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韦玮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毒
  • 5篇发热
  • 5篇肝炎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耐药
  • 4篇布尼亚病毒
  • 3篇血小板减少综...
  • 3篇综合征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发热伴血小板...
  • 3篇发热伴血小板...
  • 2篇登革热
  • 2篇新型布尼亚病...
  • 2篇输入性
  • 2篇流行病

机构

  • 17篇义乌市中心医...
  • 5篇浙江省义乌市...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国际旅行...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叶韦玮
  • 11篇楼莲青
  • 10篇吴霜
  • 7篇陶兴飞
  • 6篇陈永薪
  • 5篇陈湘义
  • 5篇金凌震
  • 4篇李晓飞
  • 4篇董选军
  • 3篇朱锦宏
  • 3篇何进科
  • 3篇盛丽娜
  • 2篇陈永新
  • 2篇丁谦谦
  • 1篇陈永平
  • 1篇俞海英
  • 1篇黄海军
  • 1篇朱志宏
  • 1篇盛棋跃
  • 1篇许烂漫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第四届中国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小RNA-21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致肝癌病程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检测微小RNA-21(microRNA-2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病程中的动态表达,以期为阐明microRNA-21表达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1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上述3组人群血浆中microRNA-21中的含量。结果肝硬化组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7.86±3.39,高于对照组的1.27±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32.57±21.13,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oRNA-21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外周血miroRNA-21含量的检测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叶韦玮陈永新金凌震吴霜陶兴飞朱锦宏何进科陈湘义楼莲青
关键词:微小RNA-21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
肺结核病人合并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肺结核病人合并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疑似医院感染者,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予以诊断,采取患者痰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108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6株,占67.3%,前三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26例,占24.1%,前二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11株,占9.7%。不同的病原菌对抗生素表现不同的耐药性。结论肺结核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其中最常见为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而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临床上应加强病原菌的检查和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
金凌震陶兴飞叶韦玮陈湘义李晓飞
关键词:肺结核医院感染耐药性
不同基线CD4^+T细胞水平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基线CD4^+T细胞水平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AIDS患者与合并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126例HIV/AIDS患者,经筛选后收集其基线CD4^+T细胞计数结果,随后进行每隔3个月的随访调查并对其OIs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126例HIV/AIDS患者共发生OIs 118例次,发生率93.65%;以口腔感染、结核菌感染、病毒性腹泻发生为主;基线CD4^+T细胞数量>500个的患者OIs发生率为38.46%,低于其他各组(P<0.05),基线CD4^+T细胞数量<50个的患者OIs发生率为160.00%,基线CD4^+T细胞水平的越低,OIs的发生率越高(P<0.05);相同治疗时间,基线CD4^+T细胞水平越低,OIs发生的例数越多(P<0.05);各基线CD4^+T细胞水平以肺、口腔、胃肠道的部位感染为主,病原类型以细菌感染为主;基线CD4^+T细胞>500的患者各数量感染人数均为最少,基线CD4^+T细胞水平越低,患者出现OIs的部位越多(P<0.05)。结论基线CD4^+T细胞水平与HIV/AIDS患者发生OIs密切相关,尽早开始ART治疗对减少OIs的发生,提升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叶韦玮吴霜陈永薪楼莲青陶兴飞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机会性感染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IL-17表达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及IL-17在乙型肝炎(HBV)感染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期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医院住院部就诊的HBV感染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期患者30例为观察组(乙肝组),选取体检中心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进行检测骨桥蛋白及IL-17表达,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乙肝组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IL-17、总胆红素、AST、ALT、PT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白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PT与骨桥蛋白/IL-17表达呈正相关,白蛋白与骨桥蛋白/IL-17表达呈负相关,骨桥蛋白与IL-17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桥蛋白/IL-17与HBV感染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期病情严重相关,在检测病情及预后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何进科陈永薪吴霜李晓飞叶韦玮
