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瑛
- 作品数:113 被引量:67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美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被引量:4
- 2007年
- 《2005年中国新闻教育十件大事评析报告》中的两大事件颇具讽刺意义.一是“我国新闻类专业达到661个”,二是“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新闻”.唱然有关这两大事件的争论早已淹没在巨大的信息浪潮之中,但在考察了美国众多新闻院校课程设置之后.再次审视这两大事件,发现或许可以从中西新闻课程设置的比较中得到一点启发。
- 陈犁书吴瑛
- 关键词:专业课程设置新闻类新闻教育新闻院校
- 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的碰撞——论托马斯·杰斐逊的言论自由观被引量:3
- 2007年
- 美国第三、四任总统杰斐逊积极倡导言论自由,直接参与了《独立宣言》和《权利法案》的起草拟定工作,一直被新闻学界认定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基于此,从其自由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自由主义思想的体现,自由主义思想的摇摆,以及其身上所体现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几个层面来还原一个集自由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于一体的复杂的杰斐逊。
- 吴瑛
- 关键词: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天赋人权出版自由
- 科学理性、后真相与人类交流的未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西方话语霸权展演及其根源剖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科学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探寻真理的基础。在国际传播的具体实践中强调科学理性的正确运用尤为重要。客观中立、审慎报道国际事件既是对事件本身负责,也是对全世界人民负责。当下,国际社会突发事件频繁,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国际舆论受传播者立场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分野。后现代社会中制度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剧,国际传播的场景更趋复杂,政治冲突、党派偏见、经贸争端、技术壁垒和跨文化障碍,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国际传播的宏观叙事和微观表征。面对后真相时代可能带来的全球信任危机,需要多元主体从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出发,站在科学理性的基点上反映现实、展开交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 潘璟玲张毓强马凌马凌吴瑛纪莉
- 中国话语的议程设置效果研究--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为例被引量:26
- 2011年
- 通过对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话语以及发言人被西方媒体引用的话语这两套话语的实证研究,作者分析了当前中国话语在国际社会的议程设置效果。根据统计数据的分析,中方发言人的话语内容和西方媒体的引用内容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这表明中方发言人的话语内容可以为西方媒体设置议程。此外,中方发言人的话语态度与西方媒体引用的态度之间没有相关性,这表明中方发言人的话语态度不能为西方媒体设置议程。作者认为,要增强中国话语的传播效果,不仅需要在话语内容上关注"说什么",更需要在话语态度上重视"怎么说"。
- 吴瑛
- 关键词:话语新闻发言人
- “Z世代”与粉丝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场景被引量:3
- 2023年
- 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落地,可以从“Z世代”开始。“Z世代”是当前全球最受瞩目的代际群体,也是粉丝文化的主要实践者。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探索适应“Z世代”受众需求和行为习惯的战略路径。对此,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理解粉丝文化的产生逻辑,从区域国别视角把握全球粉丝文化的丰富图景,借助粉丝文化促进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粉丝文化也将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将粉丝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中,针对不同国家“Z世代”与粉丝文化的特征,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还要面向“Z世代”意见领袖群落发出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吴瑛贾牧笛
- 关键词:粉丝文化
- 世博会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作用——基于多语种国际舆情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文章以15个国家的29份主流报纸为研究对象,对世博舆情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总结世博会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作用。世博会已成为全球性媒介事件,新兴国家媒体参与报道的角色凸显,报道倾向性也比以前有所改善,显示了世博会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国际媒体报道的量和质未见显著改善,对华关注点仍以政治问题,尤其是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国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冲突为主,部分西方媒体还通过框架化选择表明其负面立场,这些也折射出世博会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有限性。未来举办重大国际活动,必须通过全方位公共外交来引导国际舆论,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 郭可吴瑛
-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国家形象公共外交
- 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对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与西方媒体的解读
- 本文对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的分析旨在深化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随着中国的硬实力已迈上新台阶,中国的软实力水平仍难与其硬实力匹配,作为软实力的话语权仍被西方国家和西方媒体主导,因此,谋求中国话语权的提升已成为紧迫的战略需求。&...
- 吴瑛
- 关键词:话语权
- 全球媒体中的世博会舆情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在“中国崛起”的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世博会已成为我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舆论的关注焦点。上海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因此我国赋予它的重大意义不亚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国际形象的窗口,也是世界向中国展示国家和城市形象的契机。
- 郭可吴瑛
-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舆情分析媒体
-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被引量:23
- 2009年
- 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工程的重大项目,孔子学院从2004年开办至今,以其快速的发展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最妙的出口品。孔子学院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外冷内热,发展规模大但传播效果有待提高;二是急需在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这"三教"问题上实现突破;三是需要通过与当地社区的互动,积极参与所在国的社区和社会发展。
- 吴瑛提文静
- 从大数据看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智库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至今已形成了官方智库、大学智库和民间智库“三驾马车”并立的格局。当前中国的智库发展已经进入了数量大国行列。在对全球智库综合实力的评估上,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统计显示,
- 吴瑛
- 关键词:智库话语权公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