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琍

作品数:53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乳腺
  • 16篇肿瘤
  • 15篇乳腺癌
  • 15篇腺癌
  • 12篇乳癌
  • 12篇乳房
  • 8篇乳房肿瘤
  • 8篇癌组织
  • 7篇微RNAS
  • 7篇细胞
  • 7篇基因
  • 6篇蛋白
  • 6篇腺肿瘤
  • 5篇乳癌组织
  • 5篇乳腺肿
  • 5篇乳腺肿瘤
  • 5篇手术
  • 5篇免疫
  • 5篇病理
  • 4篇导管

机构

  • 28篇青岛大学
  • 28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青岛医学院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大连市体检中...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青岛...

作者

  • 52篇吴琍
  • 8篇侯琳
  • 5篇陈庆峰
  • 3篇陈振雨
  • 3篇王春喜
  • 3篇曹伟红
  • 3篇陈雨历
  • 2篇王永红
  • 2篇吴艳艳
  • 2篇田亮
  • 2篇任纪祯
  • 2篇田云萍
  • 2篇李慧超
  • 2篇郑玲莉
  • 2篇沈坤炜
  • 2篇吕志栋
  • 2篇匡瑞霞
  • 2篇王淑云
  • 2篇魏志敏
  • 2篇毛艳

传媒

  • 12篇齐鲁医学杂志
  • 7篇临床医学进展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4篇精准医学杂志
  • 4篇青岛大学学报...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G1793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G1793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00例乳腺癌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者MTHFR基因C677T、G1793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MTHFR 677TT基因型频率为25.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50%(X2=14.401,P=0.001),CT基因型频率为44.50%低于正常对照组的54.50%,CC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差别;MTHFR 1793GA基因型频率为18.5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的8.50%(X2=8.563,P=0.003)。乳腺癌患者MTHFR 677T和1793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25%、9.25%,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37.75%、4.25%。MTHFR 677TT基因型携带者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是677CC基因型携带者的2.732倍(95%CI=1.418~5.051,P=0.001),MTHFR1793GA基因型携带者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是1793GG基因型携带者的2.444倍(95%CI=1.325~4.505,P=0.003)。另外,乳腺癌组中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大小相关(x2=7.431,P=0.024,MTHFR G1793A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情况(x2=8.939,P=0.011)、癌组织学分级(x2=9.983,P=0.007)相关。结论:MTHFR C677T、G1793A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的易感性相关。
吴艳艳吴琍王宇曹伟红侯琳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单核苷酸多态性PCR-RFLP
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联合假体植入行乳房Ⅰ期重建术的护理及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联合假体植入乳房Ⅰ期重建术的护理经验,评价术后病人满意度和美容效果。方法接受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联合假体植入乳房Ⅰ期重建术的病人48例,于围手术期进行相应护理。随访18个月,采用Harris标准评价美容效果,采用美国密歇根乳房重建效果研究的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美容效果评价为优21例(43.75%),良26例(54.17%),一般1例(2.08%)。病人总体满意度为75.0%,美观满意度为72.9%。结论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联合假体植入行乳房Ⅰ期重建术,经过规范的护理,病人满意度高,美观评价较好。
栾艳张春吴琍王虹
关键词:乳房肿瘤修复外科手术病人满意度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90、CD32的表达及病理特征
2018年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间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90、CD32)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1例实施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且手术切除标本均进行石蜡包埋和存档。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症组织和癌旁组织CD90、CD32的表达情况,对比不同临床和病理特征患者乳腺癌组织CD90、CD32阳性表达率,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90均主要位于细胞浆及细胞膜中,以棕色或褐色为阳性染色,呈高表达;CD32主要位于细胞膜中,而胞浆中仅少量表达,以棕色或黄色为阳性染色,呈高表达;癌旁组织CD90和CD44均为阴性表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90、CD3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最大肿瘤直径>5 cm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CD90、CD32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最大肿瘤直径≤5 cm者(P<0.05);本组病例中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2.79%和18.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5 cm、CD90阳性表达、CD32阳性表达均是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复发的危险因素(OR=4.586、5.133、5.972、5.102、6.175、4.322,P<0.05),且均是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死亡的危险因素(OR=4.217、4.996、5.403、4.815、5.002、4.149,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90和CD32均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均紧密相关,均是远期复发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于超周小凤韩清昕吴琍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特征
TLR2和TLR4在乳癌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213例乳癌病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TLR2和TLR4的表达,并分析乳癌组织中TLR2和TLR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癌组织中TLR2和TLR4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χ2=32.10、144.57,P〈0.01);乳癌组织中TLR2和TLR4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以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均有关(χ2=4.06-30.86,P〈0.05),而TLR2mRNA的表达与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也有关(χ2=5.71,P〈0.05)。结论 TLR2和TLR4mRNA在乳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在乳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刘存侯琳王笑峰吴琍张娜