关键词:乙型肝炎骨桥蛋白IL-17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25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金华地区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25例,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将25例患者分为痊愈组(15例)与死亡组(10例)。比较痊愈组和死亡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肌钙蛋白I、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肌酐及尿蛋白,治疗及预后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痊愈组出现意识障碍患者显著低于死亡组(1/15 vs.7/10,P=0.002),AST/ALT[1.80(1.38,3.16)vs.3.27(1.97,4.84),H=1.997,P=0.046]、肌钙蛋白I[0.04(0.02,0.25)ng/L vs.0.63(0.49,1.19)ng/L,H=3.328,P=0.001]、肌酸激酶[836.00(318.00,1 462.00)U/L vs.2 486.00(590.25,3 417.00)U/L,H=2.302,P=0.021]、CK-MB[33.00(25.00,52.00)U/L vs.66.50(38.25,104.50)U/L,H=1.970,P=0.049]、PT[11.70(10.90,12.20)s vs.14.35(12.53,15.63)s,H=2.719,P=0.007]及APTT[44.70(34.20,53.20)s vs.79.00(60.05,105.55)s,H=3.439,P=0.001]表达水平亦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将AST/ALT、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CK-MB、PT及APTT纳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ST/ALT[曲线下面积(AUC)=0.740,95%置信区间(CI)(0.525,0.955),P=0.046]、肌钙蛋白I[AUC=0.900,95%CI(0.777,0.987),P=0.001]、肌酸激酶[AUC=0.777,95%CI(0.570,0.983),P=0.021]、CK-MB[AUC=0.737,95%CI(0.519,0.954),P=0.049]、PT[AUC=0.817,95%CI(0.654,0.923),P=0.007]及APTT[AUC=0.913,95%CI(0.804,0.993),P=0.001]均对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其中,肌钙蛋白I和APTT的AUC分别为0.900和0.913,对预后的预测能力均较好。结论金华地区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多病情重、死亡比例高、临床症状多样,其中AST
盛棋跃盛吉芳张旋叶韦玮黄海军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预后
2012-2014年义乌市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2012-2014年义乌市报告和管理的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为输入性登革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义乌市2012-2014年报告和管理的1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79岁。患者的输入国为非洲、东南亚、南美洲和广东。急性发病,首发症状为发热。8例患者有头痛表现,6例患者出现皮疹,7例颜面潮红。均为轻症,实验室确诊8例,6例为1型登革热,2型和4型各1例,临床诊断3例。结论:浙江省义乌市输入性登革热的风险长期存在,对于在疫区居住、旅游和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应考虑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可能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
朱志宏楼莲青朱赤杨洁楼挺叶韦玮董选军
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
浙江省义乌市首例斑点热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鉴于现代交通的发达,旅游事业发展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一些国外才有的地域性新现及再现病毒性传染病很可能突破洲际界限,向自然条件相似或相近的地域远距离传播。该文分析了1例在义乌市首次发现的本地斑点热患者临床特征,否认近期外出史的情况下感染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之后出现了发热、皮疹等一系列不适症状,经临床治疗后好转。
黄怡松楼莲青盛丽娜俞海英吴霜叶韦玮董选军
关键词:斑点热斑点热立克次体不明原因发热皮疹
义乌市输入性基孔肯雅热一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虫媒性传染病。基孔肯雅病毒最初分离于1952至1953年非洲坦桑尼亚南部地区马孔德高原疫情暴发中的患者。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和印度地区,并不断扩散到美洲、东亚等全球100多个国家,造成全球范围内每年约100万人感染。
胡永桃楼莲青刘礼文吴霜盛丽娜叶韦玮黄怡松董选军朱列波
关键词:关节痛
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究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情况。方法 52株病原菌分离自2013年3月-2018年4月义乌市中心医院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TEM、SHV、mecA、PBP1a、PBP2b等耐药基因的表达。结果革兰阴性菌29株占55.77%,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8株占34.6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5株占9.62%,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药物耐药性较高,未检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耐药性较高,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TEM突变1株,SHV突变1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分别检出TEM突变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mecA、PBP1a、PBP2b突变各1株,肺炎链球菌检出mecA突变1株,PBP1a突变1株。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复杂,且对药物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在临床中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对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可为明确菌株耐药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吴霜叶韦玮涂俊才楼莲青陶兴飞
关键词:肺结核肺部感染耐药性耐药基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例死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报告了以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少数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009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一份河南患者的样本中分离到一种新病毒,随后通过核酸扩增及电子显微镜形态学分析,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岭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sfts布尼亚病毒[2].
楼莲青李晓飞陈永薪叶韦玮丁谦谦陶兴飞陈湘义陈华忠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感染发热血小板减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