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家华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栽培
  • 1篇新两优6号
  • 1篇性状
  • 1篇性状比较
  • 1篇栽培方式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示范栽培
  • 1篇高产
  • 1篇高产栽培
  • 1篇高产栽培技术
  • 1篇超级稻

机构

  • 2篇荆门市农业技...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洋县农业技术...

作者

  • 2篇周家华
  • 2篇潘典进
  • 1篇龙永红
  • 1篇詹红菊
  • 1篇潘琴

传媒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超级稻2种栽培方式示范产量等性状比较
2016年
水稻高产栽培必须良种与良法相配套。采用自主集成创新技术——钵盘营养土旱育秧超稀摆栽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和超级稻"早稀控大壮"软盘旱育秧农机农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栽培对比示范,产量差异明显。人工稀摆秧方式能更好地发挥超级稻品种生产潜力,生长势强、剑叶长、后期光合面积大、纹枯病发生轻、穗大粒多;机械插秧栽培则表现为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重。8个品种中,广两优1128和深08S/R1128的2种栽培方式均表现较好。2套栽培技术均以提高秧苗素质为重点,加上改进规范人工抛秧和机插秧栽培的关键操作管理方法,更适宜于本地大面积推广超级稻品种时配套应用。
潘典进罗传贵周家华刘丰国袁建国詹红菊潘琴龙永红钟贤红代传举
关键词:超级稻示范栽培性状
新两优6号在荆门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新两优6号的生产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借鉴。
潘典进刘丰国张梅邓海洲潘琴周家华
关键词:新两优6号栽培技术高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