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基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组织化学
  • 3篇腺肿瘤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肿
  • 3篇甲状腺肿瘤
  • 2篇蛋白
  • 2篇去甲基化
  • 2篇组蛋白
  • 2篇组蛋白去甲基...
  • 2篇腺癌
  • 2篇腺癌组织
  • 2篇甲基化
  • 2篇甲基化酶
  • 2篇甲状腺癌
  • 2篇甲状腺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机构

  • 3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济南大学

作者

  • 3篇周建
  • 3篇张国安
  • 3篇崔文
  • 2篇孔灵玲
  • 2篇侯森
  • 2篇王旭
  • 1篇仲秀秀
  • 1篇张仁亚
  • 1篇马莉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瘦素及其受体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Ob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PTC组织(其中2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50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16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Leptin和ObR的表达。结果 Leptin在PTC中的阳性率为72.37%,在甲状腺腺瘤中的阳性率为56.25%,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ObR在PTC的阳性率为73.68%,在甲状腺腺瘤的阳性率为43.7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76例PTC中,Leptin与ObR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Leptin和ObR在PTC阳性组中的肿块直径大小与阴性组的肿块直径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bR在PT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Leptin和ObR表达与PTC肿块直径大小有关。
侯森崔文张国安周建仲秀秀马莉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瘦素瘦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癌组织RBP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1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和23例癌旁组织(precancerous tissue,PT)中RBP2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2009-01-12-2012-03-2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集的NG、PTC和PT组织中RBP2分布的位置、表达及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PTC、NG和PT组织中RBP2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1,P<0.001。在PTC组织中RBP2的阳性表达率为52.7%,弱阳性表达率为36.2%;在NG组织中RBP2阳性表达率为30.0%,其中83.3%为弱阳性表达;与PT组织相比,RBP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61,P=0.024。NG组织中RBP2的表达在年龄(U=-0.481,P=0.630)和性别(U=-0.825,P=0.40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T组织RBP2弱阳性表达率为4.3%(1/23),RBP2的表达在年龄(U=-0.877,P=0.380)、性别(U=-0.594,P=0.552)、临床分期(U=-1.369,P=0.171)和淋巴结转移(U=-0.802,P=0.4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TC组织与PT组织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149,P<0.001;与NG组织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85,P=0.037。PTC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RBP2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432,P=0.152;RBP2的表达在性别(U=-0.777,P=0.437)、临床分期(U=-1.726,P=0.084)和年龄(U=-1.236,P=0.216)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P2是甲状腺肿瘤发生早期及恶性转化的重要标志,其表达的增加可以视作是判断甲状腺肿瘤发生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
孔灵玲崔文张国安周建王旭张仁亚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癌组织LSD1表达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LSD1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LS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在甲状腺组织中LSD1阳性表达位于核内。甲状腺癌组织中LSD1的阳性表达率为94.7%,癌旁组织为34.8%,两者比较,U=-5.575,P=0.000;甲状腺腺瘤表达率为73.3%,与癌组织比较,U=-3.190,P=0.001;而甲状腺腺瘤则高于癌旁组织,U=-2.286,P=0.022。LSD1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94.1%)与非淋巴结转移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64,P=0.716;且LSD1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发病年龄及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LSD1是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标志,其表达的增加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发生及恶性转化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
孔灵玲张国安崔文王旭周建侯森张仁亚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