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勇

作品数:274 被引量:3,209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05篇石油与天然气...
  • 98篇天文地球
  • 40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8篇盆地
  • 118篇准噶尔盆地
  • 60篇油气
  • 47篇凹陷
  • 38篇勘探
  • 30篇成藏
  • 25篇砾岩
  • 24篇旅游
  • 19篇石炭
  • 19篇风城
  • 18篇储层
  • 17篇三叠
  • 16篇页岩
  • 15篇岩性
  • 15篇砂砾
  • 15篇砂砾岩
  • 13篇地震
  • 13篇二叠系
  • 13篇储集
  • 12篇地层

机构

  • 196篇中国石油天然...
  • 61篇成都理工大学
  • 36篇中国石油
  • 28篇西南石油大学
  • 26篇南京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长江大学
  • 9篇四川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石油新疆...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学院
  • 4篇四川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71篇唐勇
  • 26篇曹剑
  • 20篇刘妍
  • 19篇瞿建华
  • 17篇王绪龙
  • 17篇吴晓智
  • 17篇何文军
  • 16篇胡文瑄
  • 16篇张越迁
  • 15篇齐雪峰
  • 14篇郑孟林
  • 14篇张义杰
  • 13篇覃建雄
  • 13篇常秋生
  • 13篇何登发
  • 12篇支东明
  • 12篇郭旭光
  • 12篇姚素平
  • 10篇黄立良
  • 10篇孔玉华

