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武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四库馆臣校雠著录礼类文献再探
- 2022年
- 有清一代是传统礼学的极盛时期,文献整理研究蔚为风气,名家名著不断涌现,学术体系得以重构。其中,乾隆朝后期四库馆臣校雠著录礼类文献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在乾隆“文治”政策的背景下,朝廷陆续开经史、三礼诸馆,两代学人递次校刻和编修礼学文献,礼学重要问题逐渐得到朝野士林的全面关注。四库馆开,礼类文献的校雠著录活动较为突出:一则校办人员众多、所校文献广泛;二则校雠内容丰富、校勘方法多样;三则著录体例详备、分类构造完整。在武英殿校刊《三礼注疏》、三礼馆纂修《钦定三礼义疏》及秦蕙田集诸儒编纂《五礼通考》等的基础上,四库馆臣开启了考证和经世双重面向的治礼方向,在礼学文献整理研究及清代礼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吴国武
- 关键词:四库馆臣四库学
- 《保训》“中”字及相关问题的再思考被引量:2
- 2015年
- 围绕《保训》"中"字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是清华简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界同仁在某些关键点上仍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从思想主题上看,全篇所涉帝舜和上甲微两个故事,分别叙述帝舜承命即尧之位以及成汤得上甲微所传受命为天子的历史传说。从文体旨趣上看,该篇是周文王训戒太子发(即武王)如何才能得到天命的"训"体文,不同于专讲君王道德意识、治国理念的论说文。帝舜"求中"而后"得中",是通过推求"中气"以定四时,以"天之历数"敬授民时,进而获得天命;上甲微"假中于河"而后"乃归,中于河",是通过祭祀先祖"河"的形式开创祭祀传统,进而获得天命。总之,《保训》篇讲的是周文王训诫太子发应该像帝舜、上甲微一样敬授民时、祭祀祖先,才能得天命而为天子。
- 吴国武
- 关键词:《保训》
- 程颐入侍经筵考——兼谈朱熹的讲读活动及程朱系谱的形成
- 尽管学界对于程颐的生平和思想有很多的研究,然而一些关涉宏旨的细节仍有讨论的必要,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三月至二(1087)年八月间"程颐入侍经筵"就是其中一例。近年,有学者注意到经筵讲读与宋代政治文化、学术思想之关系...
- 吴国武
- 文献传递
- 宋元书院本杂考——以《书林清话》著录为中心被引量:3
- 2011年
- 宋元时期书院刻书活动广受学界重视,历代书目及今人著述多引述并讨论"宋元书院本"。叶德辉《书林清话》一书较早并有系统地总结了书院本的基本情况,但是问题也不少。细检现存的宋元书院本,详辨宋元刻书的史料,可以订正其讹误、补遗其缺漏。在此基础上,学界同仁有必要重新思考书院本的定义、宋元书院本的类型以及宋元书院刻书的相关问题。
- 吴国武
- 关键词:书院本《书林清话》
- 略论先秦宗族教育对私学形成的影响——以鲁国三桓之族为例
- 私学的发展与家学密不可分,先秦私学的发展也受到当时宗族教育的影响。从"诸子百家"名称的来源来说,早期私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多是模拟宗法关系所致。宗族教育影响私学有三个方面:一是私学领袖本身有自己的宗族背景;二是私学教学内容和...
- 吴国武
- 关键词:先秦
- 文献传递
- 帝舜姓氏考辨——兼谈先秦姓氏礼俗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 2005年
- 帝舜的姓氏,历来争议很多。虽然先秦姓氏有相混的情况,但是姓为血缘组织、氏为地缘组织的性质却不容否认。许多证据表明,帝舜属于太皞氏一族,所以其本姓为风。后来改姓姚,可能源于皋陶二女。有虞氏之“虞”,来源于帝舜远祖虞幕早年所居的虞城。探讨先秦的姓氏问题,也应当结合当时的社会形态、婚姻习俗和戎祀二事等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 吴国武
- 关键词:姓氏帝舜先秦礼俗考辨和戎
- 略论先秦宗族教育对私学形成的影响——以鲁国三桓之族为例
- 2005年
- 私学的发展与家学密不可分,先秦私学的发展也受到当时宗族教育的影响。从“诸子百家”名称的来源来说,早期私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多是模拟宗法关系所致。宗族教育影响私学有三个方面:一是私学领袖本身有自己的宗族背景;二是私学教学内容和宗族教育内容有相似性;三是私学门徒择学也与其宗族教育有关。以鲁国三桓即季孙、孟孙、叔孙为例,可以看出,其宗族教育对孔门私学的影响。
- 吴国武
- 关键词:先秦私学教学内容古代教育史
- 周秦诸子书多出于国史、家乘论被引量:2
- 2005年
- 最早的古书,大体是“六艺”类的官书。诸子出于王官论,从古书形成的层面而言就是诸子书出于官书。然而具体来说,周秦诸子书与史乘类古书最为密切。无论从书名、内容还是叙述方式来看,周秦诸子书多出于国史、家乘这一史实是成立的。
- 吴国武
- 关键词:国史
- 钱惟演与宋初诗歌的嬗变被引量:1
- 2009年
- 近些年,学界对于宋初西昆派及西昆派诗人有了一些新认识。以钱惟演为例,很多人注意到他在宋初诗坛的特殊地位,无疑是可喜的现象。然而,研究者对钱惟演诗歌创作阶段及其主题缺乏具体的考察。本文试图立足于此,将其诗歌创作分作三个阶段,分析其诗歌创作中的六大主题,并从文学活动的角度来看待宋初诗歌的嬗变。
- 吴国武
- 关键词:钱惟演诗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