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蒙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三阶段DEA
  • 2篇超效率
  • 1篇医药
  • 1篇医药制造
  • 1篇医药制造业
  • 1篇制造业
  • 1篇三阶段DEA...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服务
  • 1篇收敛性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所有制
  • 1篇所有制结构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区域经济协同
  • 1篇京津
  • 1篇京津冀
  • 1篇京津冀经济

机构

  • 6篇南开大学

作者

  • 6篇吴蒙
  • 5篇王燕
  • 1篇李想

传媒

  • 2篇中国流通经济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区域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环境变量回归—调整DEA的三阶段模型,对我国省级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和投入产出变量冗余进行了递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高的医药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正面影响。技术无效率的产生,投入方面主要来自于劳动和资本资源配置低效所导致的冗余,产出方面主要来自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所导致的冗余。
林添松王燕吴蒙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超效率DEA
生产要素、所有制结构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互融互通仍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文章以人力资源、投资、外国直接投资等要素投入和国有化比重为视角,建立了环渤海区域条件β收敛模型,从而考察在多种影响因素下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收敛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人力资源、投资、国有化比重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散化趋势,但这种分散化趋势正在逐步减弱。
林添松吴蒙王燕
关键词:经济收敛
我国是否已进入经济服务化时代——判断标准及目前所处阶段被引量:10
2016年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2013年服务业GDP比重已经超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目前仍缺少较为统一的经济服务化的内涵以及判断标准。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美国和日本经济服务化的演进特征,对经济服务化的内涵以及判断标准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对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我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向服务化的过渡阶段。
王燕吴蒙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的三阶段DEA模型被引量:33
2016年
本文采用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部属高校运行的整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种功能的效率以及其对整体效率的贡献度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整体运行效率较低,政府拨款、学科建设两项影响因素对高校效率的作用方向相反,我国高校的教学效率显著高于科研效率,而社会服务功能却十分薄弱,而且不同地区和类型高校的效率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王燕吴蒙李想
关键词:高校效率三阶段DEA
我国港口上市公司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被引量:19
2016年
采用链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5—2014年我国17家港口上市公司的总体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将港口公司的赢利过程拆解为运营和资本运作两个阶段,并分别测算这两个阶段的效率值,发现我国港口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规模效率的增加,公司运营和资金运作两个阶段中前者的效率较高,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对港口公司效率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区位优势对港口效率的推动作用最大,腹地经济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人才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港口效率的提升。港口企业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要实行集约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在继续保持运营阶段高效率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拓宽融资渠道;要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股票发行数量,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提高企业效率。
王燕吴蒙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收敛性测算与影响路径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从京津冀地区经济收敛性测算这一角度,对三地协同发展的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从1995—2013年的较长时期看,京津冀总体上呈现经济发散趋势,但其间经历了收敛—发散—再收敛三个阶段;从影响因素看,京津冀地区存在生产要素配置失衡、国有企业比重过高以及产业同构与结构梯度差异并存等问题。三地经济协同发展的突破路径主要在于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市场化进程以及合理的产业转移和错位发展。
吴蒙
关键词:京津冀收敛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