传媒

  • 30篇新疆石油地质
  • 11篇石油学报
  • 11篇沉积学报
  • 11篇石油勘探与开...
  • 9篇天然气地球科...
  • 9篇中国石油勘探
  • 7篇石油实验地质
  • 5篇地质学报
  • 5篇地质论评
  • 5篇地学前缘
  • 5篇古地理学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资源开发与市...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地球学报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3篇岩石学报
  • 3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6篇2024
  • 21篇2023
  • 14篇2022
  • 16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17篇2016
  • 16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18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2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演化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53
2006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是叠合盆地“多源多期”油气成藏的一个典型实例。本文通过对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化石”记录——包裹体进行研究,采用储层游离烃和包裹体烃成分对比分析,有机包裹体光性特征鉴别,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热史,以及有机包裹体红外光谱特征分析,确定了油气来源与成藏期次。再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构造发育史,恢复了复杂的油气成藏演化过程1中晚二叠世,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烃源油沿断裂和输导层运移至石炭系—二叠系圈闭中聚集;2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油沿断裂、不整合和输导层运移,在二叠系—三叠系的各套储层中聚集;3早白垩世至今,佳木河组的天然气,以及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油推动早期的原生油藏向上倾方向运聚。
曹剑胡文瑄姚素平张义杰王绪龙张越迁唐勇
关键词:包裹体生物标志化合物叠合盆地新疆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形成演化、控油作用与莫深1井井位地质论证
何登发况军周路唐勇樊春刘得光常秋生浦世照吴晓智齐雪峰杜社宽牛志杰石新璞刘振宇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形成演化、控油作用与莫深1井井位地质论证》是由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立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和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承担的研究项目,由《准噶尔盆地古隆起分布、演化及对油气...
关键词:
关键词:古隆起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重大发现及下组合勘探前景展望被引量:105
2019年
高探1井于白垩系清水河组测试获日产千方高产油气流,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成藏条件,主要表现在:①发育多套烃源岩,其中侏罗系、二叠系为主力烃源岩,烃源灶规模大;②发育白垩系清水河组、侏罗系头屯河组和喀拉扎组等多套规模有效储集层;③发育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性巨厚泥岩盖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具备良好封盖能力;④发育成排成带分布的大型背斜构造,北部斜坡区还具有形成大型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为形成大油气田提供了良好圈闭条件;⑤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等静态要素匹配良好,动态演化有利于油气规模聚集。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具有西段四棵树凹陷、中段和东段大构造、北部斜坡等3个有利勘探方向。
杜金虎支东明李建忠杨迪生唐勇齐雪峰肖立新魏凌云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成藏条件勘探方向
“九寨天堂”与九寨沟景区的互动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旅游中心与九寨沟景区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九寨天堂”的开发对九寨沟景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九寨沟景区的发展对“九寨天堂”也有着直接的推进作用和内在优化功能,通过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提出它们的良性互动模式及对策。
刘妍唐勇陈洪德郑颖
从玛湖大油区发现看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发展趋势被引量:56
2021年
含油气系统地质理论是油气勘探战略选区的基础,随非常规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自身也亟需丰富发展,以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在综述含油气系统理论沿革和分析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大油区的发现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大油区的发现,是含油气系统理论发展的缩影。玛湖大油区具备源储耦合成藏的基本条件,发育了有序分布的全类型油气藏,为全油气系统理论的确立提供了实证。以玛湖凹陷为例,全油气系统的勘探可实现4个方面的拓展:由源外向源内拓展,由常规向非常规拓展,由浅层向深层拓展,由单一圈闭向连续地质体拓展。
唐勇曹剑何文军单祥刘寅赵克斌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含油气系统非常规油气
用于井下流体取样的取样系统及取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井下流体取样的取样系统及取样方法。该取样系统包括:电动取样器、井口可倾斜式防喷管单元及测调单元;电动取样器包括:圆筒形的本体,在本体的侧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出液孔和进液孔;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本体内...
赖学明宋祖厂盖旭波刘扬唐勇张勇胡石锋杨海超任丽华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被引量:82
2005年
论述了陆西地区不整合类型与控油特征、不整合结构类型与油气运聚特征、油气沿不整合面运移的证据以及不整合断层运聚体系的成藏模式。陆西地区存在上超削蚀型、上超整一型、整一削蚀型和整一整一型4种不整合类型,其中上超削蚀型和整一削蚀型不整合对油气聚集最有利。在陆西地区有6种不整合结构类型,其中Ⅰ、Ⅱ型对油气的运移、聚集最有利。二叠系各层系顶界和三叠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发生于陆西斜坡区,西山窑组顶界和侏罗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主要发生在隆起区。陆西地区存在源边—不整合—斜坡—环带状和源外—不整合—断控—阶状2种成藏模式。由此可见,与不整合有关的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勘探目标区主要位于陆西斜坡区、三个泉油田与石南油田接合处及三南凹陷南段。
牟中海何琰唐勇陈世加浦世照赵卫军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不整合面油气运移油气成藏模式
新场气田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研究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新场气田中浅层气藏水平井由于其井身结构特点,较直井排液困难,易在井筒中形成积液,影响气井正常生产。通过多年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以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为主,车载压缩机气举等四种排水采气工艺措施系列。从现场应用情况分析,针对气井不同的情况,各项措施工艺都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唐勇
关键词:新场气田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
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敏感度评价——以剑门关地质公园为例
本文首次将敏感度的概念引入到地质遗迹的评价中,并建立了地质遗迹敏感度的评价模型。基于此概念和评价模型,以剑门关地质公园为例,对其地质遗迹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根据其评价结果将该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划分为一、二...
刘妍唐勇李晓琴陈洪德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剑门关
文献传递
乐山市特色旅游餐饮类型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
2024年
乐山美食作为川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通过采用地方考察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乐山市177处特色旅游餐饮类型划分与多尺度空间分布问题。结果表明,类型划分层面,特色旅游餐饮分为火锅类、凉拌类等10类。乐山市域空间尺度下,东北部密、西南部疏,以乐山市市中区聚集点为核心向外围扩散,呈4级分布,无明显方向性;乐山城市规划区尺度下,呈东北-西南向展布,形成单中心、放射状“掎角”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摸清乐山市美食旅游家底、编制《乐山市“十五五”美食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持续开展“十大美食、百道美味”推选与推广活动、优化乐山市域与城市规划两级尺度下的空间布局和加强美食旅游区域协调发展等举措,推动乐山市建设“四川美食首选地”。
王尧树唐勇杜亚
关键词:美食旅游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