关键词:乳房肿瘤基因表达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
乳房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iR-10b和miR-195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miRNA 10b(miR-10b)、miRNA 195(miR-19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例乳癌病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逆转录PCR法测定组织中miR-10b、miR-195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iR-10b、miR-195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4.35、5.71,P<0.05)。miR-195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间质脉管癌栓等有关(U=-2.127^-2.083,P<0.05),miR-10b、miR-195表达与肿瘤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房组织中miR-10b、miR-195表达可能为筛查和诊断乳房肿瘤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姜帅吴琍侯琳陈庆峰吕志栋
关键词:微RNAS乳房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癌生物学状态的比较
2018年
目的探讨并比较乳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癌的生物学状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乳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乳腺单纯导管原位癌30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浸润性癌300例。分别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伴浸润性癌中的两部分(分别简称为导管原位癌部分和浸润性癌部分),乳腺单纯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癌部分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指数(Ki-67)进行比较。结果导管原位癌部分与浸润性癌部分的ER、PR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Her-2、Ki-67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单纯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癌部分的ER、PR、Her-2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Ki-67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在进展为浸润性癌的过程中生物学状态指标有不同的变化,ER、P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Her-2、Ki-67表达有显著变化,可用以指导临床对病人进行预后评估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为乳腺导管原位癌潜在的新的治疗方法提供靶点。
安玉芬魏志敏赵静董娴宁吴琍
关键词:原位癌浸润性癌孕激素受体KI-67抗原
炎性指标联合TILs与乳腺癌新辅助疗效关系
2023年
目的: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主要探讨炎性指标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 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ymphocyte monocyte ratio, LM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es lymphocytes, TILs)对新辅助化疗疗效产生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收集相关的病理资料,对TILs及化疗前后的NLR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有21例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疗效与年龄(P = 0.033)、淋巴结情况(P < 0.01)、激素受体(P < 0.001)、HER-2 (P = 0.024)、Kit-67 (P = 0.016)、分子分型(P = 0.007)、TILs (P = 0.002)、Pre-NLR (P = 0.001)、Delta-NLR (P ≤ 0.001)、Post-NLR (P ≤ 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因素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 = 0.044, 95%CI: 0.851~0.998)、TILs (P = 0.019, 95%CI: 0.031~0.728)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结论:化疗前后的NLR及前后的差值新辅助疗效相关,TILs能够对疗效单独起到预测作用。
傅腾超赵晓辉吴琍曹明珠张小沙
关键词:炎性新辅助化疗疗效
SY及S-100蛋白对肠神经发育不良症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01年
①目的 探讨SY ,S 1 0 0蛋白对肠神经发育不良症 (IND)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对 4 5例慢性肠梗阻病儿结肠根治手术标本进行SY ,S 1 0 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③结果  1 6例IND病儿肠黏膜下神经丛过度增生并有巨神经节 ,其中 1 4例有异位神经节 ,1 0例固有层和黏膜肌的染色增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0 .0 0 2 )。④结论 SY ,S 1 0 0蛋白免疫组化可清晰显示肠壁神经丛发育 。
吴琍董蒨杨传民陈雨历
关键词:突触蛋白类免疫组织化学儿童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远期预后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生物学特点,比较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及导管原位癌伴T1a乳腺癌(DCIS-T1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资料,病例收集时间为2008年2月~2017年5月,共554例,其中导管原位癌(DCIS)组患者237例,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104例和DCIS伴T1a浸润性乳腺癌(DCIS-T1a)患者213例,比较不同亚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DCIS、DCIS-MI和DCIS-T1a在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DCIS和DCIS-MI组患者较DCIS-T1a组年轻(P = 0.042)。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及Ki-67指数,均呈现显著组间差异(P <0.001);三组患者的分子分型分布也同样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01)。在手术方式选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方面,三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01)。远期预后方面,5年DFS分别为94.4%、94%、95.8%;十年DFS分别为89.9%、91.5%、91.3%,三组患者的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52)。结论:DCIS-MI代表一个独立的实体,这表明当发现DCIS具有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和Ki67高表达等特征时,应检查是否伴随微浸润。但与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T1a乳腺癌的预后差异并不明显,本结论有待后续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纪涵青缪姗姗毛艳吴琍
关键词:导管原位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乳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技术的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吴琍张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切除术乳房成形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