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新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在老年开腹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术前应用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3~9月门诊收治的40例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D组患者采用经鼻喷雾给药方法麻醉诱导前45min给药,右美托咪定用量为1μg/kg。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 C组及D组的苏醒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稳定性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给药作为老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前用药,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不影响术后苏醒,有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宏凯黄锡强吴立新周晓
- 关键词:投药鼻内开腹手术血流动力学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70例的麻醉处理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麻醉处理。方法 7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 (1)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MAP,HR和SPO2在围手术期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术中MAP和HR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局部麻醉用于自发性气胸飞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也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而且麻醉风险更小,值得临床考虑。
- 梁敬柱吴立新张志刚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自发性气胸麻醉处理
- 七氟醚在体外循环中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于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后导致肺损伤所起到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9月12日~2011年9月12日手术治疗的3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比较,S组与S1组CPB时间均延长,入住ICU时间缩短。结论应用七氟醚进行预处理能够改善患者肺换气功能,并提高其肺顺应性,同时减轻其体外循环所引起的肺损伤;主要机制则可能同炎症因子抑制关系密切。
- 梁敬柱吴立新张志刚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缺血预处理七氟醚
-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痛肠镜下肠息肉黏膜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痛肠镜下肠息肉黏膜切除术麻醉中丙泊酚联合应用布托啡诺或芬太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行无痛肠镜下肠息肉黏膜切除术(EMR)的患者210例,按照麻醉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对照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返回病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 h腹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的麻醉方法较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EMR中的应用,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更为平稳,麻醉效果更佳。
- 韦凯斌韦凯斌吴立新吴立新廖福志余嘉美黄焕森
- 关键词:丙泊酚布托啡诺芬太尼无痛肠镜
- 超声引导腹直肌肌内电刺激在上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直肌肌内电刺激在上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择期行上腹部开腹手术治疗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行自控静脉静脉镇痛泵,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直肌肌内电刺激,记录两组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术后前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总住院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术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前3 d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腹直肌肌内电刺激可以减少上腹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总量,降低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并且可以缩短总住院时长,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马家慧吴立新
- 关键词:电刺激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腹直肌
-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 2010年
-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和管理.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性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前准备、麻醉诱导、术中检测、液体管理及活性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经验.结果:该组患者安全度过麻醉和手术,无麻醉并发症发生,术中循环稳定.结论:合理的麻醉,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保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的麻醉安全,a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和血容量的适量扩充是术后转归的重要环节.
- 梁敬柱张志刚吴立新陈勇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
- 丙泊酚麻醉对患者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对患者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 9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实验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维持麻醉,检测两组内隐记忆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均未发生手术意外和麻醉意外。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和内隐记忆正确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隐记忆正确率均在80%以上。结论我们倾向于认为丙泊酚麻醉患者存在内隐记忆,而且可能和剂量无明显对应关系;但其内隐记忆的存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苏圣贤张志刚吴立新张春元
- 关键词:丙泊酚麻醉内隐记忆
- 丙泊酚对肺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一氧化碳和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诱导与维持对肺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肺叶或肺楔型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咪唑安定组(M组)。P组依次静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术中麻醉维持用微量泵泵入丙泊酚3~5mg·kg-1·h-1,术中间隔追加芬太尼每次0.05mg和维库溴铵每次2mg,术毕均以阿托品、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M组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术中维持吸入异氟醚1.3MAC,手术超过3h给予咪唑安定诱导量的1/3,其余同P组。分别于诱导前(T0)、诱导后2min(T1)、5min(T2)、10min(T3)、手术结束停用丙泊酚时(T4)、停用丙泊酚30min时(T5)六个时点记录MAP和HR,并测定血浆碳氧血红蛋白(COHB)和血浆NO。结果(1)MAP:与T0比较,M组T1时显著下降(P<0.01),T2、T3、T4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T1时显著下降(P<0.01);T1、T2、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HR:与T0比较,M组T4、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无明显变化;T1、T2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NO:与T0比较,M组T3时显著下降(P<0.05);P组中T2、T3、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T1、T2、T3、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COHB:与T0比较,M组T3、T4、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T1~T5显著升高(P<0.05,P<0.01);T4、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组NO和COHB呈正相关,BP和NO亦呈正相关。结论应用丙泊酚诱导后的BP下降与释放NO和CO密切相关,其作用的环节和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吴立新哈斯艳姜素王刚周旭东张建龙
- 关键词:丙泊酚一氧化碳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