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英 作品数:30 被引量:171 H指数:8 供职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病理生理教学坚持“五突出” 提高学生素质 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病理生理学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探索,以促进和推动本学科发展,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认识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科研能力为培养目标,造就具有开拓性的医学人才,为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吴胜英 汪雄 陈艳 张亚辉 李贤玉关键词:病理生理 教学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医学教育对未来医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做到终身学习的前提。该文在机能实验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在实验示教环节中增加可视化教学、适度设置PBL教学和微课堂,通过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台,培养"既会看病又有科研思维和方法的临床医生"。 陈德森 李莉 彭吉霞 朱克刚 吴胜英关键词:医学教育 教育改革 机能实验学 终身学习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为此类疾病提供新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6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患儿,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分治疗组、观察组,治疗组每日吸氧及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能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头针及体针电针刺激20 min,并取"四神通、百会、足三里"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动态观察治疗前、7天、14天、21天脑电图(EEG)病理性棘波振幅、局部脑血流量(r CBF);测定血浆(CK-BB);采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评分办法(NBNA)评分并统计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于第7天、14天、21天CK-BB及EEG明显降低、NBNA及r CBF显著提高(F=33.579,P〈0.05),总有效率达97.59%,与治疗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头针、体针电针刺激可疏通经络、激发患儿经气,松弛新生儿局部脑缺血区血管平滑肌以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而达到增加脑血流量的目的,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可营养脑组织及修复受损神经纤维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郑雪松 汪蓉 吴胜英关键词: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电针 穴位注射 丹槐银屑浓缩丸对实验性银屑病模型豚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丹槐银屑浓缩丸对豚鼠实验性银屑病病理改变及免疫系统调节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豚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维A酸组、丹槐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采用普萘洛尔溶液涂于豚鼠双耳背侧4周法造模,造模型成功后,维A酸组采用阳性药维A酸乳剂于皮损双耳涂药,丹槐低、中、高剂量组用丹槐银屑浓缩丸灌胃,模型组不处理。测定治疗前后豚鼠静脉血T淋巴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数量,测定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含量,采用酶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IL-2、IL-6、IL-8等水平。结果模型组静脉血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维A酸组静脉血T淋巴细、单核细胞,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对体液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豚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槐中、高剂量组治疗后静脉血T淋巴细、单核细胞,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有降低均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且丹槐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前后模型组白介素TNF-α、IFN-γ及IL-1、IL-2、IL-6、IL-8等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白介素炎性因子是引起动物皮肤发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基础。维A酸组白介素TNF-α、IFN-γ及IL-1、IL-2、IL-6、IL-8等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槐中、高剂量组与维A酸组类似,其作用稍弱于维A酸,在治疗后TNF-α、IFN-γ及IL-1、IL-2、IL-6、IL-8等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槐 黄萍 陈少秀 陈德森 吴胜英 彭吉霞关键词:银屑病动物模型 细胞免疫 免疫调节 黄芪多糖对胰岛素抵抗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胰岛素抵抗H9c2(IR-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并探讨其信号机制。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处理复制IR-H9c2心肌细胞模型,给予一定剂量的APS处理,MTT法筛选合适的实验浓度,2-脱氧-[3H]-D-葡萄糖法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摄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APS可以明显促进IR-H9c2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并能显著提高其AMPK的活性,且AMPK抑制剂Compound C明显降低了APS刺激IR-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作用。结论:APS可以促进IR-H9c2心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这一作用与AMPK的活化有关。 刘坚 鲍芳 柯玉叶 杨政炜 张亚辉 吴胜英关键词:黄芪多糖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摄取 H9C2心肌细胞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防治周围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周围型肺癌(PLC)肺叶切除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1月~2016年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6例P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观察组VATS术后静滴大株红景天注射液,20 mg/d。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VATS术前1 d和治疗第7、14天大脑皮层电位及肌电图,分析静脉血氧饱和度(SpO_2),外周血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采用简明心境量表(BPOMS)评定围术期患者心境状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评价疲劳程度,并统计术后肺部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7、14天时,观察组大脑皮层电位[(138.19±15.39)、(97.89±12.24)μV]及肌电图[(94.37±8.99)、(86.99±7.02)μV]均较对照组[(167.21±17.81)、(125.37±15.21)μV;(125.02±13.92)、(107.17±9.72)μV]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4天时,观察组外周血5-HT水平[(8.09±2.12)ng/m L]较对照组[(12.02±4.20)ng/m L]显著下降(P〈0.05),Sp O2[(99.07±1.34)%]较对照组[(95.34±1.36)%]显著升高(P〈0.05)。