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茂雄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数字X线摄影改良颞颌关节投照法的临床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改良颞颌关节投照法在颞颌关节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西门子数字X线摄影机对68例颞颌关节病患者行改良颞颌关节投照,并与45例传统颞颌关节侧位投照法进行比较。结果数字X线摄影改良颞颌关节投照法图像清晰、定位精确、成像标准,关节骨质结构及关节间隙显示清楚,投照成功率高达99%,而传统投照法图像清晰度差,重照率高,成功率仅为60%,经统计学比较,x^2=35.08,P<0.01。结论数字X线摄影改良颞颌关节投照法优于传统投照法,应该作为常规运用。
- 庄儒耀张贤玲陈显恩吴茂雄
- 关键词:颞颌关节放射摄影术信号处理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X线诊断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进行胃肠钡餐检查及摄片,采用多体位及充盈后适当加压,分析其X线表现。其中76例进行随访。结果128例中,胃溃疡20例(16%),十二指肠溃疡105例(82%),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3例(2%)。胃溃疡龛影切线位呈小锥形,十二指肠溃疡呈小圆形或卵圆形,幽门管多痉挛。结论钡餐检查是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检查手段。早期发现,及时诊治有利于龛影的愈合及胃、十二指肠外形的恢复,对降低溃疡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吴茂雄庄儒耀郭奕群裴仁全
- 关键词:儿童消化性溃疡X线诊断胃肠钡餐
-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的临床特征、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父女关系)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病情发展,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病例均有拇指细小,全身多处软组织团块状肿胀,多处筋膜、韧带、肌腱可见多发条片状高密度异位骨化影。结论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其渐进性的病程特点和典型畸形及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其影像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病在活动期不宜手术,否则易引起复发并加重病情。
- 林少彬陈琳林亿曹楚瑜吴茂雄
- 关键词:异位骨化影像诊断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影像学诊断——附8例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43~65岁。X线检查7例,其中2例呈单侧性液气胸、纵隔气肿、颈部及胸部皮下气肿;4例呈右侧中等量液气胸,其中2例胸腔积液密度不均匀;另1例呈少量液气纵隔及左侧少量液气胸。CT检查2例均表现为右侧大量液气胸,且胸腔积液密度极不均匀,其内可见多发分散气影。食管碘油造影示食管裂口呈纵行,长3~4cm,位于第7、8胸椎平面,裂口位于右侧壁7例,左侧壁1例。结论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主要手段,对剧烈呕吐后出现一侧性液气胸、纵隔气肿或颈胸皮下气肿的患者,特别是CT扫描提示胸腔积液密度不均匀时,须高度警惕自发性食管破裂发生。
- 郭奕群吴茂雄裴仁全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CT诊断X线诊断病因影像学表现
- 老年性哮喘伴胃食管反流临床特点研究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老年性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 (GER)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确诊率和治愈率。方法 对经X线钡餐造影检查确诊的 6 0例老年性哮喘合并GER及 30例无合并GER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并对老年性哮喘合并GER患者进行分组治疗 (A组给平喘药和抗GER药 ,B组单独给平喘药 )。结果 老年性哮喘合并GER患者哮喘典型症状出现率为 4 3%~6 2 % ,反流症状出现率为 92 % ;突发性喘息 10 0 %发生在夜间。哮喘症状的严重程度与X线检查的反流分级呈正相关。用平喘药加胃肠动力药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此型哮喘疗效极佳 ,而单纯用平喘药疗效不满意。结论 老年性哮喘合并GER是哮喘的一个特殊类型 ,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均有特点 ,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气道激发试验有助于确诊。
- 翁俊良吴茂雄郑义珊马琼凤
- 关键词:老年哮喘胃食管反流并发症
- 腺样结构食管癌组化和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对31例具腺样结构食管癌进行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分型。结果:粘液表皮癌18例,腺鳞墙9例,腺样囊性癌及单纯腺癌各2例。研究表明组化和免疫组化有助于腺样结构食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并对各类型腺癌的组织来源作简单的探讨。
- 吴名耀黄致治黄坚吴茂雄
- 关键词:食管癌组织化学
- 坐骨结节囊肿的CT诊断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及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摄骨盆正位X线平片及行CT平扫,其中2例尚行CT增强扫描。 结果 12例骨盆正位片示坐骨结节骨质及其附近软组织均未见异常改变;CT平扫于坐骨结节与臀大肌之间的间隙内可见单个多房囊性水样密度肿块,边欠清,其横断面略呈锥形,锥尖朝前。增强扫描示肿块内无明显强化,但分隔及边缘可有轻度强化,且厚薄不均。 结论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CT扫描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 郭奕群吴茂雄郭仕涛
- 关键词:坐骨结节囊肿肿块CT平扫CT诊断
- 贲门息肉的X线诊断——附10例报告
- 2005年
- 目的提高对贲门息肉X线诊断水平和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贲门息肉的临床资料、X线检查方法和X线表现。结果10例贲门息肉中,X线表现为贲门区结节状充盈缺损8例,其中位于贲门处5例(前壁2例,后壁3例),位于胃底近贲门处3例(前壁2例,后壁1例),病灶直径0.4~2.5cm。贲门狭窄、变形2例。结论应用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连续小口吞服稀钡剂,多体位点片或多体位采集后摄影有助于提高贲门息肉的发现率。
- 郑邦豪吴茂雄周实庄儒耀
- 关键词:贲门息肉胃肠钡餐
- 胃肠道穿孔放射学检查方法评价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分析胃肠道穿孔病人的放射学检查资料。方法 :本组 (131例 )均摄上腹部前后立位片及双斜位片 ,其中膈下气腹征阴性共 2 1例加摄上腹部左侧卧水平投照位片 ,8例经上述方法检查膈下气腹征仍为阴性行上腹部CT平扫。结果 :前后立位片示 6 3例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双斜位片示 92例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2 1例左侧水平投照位片示 5例于右侧腹壁下方出现游离气体 ,8例CT扫描均于腹壁与肝外缘间出现极少量游离气体。结论 :上腹部双斜位片膈下游离气体显示率较前后立位片高 ;CT扫描能显示极少量游离气体 ,可以通过调整窗宽窗位、改变扫描体位及测CT值定性分析游离气体。故对临床高度怀疑胃肠道穿孔而普通X线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 ,上腹部CT检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
- 郭奕群林顺发吴茂雄
-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横膈游离气体X线CT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和随访的价值被引量:36
- 2004年
- 目的 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AE)的CT诊断和随访的价值。方法 对125例NAE患儿进行头颅CT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 36例CT诊为轻度NAE,表现为大脑实质内有斑片状低密度灶,范围≤2个脑叶;62例诊为中度NAE,病灶分布超过2个脑叶,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其中25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为重度NAE,大脑半球呈弥漫低密度,脑室、脑池变窄或消失,其中12例合并脑内出血。随访68例,CT显示26例恢复正常,7例脑白质萎缩,8例脑积水,12例脑灰质萎缩,3例遗留脑软化灶,12例双额部有少量硬膜下积液。结论 CT除能准确诊断NAE外,还可用于随访观察其后遗症。
- 吴茂雄林霓阳黄旭璇李坤成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