好的感染性,与棉铃虫单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single nucleocapsid NPV,HaSNPV)有不同的宿主域。通过半补齐法建立HaNPV-B基因组文库,拼接了一个6035bp的核苷酸片段,推测包含6个ORF,其包含基因内容及基因结构与HaSNPV不同,分析表明两者是不同种病毒,这为杆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共同进化提供了信息。
- 唐平李轶女张寰张志芳
- 关键词:棉铃虫杆状病毒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