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岚

作品数:68 被引量:281H指数:9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缺血
  • 27篇再灌注
  • 27篇灌注
  • 26篇缺血再灌注
  • 24篇脑缺血
  • 22篇再灌注损伤
  • 21篇脑缺血再灌注
  • 18篇脑缺血再灌注...
  • 16篇脑梗
  • 16篇脑梗死
  • 16篇梗死
  • 10篇低分
  • 10篇低分子
  • 10篇低分子肝素
  • 10篇鼠脑
  • 10篇分子
  • 10篇肝素
  • 9篇青藤碱
  • 9篇脑梗死患者
  • 9篇脑缺血再灌注...

机构

  • 63篇桂林医学院附...
  • 4篇桂林医学院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7篇吴岚
  • 51篇刘开祥
  • 46篇俸军林
  • 34篇李浩
  • 34篇曾爱源
  • 17篇蒋静子
  • 15篇林剑锋
  • 13篇李清华
  • 10篇唐永刚
  • 6篇陈素珍
  • 4篇林小慧
  • 4篇齐立
  • 4篇陈梅玲
  • 3篇梁静
  • 3篇韦家俊
  • 3篇廖小明
  • 3篇周素娴
  • 3篇石胜良
  • 2篇易玉芳
  • 2篇郭萃蓉

传媒

  • 10篇华夏医学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15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花青素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核转录因子表达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缺血90m in再灌注24h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NF-κB p65蛋白表达,并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结果:①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的未缺血侧大脑半球可见少量NF-κB p65表达于胞质,缺血再灌注组NF-κB p65表达发生核移位,于胞核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高、低剂量治疗组能减少NF-κB p65的核表达(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 p65活化有关。
吴岚刘开祥俸军林李清华曾爱源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原花青素
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动态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动态影响和疗效。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将入选的CI病例分为LMWH组和对照组。LMWH组(n=25)予LMWH5000抗XaIU腹壁皮下注射,2次/d,共7d;对照组(n=30)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mg/d。LMWH组患者分别于LMWH注射前和治疗后1h、2h、3h、4h、5h、6h、7h、治疗后第8天检查甲襞微循环,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检查甲襞微循环。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LMWH组治疗后2h~5h甲襞微循环总积分明显下降(P<0.01),尤其以治疗后3h最明显。LMWH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和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甲襞微循环总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MWH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甲襞微循环总分减分率分别为0.60±0.33和0.32±0.26,两者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LMWH可有效改善CI患者的微循环状态,改善其神经功能和预后,是CI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俸军林刘开祥曾爱源吴岚陈素珍林剑锋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脑梗死甲襞微循环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几个环节被引量:3
2007年
曾爱源刘开祥俸军林吴岚唐永刚
关键词: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超重及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利用分类树和列线图构建超重及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超重及肥胖者50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582例(70%)超重及肥胖者构成建模组,剩余1516例(30%)构成验证组进行内部验证。两组均以高尿酸血症有无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尿酸≥420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临床代谢特征进行比较并构建分类树模型和列线图模型,最后使用ROC曲线、DCA曲线、CIC曲线对两个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实用性。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类树及列线图模型均提示男性、Cr、TG、年龄、HDL-c、LDL-c等6个变量是超重及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两组两个模型ROC曲线均提示有中度预测价值,DCA曲线患病风险概率在约为0.1~0.7范围内,两个模型的净受益率都高于0,而CIC曲线提示两个模型均有一定的临床影响价值。结论分类树和列线图两个预测模型筛选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Cr、TG、年龄、HDL-c、LDL-c,两个模型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用性。
李禄伟黄倩施佳成刘晓玲王彩梅于萍吴岚覃洋江仁美于健
关键词:超重及肥胖高尿酸血症ROC曲线
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缺血90min再灌注24h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并进行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Caspase-3表达增加,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C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显著减少Caspase-3表达,减少凋亡细胞,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均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C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PC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均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且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Caspase-3表达,抗凋亡有关。
吴岚刘开祥俸军林李清华曾爱源李浩
关键词:脑缺血
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四肽酶底物法检测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大鼠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进行神经症状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塞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缺血再灌注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PC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C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抗凋亡有关。
李浩石胜良吴岚毕桂南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CASPASE-3CASPASE-9原花青素
结核性脑膜炎43例临床分析
2006年
吴岚邱小鹰林剑锋
关键词:脑脊液脑损害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及自由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其对中性粒细胞浸润、自由基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及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生化法观察缺血90min再灌注24h大鼠额顶部皮质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脑含水量变化,并进行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PC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显著;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治疗组MPO活性、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增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显著。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减轻氧化性损伤有关。
吴岚刘开祥俸军林李清华曾爱源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髓过氧化物酶自由基原花青素
亚低温通过上调海马HSP27表达抑制红藻氨酸的致癫痫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HSP27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亚低温治疗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侧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KA)建立SE模型,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F组)、SE模型组(SE组)、亚低温治疗组(MT组),根据大鼠处死时间再分为6,12和24h共3个亚组。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HSP27的表达。结果:MT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及神经元损害较SE组降低;SE组3个亚组HSP27表达较F组相对应的各亚组明显增多(P<0.05);MT组中3个亚组HSP27的表达较SE组相对应的各亚组明显增多(P<0.05);F组与N组比较,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同一观察组内6,12和24h,3个亚组HSP27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亚低温治疗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有神经保护作用,其神经保护的机制与上调HSP27表达有关。
黄亮俸军林吴岚梁静陈春莲易玉芳
关键词:亚低温红藻氨酸癫痫持续状态HSP27
脑梗死患者血清C_3、C_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脑梗死病程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3例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C3、C4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同时选取同期30例非CI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3、C4水平。结果CI组急性期、恢复期及与对照组C3、C4水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CI患者急性期与对照组C3、C4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C3、C4水平与SSS评分无关(P>0.05),而C3与C4则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CI的病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伴有补体系统的激活和消耗。C3、C4水平与CI的病情无关,提示补体系统激活在脑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很可能是间接性的。
俸军林曾爱源吴岚李浩
关键词:脑梗死补体神经功能缺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