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疫源
  • 4篇鼠疫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疫源地
  • 3篇不明原因疾病
  • 2篇维生素
  • 2篇维生素B1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对照
  • 2篇病例对照调查
  • 1篇沿岸
  • 1篇疫源地调查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构成
  • 1篇人口数
  • 1篇肾综合征
  • 1篇肾综合征出血...
  • 1篇鼠形动物
  • 1篇鼠疫疫源地

机构

  • 1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安顺市疾病预...
  • 1篇贵阳市疾病预...
  • 1篇黔东南州疾病...
  • 1篇黔南州疾病预...
  • 1篇铜仁地区疾病...
  • 1篇遵义市疾病预...
  • 1篇遵义市卫生防...

作者

  • 11篇吕太富
  • 6篇姚光海
  • 5篇王昭孝
  • 4篇刘昭兵
  • 4篇潘忠伦
  • 4篇黄红武
  • 4篇龚晓俊
  • 4篇陈贵春
  • 3篇唐光鹏
  • 3篇董黎
  • 3篇王定明
  • 3篇黄艳萍
  • 2篇刘铭
  • 2篇王月
  • 2篇胡丽娟
  • 2篇蔡星和
  • 2篇余春
  • 2篇邹志霆
  • 2篇李昭毅
  • 1篇田芳贵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环境诱变...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不明原因疾病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2
2003年
近二十年来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但地球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加剧,导致许多新的疾病出现和原有的疾病复发,不应忽视疾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类疾病中一些病因不明而无法明确,或病因多种和临床表现各异而难于判断,给现场调查和处理带来困难.贵州为山区省,发展滞后,上述情况逐年增多,流行有日益加重之势,给贵州各族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带来影响,笔者主持或参与现场调查和处理类似事件数十起,根据实验数据,现总结如下.
王昭孝王定明唐光鹏刘铭胡丽娟吕太富许世文李昭毅岳中伟
关键词:不明原因疾病病因分析流行病学
贵州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的部分生物学调查被引量:4
2003年
为查明鼠疫疫源地的鼠形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季节消长 ,为鼠疫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用日夹法和笼捕法捕获野外和住宅内鼠形动物 ,进行分类鉴定 ,用粉迹法和日夹法调查鼠形动物密度。捕获的鼠形动物有 3目 4科 10属2 3种 ,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住宅内优势鼠种 ;黄胸鼠为野外优势鼠种 ;住宅内鼠形动物的平均鼠迹阳性率为 72 .62 % ,野外鼠形动物的捕获率为 4.5 4%。黄胸鼠、褐家鼠和锡金小鼠的妊娠率分别为 2 4.2 2 % ,2 8.99%和 2 8.13 %。家栖鼠类是鼠疫预防控制中的主要防制对象 ,药物灭鼠的最适时间在 3月和 11月。
陈贵春姚光海董黎龚晓俊刘昭兵吕太富王昭孝黄红武
关键词:鼠形动物鼠疫疫源地
贵州省疾病监测区青壮年人群疾病死亡分析
2005年
潘忠伦黄艳萍李莉吕太富
关键词:青壮年不同年龄段人群人口构成死因分析劳动者死亡率
贵州构皮滩水电站库区鼠疫疫源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调查库区自然地理景观、啮齿动物和蚤类、以及鼠疫感染指标,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库区6县18个涉淹乡(镇)的19个村。采集啮齿动物和蚤类标本、指示动物和正常人血液,检测鼠疫菌和鼠疫FI抗体。结果共发现啮齿动物3目6科13属25种,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为居民住宅和农田优势鼠种,住宅室内平均鼠密度为2.17%,农耕区平均鼠密度为1.14%。发现蚤类3种,印鼠客蚤为优势种。检测各类标本517份,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I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动物间或人间鼠疫疫情。结论库区尚未发现鼠疫,但广泛存在家鼠型鼠疫的自然地理景观、主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和传播媒体介印鼠客蚤,一旦有传染源进入,有可能引起鼠疫流行。
陈贵春黄红武刘昭兵龚晓俊王月张仁俊陆朝国吴大维田克诚吕太富田芳贵姚光海余春聂炜周敬祝蔡星和
关键词:鼠疫
贵州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贵州省历史上没有鼠疫流行的明确记载,新中国成立后至1999年的50年间也没有发现鼠疫的活动.2000年7月,位于贵州、广西2个省(区)交界处的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村寨突然爆发人间鼠疫疫情[1-2],并在当地的啮齿动物、媒介蚤类和人体内分离到了鼠疫菌,首次确定了当地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2001-2007年,作者通过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等的调查,系统地了解了当地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基本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陈贵春黄红武刘昭兵龚晓俊董黎姚光海王月王昭孝吕太富安冬黄艳萍王仕香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研究啮齿目
贵州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和流行特征研究
王昭孝王定明吕太富阎福芝付德庆唐光鹏柏衍李昭毅童亦兵刘铭卢大琦胡丽娟王建民杨秀震周宗海
贵州省HFRS病原及其流行特征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防治计划以及省科技厅和卫生厅攻关和基金等立项研究资助,属预防医学应用类技术领域,是对一种国家法定报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而开展的研究。运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
关键词:
关键词:HFRS病原
1起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索流行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就诊情况和村民的卫生习惯,入村或在病房进行个案调查。结果共发生炭疽病例27例,死亡2例,罹患率1.52%,病死率7.41%。参与剖剐、搬运、食用病死畜者罹患率9.30%;仅食用者罹患率8.33%,未参与搬运、剖剐、食用者罹患率1.08%。结论此次疫情为接触病死畜及其残骸引起。
孙正勇唐光鹏王胜华王大川吕太富
关键词:炭疽流行病学
某中学不明原因疾病病例对照调查报告
2005年
目的 查找某中学不明原因疾病可能的病因及其主要的危险因素 ,为制定现场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调查及 1∶1配比病例对照调查分析。结果  61例病例 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显示 ,经常吃酸菜 (OR =3 .85 9,95 %CI1.180~12 .618)为该校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维生素B1缺乏是本病可能的病因 ,膳食结构不合理 ,居室环境潮湿可能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潘忠伦姚光海吕太富邹志霆
关键词:病例对照调查不明原因疾病维生素B1
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调查被引量:35
2003年
目的 查明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 ,确定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 ,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 7个乡镇 36个村寨 ,采集啮齿动物、蚤类和指示动物标本 ,检测鼠疫菌、鼠疫 F1抗原和 F1抗体。结果 该地区啮齿动物有 3科 12属 2 1种 ;媒介蚤有 5种 ,黄胸鼠和印鼠客蚤为优势种。在 4个乡镇的 12个村寨检出鼠疫感染 ,鼠疫 F1抗原阳性率啮齿动物 0 .89%、蚤类 7.4 1% ;鼠疫 F1抗体阳性率啮齿动物 0 .5 4 %、指示动物 1.35 % ;从黄胸鼠和褐家鼠中培养分离鼠疫菌 3株。结论 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的鼠疫疫源地具有与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相同的特征 。
陈贵春吕太富王昭孝姚光海刘昭兵蔡星和黄红武胡静王定明龚晓俊董黎余春
关键词:鼠疫疫源地流行病学
某中学不明原因疾病病例对照调查报告
目的查找某中学不明原因疾病可能的病因及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制订现场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及1:1配比病例对照调查分析。结果61例病例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经常吃酸菜(OR=3.859,95%CI:1.180...
潘忠伦姚光海吕太富邹志霆
关键词:病例对照调查不明原因疾病维生素B1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