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
- 作品数:55 被引量:35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内蒙古中-东部兴蒙造山带古生代沉积记录:对物源特征及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指示被引量:12
- 2012年
- 兴蒙造山带为中亚造山带东段,其标志着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界线.区域上广泛发育的古生代沉积地层可能蕴含着关于板块拼合及造山带演化的关键信息.奥陶纪-二叠纪碎屑沉积岩岩相学研究表明这些岩石主要为杂砂岩和长石砂岩,以较低的成熟度,较差的分选以及较高的岩屑含量为特征.古生代样品物源主要由新生的壳源物质充当.兴蒙造山带碎屑沉积岩Nd模式年龄分布于新元古代及中元古代晚期,范围与华北板块明显不同;而其εNd(t)值演化则与兴蒙造山带内部岩浆岩类演化特征类似,表明其物源可能主要源于兴蒙造山带内.碎屑沉积岩物源主要由带有增生特征岩类混合少量再循环端员组分构成;岩性上受长英质,部分熔融镁铁质及镁铁质岩类三端员控制.岩石学上,碎屑沉积岩平均成分相当于三端员依53:41:5贡献比例进行混合.沉积环境在二叠纪发生变化,从岛弧过渡为造山带,并于三叠纪前完成碰撞.这一解释与该区最终碰撞时间为二叠纪末期至三叠纪的论断相一致.
- 李大鹏陈岳龙王忠林宇周建
- 关键词:碎屑沉积岩兴蒙造山带ND同位素
-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走向新阶段
- 2022年
-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地球表层的分布和变化,为资源评价、环境保护和全球变化等提供基础资料。这里简要介绍了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的历史和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叙述了IGCP 259和IGCP 360计划及由两个计划推动的欧洲、美国、澳洲和中国地球化学填图计划的概况。2016年为推动国际地球化学填图工作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该中心落户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中心成立的同时发起了“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计划实施至今已取得重大进展,标志着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 张必敏王学求王学求王玮周建鲁岳鑫
- 关键词:地球化学填图
- 云南红河州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0
- 2022年
- 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对稀土资源的需求,特别是紧缺的重稀土资源,如何快速有效地发现富含重稀土矿床找矿靶区是勘查地球化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获得全国地球化学基准数据,圈定稀土异常超常富集区9处,其中新发现的滇南红河州蒙自—中越边境地区稀土富集区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3.5,与华南富含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异常LREE/HREE比值一致。结合地质背景、成矿母岩、气候和地形地貌特点等初步判断具有寻找类似华南富含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潜力。因此,对这一异常的核心区,开展了1:25万、1:5万地球化学调查和风化剖面测量,并经29个钻孔验证,初步发现马鞍底潜在超大型富含重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富矿区分布于坡度较缓的坡脚处,风化母岩为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元古界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风化剖面厚度最深可达25 m左右,富矿层位位于全风化层,一般在2~13m深度,矿体平均厚度6~13m,最厚可达21m,平均品位0.14%。根据29个钻孔和84个风化壳剖面测量,初步估算稀土潜在矿石量约9.46亿吨、稀土氧化物潜在资源约100万吨。这是我国首次在滇南地区发现潜在超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同时富含轻稀土(镧、铈、镨、钕)和重稀土(钆、铽、镝、钇),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这一发现表明开展从极低密度、低密度到高密度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全部16个稀土元素高质量数据是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快速有效方法。
- 王学求周建张必敏刘东盛徐善法王玮王强乔宇谢明君刘福田迟清华刘昱恒胡庆海严桃桃李瑞红田密吴慧刘汉粮柳青青
- 关键词:重稀土地球化学勘查
- 青海共和—花石峡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与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 青海共和-花石峡地区是中央造山带交接转换的重要结点地区。西部以瓦洪山断裂与柴达木地块、东昆仑造山带接界,东以多禾茂断裂带为界与西秦岭相邻,南以勉略-阿尼玛卿缝合带与巴颜喀拉-松潘造山带相邻,北以青海湖南山断裂为界与祁连造...