治疗第7、14天时,观察组BPOMS[(20.91±3.95)、(10.54±2.01)分]和VAS[(5.37±0.23)、(3.04±0.22)分]评分均较对照组[(27.12±4.02)、(16.58±2.74)分;(7.81±0.31)、(5.74±0.25)分]显著下降(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87%)显著低于对照组(33.96%)(P〈0.05)。观察组愈显率(84.91%)和总有效率(96.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7.92%、8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PLC肺叶切除术后POFs具有防治作用。 罗湘玉 杜春玲 黄平 郭俐宏 吴胜英关键词: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周围型肺癌 术后疲劳综合征 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红景天苷预处理组,其中缺血/再灌注组、红景天苷预处理组经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另设8只为空白对照组。红景天苷预处理组经尾静脉注射1%红景天苷2 m L/(kg·d),每天1次,连续7 d,空白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预处理。于缺血预处理前及缺血预处理7 d后经眶静脉取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受体胎肝激酶1(FLK-1)及FLK-1 m RN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HIF-1αm RNA,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m RNA表达;采用测试药盒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结果红景天苷预处理组在缺血预处理7 d后FLK-1及FLK-1 m RNA、HIF-1α及HIF-1αm RNA、VEGF蛋白质及VEGF m 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红景天苷预处理组CAT、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预处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苷预处理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可减轻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及损伤程度,促使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内皮新生,增强组织对自由基清除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 王文杰 陈红英 彭吉霞 李贤玉 吴胜英关键词:红景天苷 心肌缺血预处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过氧化氢酶 核受体NR6A1通过上调RIPK3基因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核受体亚家族6A1(NR6A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腺病毒Ad-NR6A1感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在感染后0 h、24 h和48 h时进行MTT实验,以时间为横坐标,A570为纵坐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NR6A1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DAPI染色、TUNEL染色及caspase活性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寻找NR6A1的靶基因;采用s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观察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3(RIPK3)基因沉默对NR6A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腺病毒Ad-NR6A1感染细胞48 h时,NR6A1过表达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重组腺病毒载体Ad-Lac Z)明显减少;DAPI染色显示NR6A1过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核浓缩和核碎裂的凋亡表型,TUNEL染色显示NR6A1过表达引起细胞凋亡,caspase活性检测结果显示NR6A1过表达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均较对照组高;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发现,NR6A1过表达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中RIPK3基因表达;RIPK3基因沉默可以显著抑制NR6A1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结论:NR6A1通过上调RIPK3基因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张亚辉 汪雄 吴胜英 彭吉霞 武福云 柯镜 张鹏 张秋芳 吕艳霞关键词:细胞凋亡 双黄连对MHV-3诱导的暴发型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双黄连对病毒感染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BABL/c J小鼠3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双黄连处理组。取滴度为1×106 PFU/ml的3型鼠肝炎病毒(MHV-3),采用高压水注射法经小鼠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诱导暴发性肝衰竭模型。在造模后给予10%双黄连或生理盐水灌胃治疗7 d。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IP-10 mRNA和血清MHV-3 DNA水平,并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l)、白细胞介素-10(IL-10)、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肝功能指标。结果在治疗7 d,模型组和双黄连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为(229.03±30.56)IU/L和(22.83±6.02)IU/L,谷草转氨酶(AST)为(139.01±11.75)IU/L和(32.45±4.59)IU/L,LN分别为(99.86±10.57)nmol/L和(57.02±7.24)nmol/L,HA为117.05±16.72)nmol/L和(53.01±11.35)nmol/L,TGF-βl分别为(319.46±39.12)pg/ml和(93.87±11.20)pg/ml,IL-10为25.70±3.87)pg/ml和(1.07±0.09)pg/ml,MHV-3 DNA分别为12.47±3.05)lg copies/mL和(1.24±0.10)lg copies/mL,肝组织IP-10 mRNA分别为【(25.70±3.87)和(12.79±3.08),P<0.05】。结论双黄连有一定的抗MHV-3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内IP-10 mRNA水平,减少IL-10对肝细胞的炎性损伤,阻止了肝组织纤维化而促进了肝功能的恢复。 黄明 邓卫平 彭敏 吴胜英关键词:肝衰竭 双黄连 趋化因子IP-10 白细胞介素-10 小鼠 麻醉学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3年 为适应麻醉学专业学生不断提高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要求,在机能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应用先进实验仪器设备,整合和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操作技术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报告,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以便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麻醉专业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彭吉霞 吴胜英 王新均 潘龙瑞 何华琼关键词:麻醉学 教育改革 机能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