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夏樱

作品数:20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抑郁
  • 8篇抑郁症
  • 5篇少年
  • 5篇青少年
  • 4篇血清
  • 4篇自杀
  • 4篇自伤
  • 4篇老年
  • 3篇抑郁障碍
  • 2篇电刺激
  • 2篇心理
  • 2篇认知功能损害
  • 2篇舒肝解郁胶囊
  • 2篇皮质
  • 2篇皮质醇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自伤行为
  • 2篇解郁胶囊
  • 2篇经颅磁刺激
  • 2篇老年抑郁

机构

  • 15篇兰州大学第二...
  • 5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20篇司夏樱
  • 10篇叶兰仙
  • 6篇董强利
  • 5篇张玉堂
  • 3篇刘建斌
  • 3篇张兰
  • 2篇王昕
  • 2篇孙茜
  • 2篇李玲
  • 2篇闫立新
  • 1篇张涛
  • 1篇朱菊红
  • 1篇王有德
  • 1篇王栓科
  • 1篇李宝珠
  • 1篇韦好儒
  • 1篇杨斌
  • 1篇阎立新
  • 1篇陈雪红
  • 1篇孙伟伟

传媒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甘肃医药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勺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75例,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另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HMGB1水平,并采用重复性成套心理状态测验(RBANS)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血清HMGB1水平升高,且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升高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认知正常组及认知障碍组在RBANS标准化测验总分、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和延时记忆方面的得分均明显下降,且认知障碍组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T2DM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RBANS标准化测验总分、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和延时记忆均呈负相关(P〈0.05);校正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后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水平与RBANS标准化测验总分、即刻记忆、注意力、延迟记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q2DM患者的认知功能与HMGB1水平具有相关性,HMGB1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认知功能损伤的发病过程。
张涛司夏樱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血清硫化脱氢表雄酮与老年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司夏樱叶兰仙张玉堂
关键词:抑郁症去氢表雄酮老年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脑损伤程度;评估以戒酒、促脑细胞代谢为主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建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生化诊断指标;为药物及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进行血清中的NSE含量测定,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全部病例进行头颅CT检查以及BPRS和HRSD精神症状的评定。结果病例组血清中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4周后血清NSE含量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病例组的CT检查异常率93.33%,血清中NSE含量与BPRS分值(r=0.588,P<0.001)、HRSD分值(r=0.581,P<0.001)均呈现正相关。结论检测血清中NSE含量,可以反映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还可指导临床用药。
刘建斌叶兰仙李宝珠司夏樱张玉堂王有德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汉密顿抑郁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一个多发于青少年人群且发病率逐渐上升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NSSI的治疗主要分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物理治疗和移动治疗等,但目前对NSSI干预理论尤其基于循证治疗基础上的相关证据不足。该文主要就近5年来青少年NSSI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少年NSSI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孙茜李玉龙叶兰仙司夏樱
关键词:抑郁症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神经认知功能相关电生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在青少年中越来越多见,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引发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重大隐患。NSSI已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公共精神卫生问题。目前,NSSI认知功能障碍的识别仍基于神经心理认知测量和主观问卷量表评估,缺乏客观的评估指标。脑电生理作为研究NSSI认知神经机制的方法之一,也是寻找NSSI客观生物标志物的可靠工具。该文就青少年NSSI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电生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姚珂珂司夏樱叶兰仙
关键词:脑电生理青少年
高神经质水平人格与抑郁障碍生物学关联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异常人格特征(如高神经质水平人格)作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一直是研究重点。为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生物学特性,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关于高神经质水平人格与抑郁障碍的生物学研究来进行综述,旨在明确其在抑郁障碍发病机制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刘朴乐张雪琳黄佩姗苗懿王克黎娇杨宁杜静司夏樱董强利
关键词:抑郁障碍人格特征神经质
不同依恋维度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不同依恋维度,为NSSI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5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伴有NSSI行为组(NSSI组)和不伴NSSI行为组(不伴NSSI组)。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ANSA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亲密关系体验-关系结构量表(ECR-RS)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差异,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有59例存在NSSI,检出率为62.11%。NSSI组SDS、SAS及ECR-RS对父亲的依恋焦虑、对母亲的依恋焦虑、对母亲依恋回避维度评分均高于不伴NSSI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S评分、对父亲的依恋焦虑及对母亲的依恋回避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发生率较高,过度焦虑、对父亲的依恋焦虑及对母亲的依恋回避是其NSSI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中除了改善患者的情绪外,还需注意改善患者与父母等重要他人的依恋关系,以减少NSSI行为的发生。
李隽逸朱菊红苗懿司夏樱董强利张兰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障碍
经颅交流电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2024年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高级功能的损伤,由神经精神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转归造成严重影响。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通过调节特定频率的神经振荡、影响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强脑网络局部与远端的同步,达到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特定频率的tACS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其中以gamma和theta频率tAC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tACS安全性高,操作难度小,对改善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巨大潜力。
张雪琳杨秋丽司夏樱黄佩姗王克苗懿董强利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精神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兰州市中学生学医意向及相关因素
2023年
目的 了解兰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局部暴发后中学生学医意向及其相关因素,以期为中学生早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7月21日-31日对兰州市5所中学的1 795名中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收集中学生一般资料、是否存在学医意向及原因,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评定中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疫情局部暴发后中学生学医意向的相关因素。结果 兰州市COVID-19疫情局部暴发后,有835名(46.52%)中学生有学医意向,有学医意向的原因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被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感动(75.69%)、对医学专业有兴趣(67.31%)、疫情后国家更重视医学发展(43.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438,P<0.01)、有家人从事医疗卫生行业(OR=1.574,P<0.0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评分越高(OR=1.011,P<0.01)与中学生较高的学医意向相关;高中生(OR=0.473,P<0.01)、所接收到疫情相关信息中负面信息占比≥50%(OR=0.797,P<0.05)与中学生较低的学医意向相关。结论 兰州市COVID-19疫情局部暴发后,中学生中有学医意向者占比较高。女性、有家人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中学生学医意向较高;高中生、接收到疫情相关信息中负面信息占比高的中学生学医意向较低。
张珊珊司夏樱刘建斌王昕王燕叶兰仙阎立新李玲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弹性
不同频率经颅交流电刺激对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的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存在明显缺陷。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抑郁症和大脑内源性神经振荡、突触可塑性的异常有关,tACS可以对以上机制产生影响,从而治疗抑郁症。不同频率的tACS刺激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其中以γ、α频率的刺激最受关注。本文主要对tACS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不同频率tACS在抑郁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探讨tACS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
张雪琳张兰司夏樱王克黄佩姗苗懿董强利
关键词:抑郁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