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敏

作品数:185 被引量:692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6篇糖尿
  • 66篇糖尿病
  • 64篇微循环
  • 62篇烧伤
  • 50篇电烧伤
  • 44篇细胞
  • 39篇高压电
  • 34篇2型糖尿
  • 34篇2型糖尿病
  • 30篇高压电烧伤
  • 28篇微循环障碍
  • 26篇甲襞
  • 25篇足甲襞
  • 24篇胰岛
  • 23篇己酮可可碱
  • 22篇血管
  • 21篇胰岛素
  • 19篇病患
  • 15篇血清
  • 15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171篇河北医科大学...
  • 20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唐山工人医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沧州医学高等...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石家庄信息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85篇周慧敏
  • 84篇张庆富
  • 46篇刘璠
  • 41篇杨爱格
  • 36篇王车江
  • 25篇董闪闪
  • 23篇康岩
  • 23篇邵洪波
  • 23篇冯建科
  • 22篇张洁
  • 21篇王丽娜
  • 20篇郭玉卿
  • 18篇白永强
  • 15篇李增宁
  • 15篇贾新菊
  • 15篇李全海
  • 13篇闫宝勇
  • 12篇张趁儒
  • 10篇许顺江
  • 9篇王润田

传媒

  • 18篇中国微循环
  • 15篇第八届全国创...
  • 12篇中国血液流变...
  • 7篇现代中西医结...
  • 7篇中华烧伤杂志
  • 6篇河北医药
  • 5篇国际内分泌代...
  • 4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微循环学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烧...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5篇2015
  • 22篇2014
  • 13篇2013
  • 22篇2012
  • 23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电烧伤对大鼠血小板/白细胞聚集黏附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干预作用
目的 了解高压电烧伤对大鼠血小板、白细胞聚集黏附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伤组和治疗组,每组60只.电伤组和治疗组用调压器及实验变压...
张庆富魏伟尚涛周慧敏李增宁王车江冯建科许顺江崔冬生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效果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点滴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症状评分及胃排空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时间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率42.86%,无效率9.52%,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患者显效率31.58%,无效率15.79%,总有效率84.21%,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在应用改善症状药物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王丽娜郭玉卿康岩刘璠周慧敏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丹参多酚酸盐胃排空莫沙比利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不同剂量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尿白蛋白(UALB)的影响。方法:92例T2DM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DM组32例)、ALA治疗组[DM 300mg(30例)及DM 600mg(30例),分别给予ALA 300mg及ALA 6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另选34例正常对照者(NC组)。分别于0周及2周测定尿PCX、血VEGF、尿肌酐(Ucr)及UALB。结果:DM 300mg组及DM 600mg组治疗2周后VEGF、尿PCX肌酐比(UPCR)、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低于DM组(P<0.05或P<0.01),DM 600mg组VEGF、UPCR、UACR低于DM 300mg组(P均<0.05)。结论:ALA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减少尿PCX的排泄,降低血VEGF,减轻足细胞的损伤和凋亡,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董闪闪刘璠郭玉卿张洁杨爱格贾新菊秘玉静周慧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Α-硫辛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微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老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的动态变化,探讨老龄T2DM大鼠胰腺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只健康Wistar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2DM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方式,建立老龄T2DM大鼠模型,利用(LISCA)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图像仪(LDPI),于成模后0、4、8、12与16 w,分别观测各组老龄T2DM大鼠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大鼠不同病程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T2DM组大鼠0 w、4 w、8 w、12 w、16 w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低于同时相对照组(P<0.05);且随病程延长,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P<0.05)。结论老龄T2DM大鼠早期即出现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减少,随着病程延长,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老龄T2DM更早发生微循环障碍。
张洁周慧敏李鸿燕郭玉卿董闪闪康岩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循环
实验高压电烧伤白细胞流变学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高压电烧伤大鼠血小板流变行为,探讨血小板流变行为改变在高压电烧伤微循环障碍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高压电烧伤组(电伤组)和假高压电烧伤组(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TC-30-20KV...
张庆富周慧敏王车江邵洪波白永强冯建科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联合罗格列酮4 mg/d口服,疗程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个月测体质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组及B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B组体质量、FINS和HOMA-IR显著降低;6个月及12个月时,B组体质量、FBG、2hPG、HbA1c、FINS、HOMA-IR、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A组(P均<0.05),12个月时B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同组6个月时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糖调节受损患者坚持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至少6个月),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红细胞流变行为,可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刘璠冯红云杜丽娜张趁儒周慧敏张庆富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噻唑烷二酮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
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以复合终点达标率为评价指标,比较利拉鲁肽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该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n=40)和预混胰岛素组(n=40),分别给予利拉鲁肽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疗程12周。分别于0周及12周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计算体重指数(BMI),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以Hb A1c<7.0%、血压<130/80 mm Hg、TG<1.7 mmol/L、LDL-C<2.6 mmol/L、BMI<24 kg/m2,以及没有发生低血糖事件构建复合终点达标标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FPG、2 h PBG、Hb A1c均显著下降(P<0.01),利拉鲁肽组TC亦显著下降(P<0.05)。两组SBP、DBP、TG、LDL-C及预混胰岛素组T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MI、SBP、DBP、TG、TC、LDL-c、FPG、2 h PBG、Hb 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预混胰岛素组(P<0.05),复合终点达标率为41%,显著高于预混胰岛素组(P<0.05)。结论以复合终点达标率为评价指标,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
刘璠董闪闪周慧敏杨爱格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预混胰岛素
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糖、血脂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糖、血脂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阿格列汀组40例给予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瑞格列奈组40例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MoCA评分,评估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结束时血糖达标率和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格列汀组37例、瑞格列奈组38例完成研究。治疗前2组HbA1c、FPG、2hPG、TG、TC、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24周后,2组TG、TC以及瑞格列奈组MoC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HbA1c、FPG、2hP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24周后,阿格列汀组HbA1c显著低于瑞格列奈组(P<0.05),MoCA评分显著高于瑞格列奈组(P<0.05);治疗结束时,瑞格列奈组血糖达标率为71.1%(27/38),阿格列汀组血糖达标率为78.4%(29/3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1.6%(12/38),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8%(4/37),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瑞格列奈组(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相当,对血脂均无明显影响,但阿格列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杨爱格董闪闪刘璠张趁儒冯红云王丽娜周慧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血糖
电烧伤微循环障碍及机制的系列研究(之四十)——高压电烧伤大鼠心肌微血管PECAM-1表达及己酮可可碱干预作用
张庆富孟令敏周慧敏邵洪波
高压电烧伤病人足甲襞微循环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通过研究高压电烧伤病人足甲襞微循环变化,探讨高压电烧伤对人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用WX-9B及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观测50例高压电烧伤病人足甲襞微循环,并同50例健康人对照。高压电烧伤组病人均有电流出入口,体表烧伤面积为(12.4±9.3)%,平均年龄(26.58±5.33)岁;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24.40±4.68)岁。观察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流动态、微血管周围状态共三方面十六项指标。结果高压电烧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微血管清晰度降低,管襻数减少,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缩短,输入枝、输出枝和襻顶直径变小,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襻周有渗出和出血。结论高压电烧伤对人体外周微循环有明显影响。
张庆富王清江周慧敏翟君鹤
关键词:高压电烧伤微循环足甲襞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