- 周建
- 关键词:碎屑沉积岩
- 文献传递
- 一种化探松散水系沉积物介质采集与粒度分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探松散水系沉积物介质采集与粒度分级装置,包括隔离板、取样器、筛子和装样盘,取样器内部固定双层硅胶套,在双层硅胶套之间插入隔离板并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取样器顶部连接筛子,筛子顶部安装不同规格的筛网,取样器与...
- 李瑞红张必敏刘东盛周建严桃桃刘福田王强
- 基于规划公平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探析
- 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资源,国家采取土地用途管制方式调控耕地农转非有序性,但具强制性与法效性土地利用规划导致同区位不同农户农地发展权得以实现或限制的不公平性。通过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弥补耕地及基本...
- 奉婷奉婷张凤荣周建
-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
- 内蒙古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深穿透地球化学扫面技术的应用被引量:8
- 2021年
- 铀矿资源的勘查一直是全球矿业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铀矿勘查的主要矿床类型。砂岩型铀矿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盆地当中,矿体埋藏较深,找矿难度较大。本文通过深穿透地球化学扫面技术在二连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的试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土壤微细粒分离技术分离土壤样品,可以实现对富含活动性铀的粘土矿物进行物理富集,方法简单高效;(2)地表铀地球化学异常的发现反映的是活动性铀迁移扩散的结果,即深部铀矿(化)体产生的易溶于水的铀酰阳离子,在地下水及蒸发蒸腾作用下通过垂向迁移至地表,而通过地表径流等水平运移形成了大面积的地表铀异常;(3)利用能捕捉来自深部铀矿(化)体发出的直接找矿信息的土壤微细粒分离技术能有效圈定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在地表引起的地球化学异常,可在盆地内快速有效地开展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扫面工作。
- 窦备张必敏王学求刘武生柳青青韩志轩周建刘映东刘彬张宝匀李瑞红
- 关键词: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深穿透地球化学
- “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促进绿色发展
- 2024年
- “化学地球”的核心是建立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和观测网,揭示化学元素在全球的分布、变化和循环规律。以前,研究全球变化主要考虑人为因素导致化合物或气体迁移和循环,这一理论缺陷导致其无法代表自然背景和矿物迁移循环。为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开展了“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项目。
- 王学求张必敏周建
- 关键词:地质调查观测网
- 中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背景与远景区优选被引量:23
- 2020年
- 稀土元素是现代科技、新能源、特种制造的关键性材料,以其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而备受关注,很多国家将其列为关键资源或战略资源。地球化学是研究稀土分布和发现稀土矿床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获得的全国15个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准数据以及“一带一路”的中蒙边境、中缅老越边境地区地球化学填图数据为基础,阐述中国稀土地球化学背景和圈定远景区。获得全国岩石和汇水域沉积物15个稀土元素、轻稀土(ΣLREE)、重稀土(ΣHREE)和总稀土(ΣREE)背景值。全国岩石背景值分别为:ΣLREE 121μg/g,ΣHREE 35.0μg/g,ΣREE 157μg/g,轻重稀土比值为3.5。全国汇水域沉积物背景值分别为:ΣLREE 134.0μg/g,ΣHREE 38.5μg/g,和ΣREE 173μg/g,轻重稀土比值为3.5。总体上汇水域沉积物与岩石一致,但含量略高于岩石。全国共圈定稀土地球化学异常区35处,其中有26处异常与已知稀土矿或稀土成矿带相吻合,新发现稀土超富集中心的稀土异常9处,分别位于内蒙白云鄂博以西的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华南异常富集中心、松潘—甘孜—攀西地区、云南红河州—中越边境、三江南段—中缅边境、雅鲁藏布江东段、西藏札达地区、中塔边境、黔东正安—荔波地区。这些异常显示,是具有寻找白云鄂博型、碱性岩型、离子吸附型、花岗伟晶岩型、磷块岩型和泥岩型稀土矿的有利地区。
- 王学求周建迟清华王玮张必敏聂兰仕刘东盛徐善法吴慧高燕芳
- 关键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 中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与分布
- 本文研究了中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分析了中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分布特征,探讨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影响因素。
- 周建王学求迟清华徐善法聂兰仕张必敏王玮刘汉粮
- 关键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